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
廣州5月23日電 記者王斗斗 從7月1日開始,上報最高法院核準的死刑
二審案件,必須做到
開庭審理。這是記者今日從在這里召開的全國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出席今天的會議并發表講話。
2005年12月7日,最高法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級法院在繼續堅持對人民
檢察院抗訴的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的同時,自2006年1月1日起,對案件重要事實和證據問題提出
上訴的死刑第二審案件,一律開庭審理,并積極創造條件,在2006年下半年對所有死刑第二審案件實行開庭審理。
最高法院院長肖揚指出,從
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來看,二審案件應當開庭審理是原則,可以不開庭審理是例外。但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除了對抗訴案件能夠堅持開庭審理外,對上訴案件絕大多數沒有開庭審理,即使是對人命關天的死刑上訴案件,也很少開庭審理。
肖揚指出,目前,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的準備工作已經進入攻堅的最后階段,高級法院、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要根據最高法院統一部署,依靠黨委的領導和政府的支持,解決人財物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死刑案件一審和二審順利進行。各級法院要不斷加強與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相關部門的協調,密切配合,確保公訴人、辯護人在死刑
案件審理中及時出庭。要積極爭取公安部門的支持,創造條件,將死刑
被告人逐步集中到中級法院所在地集中關押,以確保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肖揚要求,此次座談會后,沒有實現全部開庭的地方,要拿出切實可行的倒計時工作計劃,限期落實人員、經費和物質保障,確保下半年不積壓案件,全部開庭審理。已經實現全部開庭的地方,要進一步總結經驗,規范制度,確保庭審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另悉,最高法院將在近期派出檢查組,一個一個高級法院督促落實。從6月開始,最高法院將逐月通報各地死刑案件二審開庭情況和工作進展狀況。
評論
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全面落實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
本網評論員
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是今年刑事審判工作的重中之重。5月23日在廣州召開的全國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重點就是總結、檢查和進一步部署落實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確保今年下半年實現死刑二審案件一律開庭審理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客觀分析了全國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的進展情況,充分闡述了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的目標和原則,對進一步推動此項工作以及做好當前的刑事審判工作,作出了明確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死刑第二審案件實行開庭審理,是落實憲法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公開審判原則的必然要求,是確保死刑案件審理質量,慎重適用死刑,把死刑案件真正辦成鐵案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我國刑事訴訟制度進一步完善、加強刑事審判隊伍建設的重要實踐和途徑。
公開審判是我國憲法和刑事訴訟法確立的一項基本原則,開庭審理案件則是實現公開審判原則的基本方式。死刑第二審案件實行開庭審理,有利于保障審判活動的公正、公平和公開,有利于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樹公信,提高公民對國家法律的信任感和對死刑裁判的公信力。
死刑第二審案件實行開庭審理,是保證
死刑判決公正和慎重的必要程序。開庭審理,對案件“事實清楚”的認定切實建立在控辯雙方的當庭舉證、質證之上,從庭審之前“歸位”于庭審之中,不僅能夠彰顯開庭審理在第二審程序中的重心地位,而且為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控、辯、審訴訟模式,為改革羈押、審限制度,完善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出庭制度提供可靠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素材,促進刑事訴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進而帶動整個刑事一審、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更加扎實展開,促進審判質量進一步提高。#p#分頁標題#e#
死刑第二審案件實行開庭審理,使審判活動的重心轉移到法庭上,有助于引導
法官把功夫下到開庭審理上,把素質展現在庭審過程中,從而為培養和鍛煉刑事法官隊伍,全面提高二審法官的素質和能力、適應新形勢下刑事審判工作發展的迫切需要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就是要通過落實公開審判和規范庭審程序,嚴把死刑適用關,確保死刑案件審判質量,把依法嚴懲犯罪與加強人權保障,維護社會穩定與促進社會和諧目標建設有機統一起來。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程序,應當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認真進行研究和探索,不斷規范和完善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既要充分保障訴訟當事人尤其是被告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實現程序公正,也要著眼于發現和糾正第一審判決中存在的問題,嚴把準確認定案件事實和公正適用刑罰關,使真正的
犯罪分子受到恰如其分的懲處,保證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堅持做到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并重,以程序公正保障實體公正。
自去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的通知》以來,全國各高級法院認真學習領會死刑案件核準權統一行使這一重大決策精神,堅決貫徹落實最高法院通知要求,在黨委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為打好死刑案件第一審和第二審的基礎,采取了許多切實有效的措施,總體進展勢頭良好。但是,死刑第二審案件由原來很少開庭審理到現在全部開庭審理,準備工作的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全面落實的困難和壓力仍然較大。因此,全國法院一定要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出發,堅持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創造條件,全面落實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的各項工作,盡快做到“四個落實到位”:一是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確保思想工作落實到位;二是抓緊充實力量,提高素質,確保組織工作落實到位;三是注意總結經驗,加強調研,確保制度規范落實到位;四是切實落實經費,改善裝備,確保物質保障落實到位。以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工作為重點,推動刑事審判工作全面發展,為維護國家安全、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報道
高法對死刑二審審理提出新要求
院長庭長要親自擔任重大復雜死刑案件審判長 審委會委員應當庭聆聽庭審
本網廣州5月23日電 記者王斗斗 “對于案情特別重大、復雜或者在社會上影響重大的死刑案件,院、庭長要親自擔任審判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也要當庭聆聽庭審,確保審判委員會討論和決定案件的質量?!弊罡呷嗣穹ㄔ涸洪L肖揚今天在全國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說。
肖揚指出,審理死刑二審案件,要重視合議庭的作用,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其在審查和認定事實、證據方面的重要作用。對于死刑案件,經合議庭開庭審理并評議后,庭長要依法履行監督、審核職責,并提請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同時,審判委員會也要認真聽取合議庭經庭審提出的關于事實認定、證據采納、法律適用等方面的意見,認真、負責地核實事實、證據,使審判委員會作出的決定更加符合庭審查明的案件事實真相。
肖揚強調,各高級法院要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切實擔負起死刑案件二審的審判責任,除法律適用問題外,對案件事實和證據認定不得請示最高法院。
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將逐步實行全程錄音錄像
本網廣州5月23日電 記者王斗斗 今后,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要逐步實行全程錄音錄像,以切實保障庭審程序的公正。這是今天從全國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上傳出的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表示,對死刑二審案件開庭審理,人民法院要充分保障訴訟當事人尤其是被告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實現程序公正。既要使訴訟當事人特別是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人格尊嚴得到切實的保障,保證作為定案根據的證據的確實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又要杜絕與摒棄形式主義傾向,防止開庭審理出現搞形式、走過場。#p#分頁標題#e#
同時,也要著眼于發現和糾正第一審案件的不當判決,準確認定案件事實和公正適用刑罰,以懲罰犯罪分子,保證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實現實體公正。既要使通過庭審形成的判決定性準確、罰當其罪、量刑適當,又要避免和糾正只看實體結果、不重訴訟程序的傾向,防止出現不按照規定或者程序開庭審理的現象。
肖揚要求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
加強證據
合法性審查 本網廣州5月23日電 記者王斗斗 開庭審理死刑第二審案件,要進一步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要研究制定
刑事證據規則,對于案件事實認定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具有關鍵證明作用的證人、鑒定人或者控辯一方,對其書面證言、
鑒定結論持有異議,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作證的,其書面的證言、鑒定結論經質證無法確認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在審查證據真實性的同時,要注重對證據的來源、取得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判斷。對于被告人提出曾受過刑訊逼供,而第一審判決據此口供定案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注意審查核實,并依法排除用非法方法取得的口供。最高法院院長肖揚今天在全國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上如是說。
肖揚要求,在審理死刑二審案件時,要加強對被害人合法權利的保護。要注重在自愿、
合法的基礎上做好民事調解工作,妥善處理民事賠償問題。對于因婚姻、家庭等民間糾紛引發的
刑事案件,被告人積極
賠償損失,取得被害人的諒解的,應當結合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被告人賠付能力和案件具體情況,盡量使附帶民事部分經調解達成協議;如果經查被告人確無賠付能力,則不宜作出實際根本無執行可能的判決,以確?!鞍附Y事了”。同時,要加強對證人、鑒定人的人身保護,落實證人出庭作證的誤工費、交通費等費用的補償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指出
死刑二審案件開庭不能簡單重復一審程序
本網廣州5月23日電 記者王斗斗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今天在全國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死刑二審案件是建立在控辯雙方對第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判處刑罰有不同意見的基礎上,其開庭審理程序不能是一審程序的簡單重復。在保證審理程序基本完整、充分保障訴訟當事人尤其是被告人訴訟權利的基礎上,可以做適當的簡化,以適應二審案件開庭審判的特點。
為了確保死刑案件質量,同時提高訴訟效率,死刑案件二審開庭應當圍繞第二審的功能展開,針對一審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適用死刑的犯罪和控辯雙方提出異議的事實、證據和情節以及提交的新證據進行當庭審理,突出重點,該通過庭審解決的問題,必須開庭解決。而對于其他問題,可以通過其他審理方式來解決。
肖揚說,對
一審判決書,法官在宣讀時可以適當壓縮,只宣讀判決認定的事實和判決的理由、結論等;審判長應主要圍繞上訴、抗訴理由及爭議的事實、證據問題主持庭審,提示、引導控辯雙方進行舉證、詢問和質證,不必涉及無爭議的事項;對
共同犯罪案件中沒有提出上訴的原審被告人、特別是沒有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控辯雙方在庭審前表示不需要進行訊問和質證的,可以不再一一傳喚出庭;另外,在舉證、質證之前,控辯雙方表示對第一審判決采納的證據沒有異議的,也可以僅就新的證據進行調查。
肖揚還指出,要處理好全面審查與重點審理的關系。依據法律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僅要對第一審判決適用法律的情況進行審查,還要對判決認定的事實進行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同時,對于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共同犯罪案件,也要實行全案審查。另一方面,也要結合死刑案件的特點,著力于第二審目標的實現和救濟功能的發揮,集中圍繞上訴、抗訴理由和一審被判處死刑之被告人和適用死刑之罪名,在庭審中進行重點審查,在此基礎上,對一審判決進行全面審查,以提高第二審程序的整體效率。#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