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索賠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醫療糾紛,可以免費到醫調委申請調解,30天內出結果。3日,鄭州市政府法制局公布了《鄭州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透露鄭州市將成立第三方醫療糾紛調解機構——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廣泛征集群眾意見。
要想保證醫療糾紛的公正解決,醫調委的人員構成是關鍵,鄭州市政府法制局有關負責人透露,醫調委將主要由司法機構的調解員組成,醫療機構基本不介入。
成立背景
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的專家和醫院同屬一個系統,讓患者對其公正性感到擔心,成立一個第三方調解機構就顯得很有必要
醫院門前扯白橫幅、搭靈堂……近幾年,隨著群眾自我權益保護意識的提高,向醫院“討說法”的情形屢見不鮮。
為什么醫療糾紛難解?因為目前的解決制度存在弊端。鄭州市政府法制局法規處有關負責人說,目前遇到醫療糾紛,群眾一般都要申請醫療事故鑒定,但這個鑒定是由醫療機構的專家共同作出的,這些專家和醫院都是一個系統的,會讓患者或患者家屬對其公正性感到擔心,于是直接向醫院討說法成了解決問題的捷徑。
今年年初召開的政協鄭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委員張煜華等5人提出了《建議成立第三方醫療糾紛處理機構緩解醫患矛盾維護健康醫療執業環境》的提案。委員們認為,一旦治療效果不滿意或發生醫療意外,病人和醫生之間容易發生沖突。目前醫療事故處理機制不完善,機構不健全,法律有爭議,賠付無標準等,經常出現不同途徑處理結果不一致的現象。建議成立第三方醫療糾紛調解處理機構,該機構受政府委托,獨立運行,要做到處理糾紛科學、公平、正義,真正做到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新規內容
解決糾紛不收費
《鄭州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核心內容是成立醫調委,負責鄭州醫療糾紛調解工作。醫調委調解醫療糾紛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其工作經費和調解員的補貼費用由市財政部門予以保障。
醫調委的具體組織和工作辦法由市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市司法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另行制定。雖然目前具體細則還沒有出臺,但鄭州市政府法制局有關負責人透露,醫調委將來衛生部門的介入度不大,主要由司法部門的調解員參與,有利于保證公平公正。
保險公司來賠付
《征求意見稿》規定,鄭州市將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市屬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應當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其他醫療機構自愿參加。這樣今后出現醫療糾紛后,醫調委達成賠償協議,保險公司可以及時理賠。
醫患雙方協商解決或經醫調委、仲裁委員會調解時,醫療機構應當通知保險公司全程參與。醫調委調解醫療糾紛時,保險公司可以參與調查、調解及評估等工作。
醫院設點接投訴
為了保障患方利益,《征求意見稿》規定,醫療機構應當自我建立醫務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和責任追究制度、醫療質量監控和評價制度、醫患溝通制度、安全責任制度。還要設立一個患方接待場所,接受患方咨詢和投訴。
醫務人員應在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及醫療費用等情況;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醫療機構應建立醫療糾紛報告制度,不得隱瞞、謊報、緩報。
四種行為要挨罰
《征求意見稿》規定,出現以下四種行為之一的醫院要馬上報警:停尸鬧喪或者聚眾占據、圍堵醫療機構場所的;故意損壞或竊取醫療機構財產、設備和病歷、檔案等重要資料的;妨礙醫務人員正常執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醫務人員或者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嚴重干擾醫務人員正常生活的;其他嚴重影響醫療秩序的行為。而且規定患方有這些行為的,公安機關要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p#分頁標題#e#
代表人數有限制
醫院應制訂醫療糾紛處理預案,發生醫療糾紛后,醫療機構應及時啟動醫療糾紛處理預案,首先及時組織專家鑒定,將鑒定意見書面告知患方,并報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告知患方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程序,引導患方依法解決糾紛。然后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現場實物及相關病歷資料。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應將尸體移放太平間或殯儀館。醫患雙方對死因有異議的,進行尸檢。雙方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醫療機構專用接待場所進行。患方來院人數在5人以上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名。
解決途徑有5種
據介紹,醫療糾紛發生后,醫患雙方可以選擇5種解決途徑:雙方協商解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向醫調委申請調解;醫患雙方達成請求仲裁的協議,向仲裁委員會請求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當事人協商達成協議、衛生行政部門或醫調委調解達成協議、仲裁委員會形成調解書或裁決書、人民法院調解或作出生效判決的,保險公司或醫療機構應按調解協議、裁決書或判決及保險合同及時向患方支付賠償金。
5000元以上才調解
醫療糾紛發生后,索賠金額在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由醫患雙方自我協商解決;索賠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醫患雙方應當向醫調委申請調解。醫患雙方也可以選擇其他途徑解決糾紛。
5種情況不受理
向醫調委申請調解,必須符合受理條件。如果當事人已經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或已經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或當事人已經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或因非法行醫而引發糾紛的,以及在醫療機構診療期間發生的非醫療行為引起的其他民事糾紛,遇到這5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醫調委都不受理。
30日內出結果
醫調委受理醫療糾紛后,應指定兩名以上調解員主持調解。調解員因調解工作需要收集查閱相關材料、詢問相關人員、征詢專家意見等的,相關單位和人員應當予以配合。
醫患雙方當事人均可聘請律師或者委托代理人參加調解。醫患雙方當事人對調解員提出回避要求,理由充分的,調解員應當予以回避。
醫調委應自受理醫療糾紛之日起30日內(不包含醫療事故鑒定時間)調解完畢。逾期未調解完畢,醫患雙方同意延期的,可以再延期1個月。到期仍未達成調解協議的,視為調解不成。調解不成的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選擇其他途徑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08-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6-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
2010-02-06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國務院關于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
2009-05-10國務院辦公廳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
2009-03-31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