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發生的一件事,至今仍讓許多關注我國法制建設的人記憶猶新:
當年7月21日,河南省鄭州市交通規費稽查處查獲一輛車牌為豫A11993的小吊車,發現該車已超過報廢期限,并且在1992年購車后從來沒有繳過任何交通規費。根據征稽收費標準,該吊車從1993年2月1日至2006年7月21日,應繳納養路費本金59040元、滯納金389894元、罰款177120元,還應繳附加費本金22960元、滯納金75813元以及運管費本金7872元、滯納金25993元、罰款1000元,共計約76萬元。幾任車主(該車先后轉手三次,均未辦理過戶手續)對這個“天價賬單”均表示不能接受。稽查人員的解釋是,滯納金是按照日率1%計算,完全是依法征收。
無獨有偶。北京一位張先生就因未交納100元罰款而被交通隊要求交納2808元的違章罰款滯納金。滯納金相當于罰款數額的28倍。
當前,高額滯納金和罰款的情況時常見諸報端。一些行政機關的確存在“依法”征收高額滯納金的現象。所謂“依法”,就是征收滯納金都有相關的法規或規章作依據。如前面提及的鄭州市交通規費稽查處要求車主交納“天價滯納金”,依據的是1992年開始施行的由交通部、原國家計委、財政部、物價局聯合制定的《公路養路費征收管理規定》。所以,行政機關也是在依法行政,即使被處罰者提起訴訟,也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滯納金是督促行政管理相對人履行法定義務的重要手段,依法征收本無可厚非。但“天價滯納金”又的確讓行政管理相對人難以接受。到底滯納金和罰款的比例定為多少才比較公平、合理?鄭州滯納金事件發生后,引起各界對滯納金問題的再次關注。當時就有媒體評論,希望通過這一典型案例,推動立法機關盡快制定相關法律,從源頭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今天,這一問題終于解決有望。
行政機關“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這是今天再次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的新的行政強制法草案增加的規定。
這就意味著,這一草案獲得通過成為法律并實施后,如果行政機關對當事人處以一百元的行政處罰,不管當事人在多長時間沒有履行法定義務,行政機關對其加處的罰款或者滯納金都不能超過一百元。
兩年前的2005年12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對行政強制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當時的草案規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金錢給付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按日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應當告知當事人”;“按日加處罰款的比例不得高于百分之三。按日加處滯納金的比例不得高于千分之二”。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規定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行政強制法草案時引起關注。
記者當年在現場旁聽了當時的分組審議。一些委員尖銳地提出,實踐中由于有些行政機關未及時通知、催告當事人履行繳納罰款或者有關稅費的義務,致使當事人未能及時繳納罰款或者有關稅費,有時行政機關加處罰款或滯納金的數額非常巨大,必須對這種情形加以規范。
此后,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就草案征求各地、各部門和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意見的過程中,與常委會組成人員相同的意見被多次提出。
今年9月27日、10月22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召開兩次全體會議,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的意見,對草案逐條進行了審議。針對各方面的意見,法律委經研究認為,行政處罰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對加處罰款和滯納金的比例已有規定,建議刪去原草案“按日加處罰款的比例不得高于百分之三,按日加處滯納金的比例不得高于千分之二”的規定。同時在草案中增加規定,“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p#分頁標題#e#
專家指出,草案上述新修改內容充分體現了立法機關既保障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又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草案上述內容如獲通過,有關部門還應及時對與本法規定相抵觸的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清理,以保證本法有關規定的實施。
本報北京10月24日訊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兒童卷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博物館條例
2015-02-09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