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求由于GDP數字帶來的政績表現,地方政府違法違規(guī)圈地賣地。大量的土地農田在“造城”運動中變成房地產、大廣場、大馬路,在一定程度上,土地成為某些城市財政的命根子。
????——國土資源部派駐全國各地9個國家土地督察局,督察范圍覆蓋全國各省市,將代表國家土地總督察履行監(jiān)督省級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執(zhí)法情況等監(jiān)督檢查職責。
????——督察工作不受地方政府的約束,由中央垂直管理,嚴查土地亂占濫用現象。專家認為土地督察既有監(jiān)督權又有執(zhí)法權。
????——土地問題牽扯的利益網錯綜復雜,督察工作必須敢于出重拳打擊腐敗。力度到位,才能真正有利于農民和政府之間的矛盾化解。
????
河南鄭州的惠濟區(qū)近來名聲大噪,該區(qū)花費6個億巨資打造的新區(qū)政府豪華氣派,被稱為“世界第一區(qū)政府”。這座占地530畝的區(qū)政府建有6座嶄新的辦公大樓,1個巨大的半球形會議中心,數百畝綠地、園林,假山、人工湖環(huán)繞其中,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據媒體報道,在新區(qū)政府辦公區(qū)域所占的149畝用地中,80%以上為菜地。附近被征用土地的村民從接到通知到平地前后不到半個月時間,之前沒有通告和協商,只是被通知去隊里按手印領取每畝4萬多元的補償款。一名年近半百的村民說:“區(qū)政府沒進去過,聽說像大花園。可修得再漂亮,跟咱百姓有什么關系?菜園子毀了,我只能靠給建筑工地看看原材料,一個月掙四五百元。僅有的土地補償,眼前還能維持,但長遠咋辦?”
????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fā){2006}50號文件,以下簡稱《通知》),正式提出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由國土資源部派駐全國各地的9個督察局,督察范圍覆蓋全國各省市,這將從根本上遏制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中的違法行為。
????·土地濫用問題觸目驚心
????土地督察制度得以迅速建立,主要原因是因為地方政府在片面追求GDP數字時,違法違規(guī)圈地賣地。統(tǒng)計顯示,1 996年,我國的耕地面積是19.5億畝,到2003年,耕地減少了1億畝。據測算,每征用1畝地,將造成1.4個農民失去土地。上億畝耕地被征用的后果,使全國“務農無地、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三無農民”超過4000萬人。
????這些土地哪去了呢?“變成了房地產,變成了新建的政府辦公大樓,變成了大廣場,變成了大馬路……”1990年以來的城市化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和城市外延擴張;發(fā)達地區(qū)政府財政預算內靠城市擴張帶來的產業(yè)稅收,預算外靠土地出讓收入,是名副其實的“土地財政”。農業(yè)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姚監(jiān)復直戳要害:“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些城市財政的命根子。”
????這些年,由于GDP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地方政府政績的大小,影響著官員仕途的升遷,GDP數字一度成了衡量地方政府政績的唯一標準。在所有有利于地方政府GDP增長的項目中,莫過于征地賣地。與此同時,土地出讓也成了地方政府獲取財政收入的一條重要渠道。
????在政績和利益的驅動下,最近幾年,全國各地又興起了一股規(guī)模空前的“造城”運動,許多地方政府紛紛推出或正在實施“超倫敦”、“賽巴黎”的大城市規(guī)劃方案。在“造城”運動的影響下,一些地方紛紛借縣改區(qū)(市)、鄉(xiāng)改鎮(zhèn)之機,把大量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
????專家認為,土地濫用問題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地方政府以打造“城市名片”的名義,一窩蜂式的鋪攤子、上項目,公路一擴再擴,車道從雙向四車道到六車道、再到八車道,一個新建大學的大門寬度超過100米;一個鎮(zhèn)(原先是村) 的文化廣場占地200畝;一個村里竟然建起了二環(huán)路…… #p#分頁標題#e#
????“大規(guī)劃”付出的代價是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被浪費。根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的估算,城市化導致農民每年失地至少有20萬公頃。
????農民因為城鎮(zhèn)規(guī)劃失去的大量土地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地方政府通過違法手段獲得的。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從 1999年至2005年,全國共發(fā)現土地違法行為100多萬件,涉及土地面積500多萬畝,一些城市的違法用地少的在 60%左右,多的甚至在90%以上。截至今年5月,全國國土資源部門共立案土地違法案件涉及的土地面積同比上升了近2 0%。
????針對這些問題,《通知》指出,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將代表國家土地總督察履行監(jiān)督省級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執(zhí)法情況等監(jiān)督檢查職責。對監(jiān)督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派駐地區(qū)的國家土地督察局應及時向其督察范圍內的相關省級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意見。對整改不力的,由國家土地總督察依照有關規(guī)定責令限期整改。
????·土地督察面臨權力與利益博弈
????督察工作不受地方政府的約束,級別之高前所未有。國務院《通知》發(fā)布之后,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許多專家認為,建立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對加強土地監(jiān)管,落實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將更加有利。由于制度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偏向于執(zhí)法。所以,土地督察制度將進一步推動地方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土地調控措施。
????但監(jiān)督效果究竟如何,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所長毛壽龍教授說他持“觀望”態(tài)度。也有專家提出,《通知》中賦予土地督察的權力是向上報告違法事件,沒有明確督辦調查事件的執(zhí)法權。
????毛壽龍指出,以往干部考核主要以GDP為主,根本不查濫用土地的情況。“這是土地案件頻發(fā)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即使濫用了土地,也會拿經濟發(fā)展當做理由。要從根本上遏制土地的濫用,在賦予督察權的同時還要給他們執(zhí)法權。督察和執(zhí)法要同時進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有學者擔心土地督察制度不但有被規(guī)避的可能,也許更糟糕的是下派的督察員與地方政府一起合謀。
????從表面看,對于督察員的工作主要靠行政監(jiān)督,上級監(jiān)督下級。但是,僅有行政監(jiān)督是不夠的。“要避免出現這種腐敗現象,加大督察力度,還需要與監(jiān)察部門通力合作。”毛壽龍建議,審計部門和人大介入也很有必要。另外,“假如督察工作不到位,被督察的單位以及老百姓也可以反映。”
????土地問題作為一個敏感的話題,原因就在于牽涉到政府的因素很多。據知,地方財政收入的50%來自政府出讓土地獲得。土地督察制度的落實等于卡住了許多地方政府主要經濟來源的脖子,同時也將對GDP數字的增長產生影響,這是一個很棘手問題。在權力與利益博弈過程中,如何防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土地督察制度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土地督察員由中央垂直管理,即使下面有‘對策’,也不起作用了。 ”毛壽龍認為這個問題有可能被督察制度所化解。
????至于是否會出現以往以罰代“法”現象,毛壽龍稱有可能。“不過還是以行政處罰為主,因為不管怎么說,地方政府征用土地,目的還是為了經濟發(fā)展。”
????“土地督察制度,改變了現有的政府體制。過去是上級決策下級執(zhí)行,現在是上級決策上級執(zhí)行,這是最根本的變化。一切由中央決定,行政資源大大提高了。”毛壽龍強調說。
????·期待督察到位解決“三農”問題 #p#分頁標題#e#
????土地問題是中國農村的主要問題。這些年,因為地方政府的違規(guī)違法亂征濫占,給予農民的土地補償款過低,大大加重了政府與農民的矛盾。矛盾在地方得不到化解,致使農民上訪的案件激增。
????農村問題多半是土地問題,土地督察制度的實施,對解決“三農”問題,建立和諧社會,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占用農民的土地之后,根本不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予以補償,政府說給你多少就給你多少,補償數額非常低。土地督察制度的實施,在征用農民土地補償問題上,按照市場價格進行補償的機會肯定要多。”毛壽龍作了進一步分析。
????中國最便宜的是農民的土地,最貴的也是農民的土地。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政府征地給農民的補償每畝200多元(
山東齊河2003年“圈地”建高爾夫別墅的價格),而賣給開發(fā)商的價格每畝幾萬、十幾萬,甚至上百萬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國土資源部調查的15個大城市中,自2003年10月起的12個月內,有64%的土地交易屬于違法違規(guī)交易。2004年9月以來,一些城市違法用地比例甚至高達90%。由此可見,土地違法問題有多么嚴重。
????“讓農民有尊嚴地生活,不要搶農民的土地。”姚監(jiān)復長期從事“三農”研究,對農村、農業(yè)、農民感情頗深。
????“換一個角度,你如果是農民你對國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實施會有什么看法?”姚監(jiān)復回答記者說:“但愿這些督察員能夠像包公一樣鐵面無私,不怕碰硬。要準備付出代價作出犧牲,能夠抵擋各種誘惑。須知,土地問題,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它是一張看不見的網,這個網交織得很緊密,盤根錯節(jié),關鍵是督察員敢不敢去撕破這個網!以往的土地監(jiān)管有些像‘棉花棒’,軟而無力,現在的督察權用好了就是‘鐵拳’。”
????在采訪中,山東某縣一位趙姓副縣長首先對國家土地督察制度表示歡迎。他說:“土地問題是中國農村中的主要問題,如果濫用土地問題能夠通過督察得到徹底扭轉,那么,中國的‘三農’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
貴州遵義的胡先生,被當地農民稱為“包青天”,曾經因為監(jiān)督土地濫用而被
拘留過。他開口第一句話是:“土地亂占濫用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他心中最大的期望是,農民對政府亂圈土地問題,反映一件,督察人員能夠處理一件。同時,胡先生也對政府征用土地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即使政府合理征用,必須做到按照國家標準對農民進行補償。” (記者 王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