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幾年來,我國農村普遍實行了多種形式的農業生產責任制,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加快,廣大農民迫切要求掌握文化科學知識.這種形勢向農村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提高勞動者政治、文化素質,造就農村需要的各種人才,是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革農村學校教育、提高農村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清教育在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周期較長,必須早作準備.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一定要根據當前與長遠需要,把人才的培養規劃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級黨政領導要以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著想的高度責任感,切實把農村學校教育工作抓緊抓好。
二、農村學校的任務,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廣大農村勞動者的文化科學水平,促進農村社會主義建設.一定要適應廣大農民發展生產,勞動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導廣大學生熱愛農村,熱愛勞動,學好知識和本領.必須通過宣傳教育,采取切實措施,糾正目前社會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
我國農村情況千差萬別,農村教育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適應農村居民勞動、生活的特點,適應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需要,適應當地的財力物力條件、經濟發展特點和文化教育的基礎.據此,辦學應當堅持多層次、多種規格和多種形式.學校教育的改革必須堅定而有秩序地進行,經過試點,有計劃有步驟地前進。
三、普及初等教育,是培養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奠基工程.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一九八0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力爭一九九0年前在我國除少數山高林深、人口特別稀少的地區外,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初等教育的規劃和措施,要落實到縣和區鄉、社隊.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參照教育部制定的基本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普及的具體標準.對已經達到普及標準的縣(市、區),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檢查驗收,對普及工作成績顯著的地區、學校和個人,應予表彰獎勵。
農村小學的辦學形式要靈活多樣.學制五年、六年并存,并可實行高低年級分段。要辦一部分按教育部規定教育計劃開課的全日制小學,特別是認真辦好區、鄉中心小學;也可辦只開設語文、算術、常識、思想品德課的小學;還可以開辦多種形式、主要學好語文、算術的簡易小學或教學班組,包括半日制、隔日制、巡回教學,等等.在人口稀少、居住很分散的少數民族地區,邊遠的山區、林區、牧區,除適當增加教學點外,還應辦一些寄宿制學校.各類小學的教學內容,都要注意聯系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多數教師經過努力所能達到的水平,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改.高年級應適當增加農村應用知識和技能的內容.教學應講究質量、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方法要力求形象、生動,實效良好,條件允許時還要盡量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
要積極創造條件,把農村沒有讀過或沒有讀完小學的十五歲以下少年兒童,吸收到學校中來.也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讓他們較快地學完小學的主要課程,防止新文盲的產生.縣、鄉、社應對此作出規劃.有條件的地區還應積極發展幼兒教育。
四、改革農村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振興農村經濟,加速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項戰略措施.各地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統籌規劃,有步驟地增加一批農業高中和其他職業學校.除在普通高中增設職業技術課,開辦職業技術班,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辦為農業中學或其他職業學校外,還要根據可能,新辦一些各類職業學校.力爭一九九0年,農村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數達到或略超過普通高中.農業中學和各類職業學校的畢業生,主要回農村參加工作,農村有關單位應優先從中擇優錄用,也可以對口升學。
農村各類職業學校要以教學為主,對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技能都要認真教好,還要講授農村經濟政策和科學管理知識.要把教學、生產勞動與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等活動密切結合起來.農業高中和各類職業學校,辦學應當不拘一格.學習期限長短結合,一般為二、三年,也可以為一年.職業技術課的比重不少于百分之三十,也可以更大一些.農村應保持一定數量的普通高中(具體數字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并切實辦好.農村普通高中也要進行教學改革,開設必要的職業技術課和勞動課,有關課程要注意聯系生產實際。
當前,初中主要是調整、整頓、提高質量.少數經濟富庶、文化發達的地區可以適當發展,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礎上,逐步普及初中.初中也要增設勞動技術課;或在三年級時,分為普通科和職業科;或試辦農村初級職業中學,學習期限為三年或四年,文化課與職業技術課大致按三比一安排。
要重視對沒有升學的高中、初中和小學的畢業生的職業技術教育,通過舉辦農民技術學校、短期培訓、專題講座等,使他們獲得一技之長。
五、有關高等學校要為農村培養和輸送專門人才,為農村各類學校培訓師資.有關高等學校要加強農業科技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為農村提供更多的技術服務。
農、林、商、工等科院校在辦好本科的同時,要注意發展專科.試辦以農林為主包括工科、財經管理等的綜合性??茖W校,專業設置要與當地經濟特點與建設需要相結合,為地、縣、社培養各種專業人才。
改革高等學校的招生和畢業生分配制度,打開人才通向農村的路子.農村,包括林區、牧區、漁區、墾區的職業中學畢業生,報考專業對口的全日制高等學校,文化課要求可適當降低.報考??频模擅庠囃庹Z.在不影響國家計劃的前提下,實行計劃外的合同制招生.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有關部委的主管部門批準,由集體企事業單位、專業戶同有關院校簽定合同,采取推薦與統考相結合的辦法,招收由集體負擔學費和自繳學費的學生,畢業后回原地區、原單位工作。
中等專業學校的招生和畢業生分配制度,也要參照上述精神加以改革.今年可在少數學校或專業試行招收一部分農村學生,不包分配,畢業后仍回農村從事生產勞動及各項工作.中等專業學校增加這類招生任務所需的經費,可由當地政府酌情補貼。
六、建設一支穩定、合格的教師隊伍,是辦好農村學校的重要關鍵.必須及早抓好這項基本建設,教育投資要著重保證這方面的需要。
各級黨政領導必須認真落實知識分子政策,以極大的熱情關心教師,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注意改善其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教師的良好風尚.教育部應從速制定中小學教師的職稱制度,在整頓教師隊伍的基礎上經過試點逐步推開.要采取措施,鼓勵教師終生從事教育事業,由國家計委、財政部、勞動人事部會同教育部提出方案,先從小學教師開始,實行教齡津貼制度(注解:根據一九八五年國務院批準的工資改革方案,中學教師已實行教齡津貼制度.).為鼓勵教師到農村,特別是到老、少、山、邊、窮地區任教,除榮譽鼓勵外,要適當增加生活補貼,還可保留城市戶口,定期輪換.對堅持在上述地區任教二十年以上、業務水平高的教師,各地在可能條件下,還可給予某些特殊照顧.對民辦教師應逐步實行社隊統籌工資制,有條件的地區還應建立民辦教師的福利基金,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根據國家財力物力的狀況,每年安排一定的勞動指標,在考核合格的民辦教師中,轉一部分為公辦教師。
要整頓教師隊伍,各級黨政領導應采取堅決措施,使合格教師進得來、留得住,不合格的另行安排.中小學教師和各級教育事業編制人員的管理、調配、自然減員的補充和高、中等師范院校畢業生的分配,應由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要保證師范院校畢業生分配到中小學任教,不得任意截留。
要盡快把各類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好.當前,可選調一部分科技人員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也可將部分教師經過培訓,改任或兼任專業課教師;還可由學校教師與農村的能工巧匠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有關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應分工承擔農村職業教育的師資培訓和教學輔導工作.還要從大專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分配一定比例的畢業生,到農村各類中等學校任教。
要加強師范教育,加強教師進修院校的建設.根據加強和改革農村學校教育的需要,制訂師范教育的發展規劃,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逐步加以改革。高等師范院校應適當放寬專業口徑,增強對農村教育工作的適應性.有條件的高師院校,還要增設一些農村教育所急需的專業。
七、辦好農村學校教育,要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通過多種渠道切實解決經費問題.中央和地方要逐年增加教育經費,廠礦、企業單位、農村合作組織都要集資辦學,還應鼓勵農民在自愿基礎上集資辦學和私人辦學.財政部要撥出一筆??睿瑸樯贁得褡搴瓦吘车貐^建設一兩所師資培訓中心.中央財政中所列的有關少數民族、邊疆建設的幾項補助費,地方都應規定一定比例用于教育事業.為推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改辦和新辦農業、職業中學,開辦費由中央和地方財政或有關業務部門給予補助。
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是最起碼的辦學條件,各地應定出切實的規劃和措施,力爭盡快實現.農村學校所需的勞動基地、實驗場地,由縣、社負責解決.職業技術教育所需的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辦學的各有關部門應切實予以解決.學校的校產要嚴加保護,不受侵犯。
八、辦好農村學校教育,是落實黨的十二大精神,抓好農業和教育科學這兩個戰略重點,促進四化建設一件大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政策思想領導,并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切實予以支持.農村的職業技術教育涉及的部門很多,省、地、縣各級黨委、政府都要把教育、農業、計劃、財政、勞動人事、科技、工業等部門組織起來,明確分工,齊心協力地抓好這項工作.要系統地總結農村學校教育的歷史經驗,研究農村新情況和新問題,制定切合實際的方針政策.加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班子的建設.要選派一些熱心并懂得教育的同志加強農村教育的領導,還應選派一些大學畢業生到縣以下單位去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2013-08-30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2-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03-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