有屋頂的地方就不能吸煙
“北京公共場所,有屋頂的地方就不能吸煙,違者將面臨50元至200元的罰款。”作為北京法規預案研究工作的首個成果——《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專家建議稿)》,從今天起通過首都之窗、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官方網站等,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舉是否真的能有效控煙?違反條例者由誰來處罰?“煙民”的權利是否被侵犯?針對一些公眾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多方人士,對這件事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國2/3人群不了解二手煙危害
“我覺得抽煙沒有那么大危害,專家總是危言聳聽。”有著近三十年煙齡的徐軍說,“我身邊有很多不吸煙的人,照樣得這樣那樣的病,我從20歲就開始抽煙,現在身體還棒得很。”徐軍說,他在家里抽煙從不避開妻子女兒,在外面也是想抽就抽。
“我不太了解二手煙具體有什么危害,但我討厭煙味,所以希望公共場所能禁煙。”在健身中心工作的譚寧告訴記者,身邊很多朋友、同事都跟她一樣,對煙草的危害了解不多。
著名控煙專家、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宜群介紹說,調查發現,我國3/4的人群未能全面了解吸煙對健康的危害,知道吸煙會引起肺癌、冠心病和中風這三種疾病的,僅占人群的23.2%;我國2/3的人群不了解二手煙的危害,知曉二手煙會帶來成人冠心病、兒童肺部疾患和成人肺癌的僅占24.6%,而且,在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中這一比例更低。
吳宜群認為,公眾對吸煙危害知曉率低下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未能采用最為有效的告知手段,加之中國煙草業為了自身利益,不斷推出“低焦油卷煙”、“中草藥卷煙”、“生態卷煙”等所謂卷煙新產品,模糊使用煙草的危害,誤導公眾。
“保護公眾免受煙草煙霧危害是政府職責所在。”吳宜群表示,此次北京控煙新規我們非常擁護,但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還需要立法,國家層面公共場所禁煙立法不能再拖。
中國控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表示,北京作為首都,此次率先推出控煙條例,對全國其他城市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餐廳和酒吧執法難度較大
“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很多“煙民”的這個愛好,將身邊的人置身于二手煙的危害中。“餐廳和酒吧是執法難度較大的區域。”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楊功煥認為,在餐廳和酒吧是控煙難度和執法難度相對較大的地方,需要重點關注。
一間家常菜館的服務員賈紅霞告訴記者,自從北京開始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后,有專門機構前來發放禁止吸煙的警示標志,餐廳也在醒目的位置上貼出,但是抽煙的客人依然很多。賈紅霞說:“很多客人一進門就要煙灰缸,如果我們說這里不能抽煙,往往會遭到投訴甚至辱罵,特別是對于正在喝酒的客人,我們就更不敢勸阻了。”
網友曾明認為,應該充分尊重吸煙與不吸煙人雙方的權利。既然有人吸煙,就應該有吸煙的場所,比如在餐廳、酒吧、機場這樣的公共場所,應該劃分吸煙區、吸煙室。
“如果想徹底禁煙,可以禁止賣煙。”曾明認為,這幾年打著禁煙的名義,煙草價格上漲了很多,但禁煙效果并不明顯。禁煙是長遠大計,戒煙也不是每個人的需求,因此應該建立在尊重吸煙與不吸煙人雙方權利的基礎上,武斷的一刀切,或者調高煙稅,只能讓人覺得另有所圖,或者被煙草生產機構鉆空子。
亟待形成“控煙網”
“對于違反條例的吸煙者,罰款由以前的10元增加到50元—200元,處罰力度雖然加強,但是真正執行起來未必可行。”網友茫茫說,雖然愛衛會可以對不按規定吸煙的人進行處罰,但實際上,吸煙是一個很短的過程,大概在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那么舉報、取證就非常困難,而且,對于是否聽從勸阻也無法界定,因此,茫茫對執法的可行性持懷疑態度。#p#分頁標題#e#
楊功煥指出,控煙不是哪個部門的事,只有多部門聯手,才能真正實現控煙目標。例如在衛生局成立控煙辦公室,安排專人、設置監督電話并進行公布,公眾舉報的違規吸煙情況將通過監督平臺和媒體進行曝光。如果某個部門不作為的話,還將按行政問責的相關關聯法規內容進行處罰。同時,還可以在法制辦設置一個執法監督局,專門監督這些部門的落實情況。
“‘建議稿’中也提到,公民在北京市禁止吸煙場所內發現吸煙行為的,可以行使以下權利: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向該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投訴,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勸導吸煙者停止吸煙。”楊功煥強調,如果沒有老百姓自己的參與,再多的控煙舉措也做不好,所以需要公眾來對違規吸煙行為進行勸阻,形成全民控煙的社會環境。
楊功煥表示,公眾、經營者只具有勸阻的職責,而真正的執行權在愛衛會,不能互相取代,因此,控煙目標的真正實現,需要織就一張完整、由不同層次控煙力量組成的“控煙網”,上有執法、中有監督、下有公民勸阻,加之監測評估和媒體曝光,這樣才能真正行之有效。
此外,楊功煥提出,北京可以在具體的組織實施過程中,聘請控煙志愿者,以促進控煙工作的開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2010-08-28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198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