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4萬非遺項目受惠
涼茶銷量超過可口可樂,香云紗將挑戰巴黎T臺……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擁有4萬多個非遺項目,這些非遺項目通過市場的挖掘開發,煥發出更多的精彩。
為了能讓非遺得到規范化的保護,《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提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經過初次審議后,條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見稿4月13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非遺項目煥發新的光彩
據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方健宏介紹,目前廣東已有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74項,省級非遺名錄項目305項,市級非遺名錄項目668項,縣級非遺名錄項目1046項。其中“粵劇”更于2009年9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廣東,一大批非遺產品通過生產性保護的方式,如廣東涼茶、香云紗(也稱莨綢)、石灣陶瓷、廣繡等,在市場化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新精彩,其中最典型的要數“王老吉”涼茶了。
早在2006年,中國公布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涼茶配制就位列其中。借此“東風”,涼茶一路走來銳不可當,產銷量不斷翻番,實現了從最初的幾十噸到去年全球產銷量1200萬噸,成為全球產銷量最大的飲料行業。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張俊修表示:“涼茶現象是在中西文化融合過程中,通過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創造出的世界價值,是中國文化的重大勝利。涼茶的成功,乃是一種乘勢而為,順勢而動。”
如同涼茶,廣東的香云紗也在市場經濟下煥發出了新的光彩——現在以香云紗為面料的衣服,在市場上最貴的可以賣到7萬多元一件。
仍存不少亟待解決問題
廣東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有關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目前,廣東省地級以上的市均已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但是從總體來看,廣東省的非遺保護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些依靠口傳身授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境外,隨意濫用、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重申報輕保護’、‘重利用輕管理’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廣東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張梅就廣東省乃至全國在非遺保護上所存在的問題指出。
就廣東的涼茶行業來說,其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就面臨著被大量造假的問題——許多企業打著涼茶的旗號,其實生產的并不是真正的涼茶,對于廣東涼茶這一民族品牌及非遺本身也是一種傷害。同時,一些民俗活動和禮儀節慶等非遺項目在商業化開發過程中,更是讓原生態文化充滿了膚淺,破壞了其固有的文化價值。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召開的中共廣東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這意味著廣東省接下來將狠抓落實文化強省建設。而非遺保護條例的制定,就是要把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恰恰契合了廣東建設文化強省這樣一個要求。
將成熟經驗上升為法規
據了解,《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2009年初就列入了廣東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同年6月,廣東省文化廳擬出了該條例的初稿并征求廣東省各地級以上市、相關省直單位意見。此后,針對該條例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和省內調研,共召開了20多次座談會、論證會,廣泛聽取人大代表、行政部門、專家學者、傳承人的意見,并根據征集到的意見進行集中修改,八易其稿。去年5月,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該條例草案。
鑒于過度開發非遺的現象時有發生,條例的制定將對廣東省的非遺保護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是將非遺保護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使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其次是將實踐中的一些成熟經驗上升為法規,成為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傳承人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另外,該條例的制定,將為保護工作中的資金、保護、傳承、合理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條例出臺后,通過條例的普及,可以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讓更多的人關心、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p#分頁標題#e#
保護工作應由政府主導
記者從正在征求意見的條例草案修改稿中看到,草案明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和總體要求;規定了相關的保護措施;規范了項目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及其權利義務;設定了利用方式;明確了法律責任等。
條例草案修改稿對非遺保護、保存工作的具體負責部門進行了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
條例草案修改稿還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用于本行政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傳承、傳播、瀕危項目的搶救等保護、保存工作。”“依法加強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密切相關的珍稀礦產、動物、植物等天然原材料的保護,嚴禁亂采、濫挖或者盜獵、盜賣。”
同時,條例草案還明確了違反非遺保護規定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非法采挖或者盜獵、盜賣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密切相關的珍稀礦產、動物、植物等天然原材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另外,條例草案修改稿明確規定,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條例規定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