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國務院關于新擴大的自留地、飼料地照征農業稅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27 · 9578人看過
????????????????????????????????????????(1985年4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比利時王國政府,愿意締結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人的范圍

????本協定適用于締約國一方或者締約國雙方居民的人。

????第二條稅的范圍

????一、本協定適用于締約國一方、其行政區或其地方當局對所得征收的所有稅收,不論其征收方式如何。

????二、對全部所得或某項所得征的稅,包括對來自轉讓動產或不動產的收益征的稅以及對資本增值征的稅,應視為對所得征收的稅收。

????三、本協定適用的現行稅種是:

????(一)在比利時:

????1.自然人稅;

????2.公司稅;

????3.法人稅;

????4.非居民稅;

????5.視同自然人稅的特別捐助;

????包括預扣稅,上述稅收和預扣稅的附加稅以及自然人稅的附加稅。

????(以下稱為"比利時稅收")

????(二)在中國:

????1.自然人所得稅;

????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

????3.外國企業所得稅;

????4.地方所得稅;

????包括上述稅種的源泉扣繳和預扣款。

????(以下稱為"中國稅收")

????二、本協定也適用于本協定簽訂之日后增加或者代替現行稅種的相同或者實質相似的稅收。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將各自稅法所作的實質變動,在適當時間內通知對方。

????第三條一般定義

????一、在本協定中,除上下文另有解釋的以外:

????(一)"比利時"一語是指比利時王國;用于地理概念時,是指比利時王國領土,包括領海以及根據國際法,比利時王國擁有勘探和開發海底、底土和海底以上水域的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的區域。

????(二)"中國"一語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用于地理概念時,是指有效行使有關中國稅收法律的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包括領海,以及根據國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勘探和開發海底和底土資源以及海底以上水域資源的主權權利的領海以外的區域;

????(三)"締約國一方"和"締約國另一方"的用語,按照上下文,是指比利時或者中國;

????(四)"稅收"一語,按照上下文,是指比利時稅收或者中國稅收;

????(五)"人"一語包括自然人、公司和其它團體;

????(六)"公司"一語是指法人團體或者在稅收上視同法人團體的實體;

????(七)"締約國一方企業"和"締約國另一方企業"的用語,分別指締約國一方居民經營的企業和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經營的企業;

????(八)"國民"一語是指:

????1.所有具有締約國一方國籍的自然人;

????2.所有按照締約國一方現行法律建立的法人、合伙公司和團體;

????(九)"國際運輸"一語是指總機構所在地位于締約國一方的企業以船舶或飛機經營的運輸,不包括僅在締約國另一方各地之間以船舶或飛機經營的運輸;

????(十)"主管當局"一語是指:

????1.在比利時,財政部長或其授權的代表;

????2.在中國,財政部或其授權代表。

????二、締約國一方在實施本協定時,對于未經本協定明確定義的用語,除上下文另有解釋的以外,應當具有該締約國關于本協定適用的稅種的法律所規定的含義。

????第四條居民

????一、在本協定中,"締約國一方居民"一語是指按照該國法律,由于住所、居所、總機構所在地,或者其它類似的標準,在該國負有納稅義務的人。

????二、如果根據第一款的規定,一個自然人同時為締約國雙方的居民,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當通過協議,確定該自然人作為居民的締約國。

????三、如果根據第一款的規定,除自然人外,同時為締約國雙方的居民,應視為是其總機構所在締約國的居民。

????第五條常設機構

????一、在本協定中,"常設機構"一語是指企業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的固定營業場所。

????二、"常設機構"一語特別包括:

????(一)管理場所;

????(二)分支機構;

????(三)辦事處;

????(四)工廠;

????(五)作業場所;

????(六)礦場、油井或氣井、采石場或者其它開采自然資源的場所。

????三、"常設機構"一語還包括:

????(一)建筑或裝配工地或者與其有關的監督活動,但該工地或活動僅以連續六個月以上的為限;

????(二)企業通過雇員或雇傭的其他人員為上述目的提供的勞務,包括咨詢勞務,但這種活動僅以在該國領土上(為同一項目或相關聯的項目)在任何十二個月中連續或累計超過六個月的為限。

????四、雖有本條以上各項規定,"常設機構"一語應認為不包括:

????(一)專為儲存、陳列或者交付本企業貨物或者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設施;

????(二)專為儲存、陳列或者交付的目的而保存本企業貨物或者商品的庫存;

????(三)專為另一企業加工的目的而保存本企業貨物或者商品的庫存;

????(四)專為本企業采購貨物或者商品,或者搜集情報的目的所設的固定營業場所;

????(五)專為本企業進行其它準備性或輔助性活動的目的所設的固定營業場所。

????(六)專為本款第(一)項至第(五)項活動的結合所設的固定營業場所,如果由于這種結合使該固定營業場所的全部活動具有準備性質或輔助性質。

????五、雖有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當一個人(除適用第六款規定的獨立代理人以外)在締約國一方代表締約國另一方的企業進行活動,有權并經常行使這種權力代表該企業簽訂合同,這個人為該企業進行的任何活動,應認為該企業設有常設機構。但如果這個代理人的活動全部或幾乎全部是為該企業進行的,不應認為是本款所指的獨立代理人。

????六、締約國一方企業僅通過按常規經營本身業務的經紀人、一般傭金代理人或者任何其它獨立代理人在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不應認為在該締約國另一方設有常設機構。但如果這個代理人的活動全部或幾乎全部代表該企業進行的,不應認為是本款所指的獨立代理人。

????七、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控制或被控制于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公司或者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的公司(不論是否通過常設機構),此項事實不能據以使任何一方公司構成另一方公司的常設機構。

????第六條不動產所得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從位于締約國另一方的不動產取得的所得,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不動產"一語應當具有財產所在地的締約國的法律所規定的含義。該用語在任何情況下應包括附屬于不動產的財產,農業和林業所使用的牲畜和設備,有關地產的一般法律規定所適用的權利,不動產的用益權以及由于開采或有權開采礦藏、水源和其它自然資源取得的不固定或固定收入的權利。船舶和飛機不應視為不動產。

????三、第一款的規定應適用于從直接使用、出租或者任何其它形式使用不動產取得的所得。

????四、第一款和第三款的規定也適用于企業的不動產所得和用于進行獨立個人勞務的不動產所得。

????第七條營業利潤

????一、締約國一方企業的利潤應僅在該締約國征稅,但該企業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的除外。如果該企業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其利潤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但應僅以屬于該常設機構的利潤為限。

????二、除適用第三款的規定以外,締約國一方企業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如果該常設機構是一個獨立分設企業,在相同或類似情況下從事相同或類似活動,并完全獨立地同其所隸屬的企業進行交易,該常設機構可能得到的利潤在締約國各方應歸屬于該常設機構。

????三、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時,應當允許扣除其進行營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管理和一般行政費用,不論其發生于該常設機構所在國或者其它任何地方。但是,常設機構使用專利或者其它權利支付給企業總機構或該企業其它辦事處的特許權使用費、報酬或其它類似款項,具體服務或管理的傭金,或者因借款給常設機構而支付的利息,該企業是銀行機構的除外,都不作任何扣除(屬于償還代墊實際發生的費用除外)。同樣,在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時,也不考慮該常設機構從企業總機構或該企業其它辦事處取得的專利或其它權利的特許權使用費、報酬或其它類似款項,具體服務或管理的傭金,以及借款給該企業總機構或該企業其它辦事處的利息,該企業是銀行機構的除外(屬于償還代墊實際發生的費用除外)。

????四、如果締約國一方習慣于以企業總利潤按一定比例分配給所屬各單位的方法來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則第二款任何規定并不妨礙該締約國按這種習慣分配方法確定其應納稅的利潤。但是,采用的分配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應與本條所規定的原則一致。

????五、不應僅由于常設機構為企業采購貨物或商品,將利潤歸屬于該常設機構。

????六、在以上各款中,除有適當的和充分的理由需要變動外,每年應采用相同的方法確定屬于常設機構的利潤。

????七、利潤中如果包括本協定其它各條單獨規定的所得項目時,本條規定不應影響其它各條的規定。

????第八條海運和空運

????一、經營從事國際運輸的船舶或飛機取得的利潤,應僅在企業總機構所在締約國征稅。

????二、第一款的規定也適用于參加聯合經營、共同經營或者國際經營組織取得的利潤。

????第九條聯屬企業

????(一)締約國一方企業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締約國另一方企業的管理、控制或資本,或者

????(二)同一人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締約國一方企業和締約國另一方企業的管理、控制或資本,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兩個企業的商業和財務關系是根據雙方同意或者一方指定的、不同于獨立企業之間所能同意的條件聯系起來的,因此,本應由其中一個企業取得(如果沒有這些條件),但由于這些條件而沒有取得的利潤,可以計入該企業的利潤,并據以征稅。

????第十條股息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股息,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然而,這些股息也可以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按照該國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該股息實際受益人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該股息總額的百分之十。

????本款規定,不應影響對該公司支付股息前的利潤所征收的公司利潤稅。

????三、本條"股息"一語是指從股份或者非債權關系分享利潤的權利取得的所得,以及按照分配利潤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法律,視同股份所得同樣征稅的其它所得。

????四、如果股息實際受益人是締約國一方居民,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另一方,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股息的股份或與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五、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從締約國另一方取得利潤或所得,該締約國另一方不得對該公司支付的股息征收任何稅收。但支付給該另一國居民的股息或者據以支付股息的股份與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除外。

????對于該公司的未分配的利潤,即使支付的股息或未分配的利潤全部或部分是發生于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利潤或所得,該締約國另一方也不得征收任何稅收。

????第十一條利息

????一、發生于締約國一方而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利息,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然而,這些利息也可以在該利息發生的締約國,按照該國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該利息實際受益人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利息總額的百分之十。

????三、雖有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發生在締約國一方的利息,如果是締約國另一方收取的利息或者是其資本完全由締約國另一方擁有或由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通過協議承認的銀行或者信貸機構取得的利息,應在該締約國一方免稅。

????四、本條""利息""一語是指從各種債權取得的所得,不論其有無抵押擔保或者是否有權分享債務人的利潤;特別是從公債、債券或者信用債券取得的所得,包括其溢價和獎金。

????五、如果利息受益人是締約國一方居民,在該利息發生的締約國另一方,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該利息的債權與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六、如果債務人為締約國一方、其行政區、地方當局或該締約國居民,應認為該利息發生在該締約國。然而,當利息債務人不論是否為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一方設有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支付該利息的債務與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有聯系,并由其負擔這種利息,上述利息應認為發生于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所在締約國。

????七、由于債務人與實際受益人之間或者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就有關債權支付的利息數額超出債務人與實際受益人沒有上述關系所能同意的數額時,本條規定應僅適用于后來提及的數額。在這種情況下,對該利息的超出部分,仍應按各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應適當考慮本協定的其它規定。

????第十二條特許權使用費

????一、發生于締約國一方而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特許權使用費,可以在該締約另一方征稅。

????二、然而,這些特許權使用費也可以在其發生的締約國,按照該國的法律征稅。

????但是,如果該項特許權使用費的受益所有人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特許權使用費總額的百分之十。

????三、本條""特許權使用費""一語是指使用或有權使用文學、藝術或科學著作,包括電影影片、無線電或電視廣播使用的膠片、磁帶的版權,專利、專有技術、商標、設計、模型、圖紙、秘密配方或秘密程序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也包括使用、或有權使用工業、商業、科學設備功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情報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

????四、如果特許權使用費受益人是締約國一方居民,在該特許權使用費發生的締約國另一方,通過設在該國另一國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該特許權使用費的權利或財產與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五、如果債務人是締約國一方、行政區、地方當局或該締約國居民,應認為該特許權使用費發生在該締約國。然而,當特許權使用費債務人不論是否為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一方設有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支付該特許權使用費的義務與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有聯系,并由其負擔這種特許權使用費,上述特許權使用費應認為發生于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所在締約國。

????六、由于債務人與實際受益人之間或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就有關使用、權利或情報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數額超出債務人與實際受益人沒有上述關系所能同意的數額時,本條規定應僅適用于后來提及的數額。在這種情況下,對該特許權使用費的超出部分,仍應按各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應考慮本協定的其它規定。

????第十三條財產收益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轉讓第六條所述位于締約國另一方的不動產取得的收益,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轉讓締約國一方企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營業財產部分的動產,或者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獨立個人勞務的固定基地的動產取得的收益,包括轉讓該常設機構(單獨或者隨同整個企業)或者該固定基地取得的收益,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三、轉讓從事國際運輸的船舶或飛機,或者轉讓屬于經營上述船舶、飛機的動產取得的收益,應僅在企業總機構所在締約國征稅。

????四、轉讓一個公司財產股份的股票取得的收益,該公司的財產又主要直接或者間接由位于締約國一方的不動產所組成,可以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五、轉讓第四款所述以外的其它股票取得的收益,該項股票又相當于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權,可以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六、轉讓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和第五款所述以外的任何其它財產取得的收益,可以在被轉讓財產的所在締約國征稅。

????第十四條獨立個人勞務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由于專業性勞務或者其它獨立性活動取得的所得,應僅在該締約國征稅,但具有以下情況之一的,也可以在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一)該居民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上述活動設有經常使用的固定基地。在這種情況下,該締約國另一方可以僅對屬于該固定基地的所得征稅;

????(二)在有關歷年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停留連續或累計等于或超過一百八十三天的,在這種情況下,該締約國另一方可以僅對在該締約國進行活動取得的所得征稅。

????二、"專業性勞務"一語特別包括獨立的科學、文學、藝術、教育或教學活動,以及醫師、律師、工程師、建筑師、牙醫師和會計師的獨立活動。

????第十五條非獨立個人勞務

????一、除適用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和第二十條的規定以外,締約國一方居民因受雇取得的薪金、工資和其它類似報酬,除在締約國另一方受雇的以外,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受雇取得的報酬,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雖有第一款的規定,締約國一方居民因在締約國另一方受雇取得的報酬,同時具有以下三個條件的,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一)受益人在有關歷年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停留連續或累計不超過一百八十三天;

????(二)該項報酬由并非該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雇主支付或代表該雇主支付;

????(三)該項報酬不是由雇主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所負擔。

????三、雖有本條以上規定,在經營國際運輸的船舶或飛機上受雇而取得的報酬,可以在企業總機構所在締約國征稅。

????第十六條董事費

????締約國一方居民作為締約國另一方居民股份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或監督委員會或類似機構的成員取得的董事費、會議津貼和其它類似報酬,可以在該締約另一方征稅。

????本條規定也適用于因擔任與前項所述職務相似的職務取得的報酬。

????第十七條藝術家和運動員

????一、雖有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規定,締約國一方居民,作為表演家,如戲劇、電影、廣播或電視藝術家、音樂家或者作為運動員,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其個人活動取得的所得,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雖有第七條、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規定,表演家或運動員從事其個人活動取得的所得,并非歸屬表演家或者運動員本人,而是歸屬于其他人,可以在這些表演家和運動員從事其活動的締約國征稅。

????三、雖有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作為締約國一方居民的藝術家或運動員在締約國另一方按照締約國雙方政府文化交流計劃進行活動取得的所得,在該締約國另一方應予免稅。

????第十八條退休金

????一、除適用第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因以前的雇傭關系支付給締約國一方居民的退休金和其它類似報酬,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二、雖有第一款的規定,締約國一方、其行政區或地方當局或者屬于該締約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法人支付的退休金和其它款項,可以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第十九條政府職務

????一、(一)締約國一方或其行政區或地方當局對向其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支付退休金以外的報酬,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二)但是,如果該項服務是在締約國另一方提供,而且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是該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并且該居民:

????1.具有該締約國國籍;或者

????2.不是僅由于提供該項服務,而成為該國的居民,該項報酬,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二、(一)締約國一方或行政區或地方當局直接支付或者從其建立的基金中支付給向其提供服務的自然人的退休金,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二)但是,如果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并且具有其國籍,該項退休金應僅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三、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應適用于為締約國一方或行政區或地方當局進行的營業提供服務取得的報酬和退休金。

????第二十條教師

????自然人是、或者在直接前往締約國一方之前曾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為在該締約國一方的大學或為該國承認的其它教育機構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講學或研究的目的,停留在該締約國一方,從其到達之日起停留時間累計不超過三年的,該締約國一方應對其由于教學、講學或研究取得的報酬,免予征稅。

????第二十一條大學生

????大學生或實習生是、或者在緊接前往締約國一方之前曾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僅由于接受教育或培訓的目的,停留在該締約國一方其為了維持生活、接受教育或培訓的目的取得的款項,該締約國一方應免予征稅。

????第二十二條其它所得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另一方取得的各項所得,凡本協定上述各條未作規定的,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締約國一方居民從締約另一方以外取得各項所得應僅在締約國一方征稅。

????三、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不動產所得以外的其它所得,如果所得的受益人為締約國一方居民,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所得的權利或財產與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雙重征稅的消除

????一、在比利時,避免雙重征稅方法如下:

????(一)比利時居民收到的、按照協定規定可以在中國部的所得,除第十條第二款、第十一條第二款和第七款以及第十二條第二款和第六款的所得以外,比利時對這些所得應免予征稅,但在其計算對該居民其余所得的稅額時,可以實施有關所得沒有免稅時的稅率。

????(二)比利時居民收到的、包括在其應納比利時稅收的所得總額中的所得項目,是按照第十條第二款應納稅的并且按照下述(三)項不免予征收比利時稅收的股息、按照第十一條第二款或第七款應納稅的利息、或者按照第十二條第二款或第六款應納稅的特許權使用費的,比利時在對有關上述所得的稅收中應給予抵免,該項抵免應考慮對這些所得征收的中國稅收,不論是否實際繳納了稅款。該項抵免應相當于比利時法律規定的外國稅收定額抵免,但其稅率不能低于扣除可能征收的中國稅收后收到的所得數額的百分之十五。如果特許權使用費按照中國稅法的一般規定應在中國納稅,但由于為了中國經濟發展所采取的特別措施而免征中國稅收的,應以百分之二十的稅率給予抵免。

????(三)如果比利時居民公司擁有中國居民公司的股權,由中國公司支付給比利時公司的股息,按照第十條第二款應在中國征稅的,免予征收比利時公司稅,但應符合如果兩個公司是比利時居民可給予免稅的條件。

????(四)如果按照比利時法律,由比利時居民經營的企業設在中國的常設機構遭受的損失,在計算比利時稅收時,已經在該企業利潤中實際扣除的,(一)項規定的免稅在比利時不適用歸屬于該常設機構的其它納稅時期的利潤,條件是這些利潤由于補償了上述損失也被免予征收中國稅收。

????二、在中國,避免雙重征稅方法如下:

????(一)中國居民從比利時取得的所得,按照本協定對該項利所得繳納的比利時稅額,應在該居民對該項所得的應納中國稅收中抵免。但是,抵免額不應超過對該項所得按照中國法律計算的相應的中國稅收。

????(二)從比利時取得的所得是比利時居民公司支付給中國居民公司的股息,同時該中國居民公司擁有支付股息公司的股票或股份不少于百分之十的,中國稅收抵免也應考慮分配股息的公司對用于支付股息的利潤繳納的比利時稅收。

????第二十四條無差別待遇

????一、締約國一方國民在締約國另一方負擔的稅收或者有關義務,不應與該締約國另一方國民在相同情況下,負擔或可能負擔的稅收或者有關義務不同或比其更重。雖有第一條的規定,本款規定也應適用于不是締約國一方或者締約國雙方居民的人。

????二、締約國一方企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稅收負擔,不應高于該締約國另一方對其本國進行同樣活動的企業。本規定不應理解為締約國一方由于民事地位、家庭負擔給予本國居民稅收上的個人扣除、優惠和減稅也必須給予該締約國另一方居民。

????三、除適用第九條、第十一條第七款、第十二條第六款規定外,締約國一方企業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利息、特許權使用費和其它費用,在確定該企業應納稅利潤時,應與在同樣情況下支付給該締約國一方居民同樣予以扣除。

????四、締約國一方企業的資本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間接為締約國另一方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居民擁有或控制,該企業在該締約國一方負擔的稅收或者有關義務,不應與該締約國一方其它同類企業的負擔或可能負擔的稅收或者有關義務不同或比其更重。

????五、雖有第二條的規定,本條規定應適用于各種稅收。

????第二十五條協商程序

????一、當一個人認為,締約國一方或者締約國雙方所采取的措施,導致或將導致對其不符合本協定規定的征稅時,可以不考慮各締約國國內法律的補救辦法,將案情提交本人為其居民的締約國主管當局。該項案情必須在不符合本協定規定的征稅措施第一次通知之日起,三年內提出。

????二、上述主管當局如果認為所提意見合理,又不能單方面圓滿解決時,應設法同締約國另一方主管當局相互協商解決,以避免不符合本協定規定的征稅。

????三、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通過協議設法解決在解釋或實施本協定時發生的困難或疑義。

????四、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協商有關執行協定規定所需要的行政措施,特別是有關任何一方居民為了另一方享受本協定規定的免稅或減稅所需要提供的證明。

????五、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為實施本協定應相互直接聯系。

????第二十六條情報交換

????一、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交換為實施本協定的規定所必需的情報,或締約國雙方關于本協定所涉及的稅種的國內法律的規定所需要的情報(以根據這些法律征稅與本協定不相抵觸為限),特別是防止偷漏稅的情報。情報交換不受第一條的限制。

????締約國一方收到的情報應與按國國內法律取得的情報同樣保密,并且應僅應告知與本協定所含稅收的查定或征收有關的、與涉及這些稅收的訴訟或起訴有關的、或者與裁決涉及這些稅收的上訴有關的人員或者當局(包括法院和行政部門)。上述人員或當局應僅為上述目的使用該情報,但可以在公開法庭的訴訟程序或法庭判決中引證有關情報。

????二、第一款的規定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被理解為締約國一方有以下義務:

????(一)采取與締約國和締約國另一方法律和行政慣例相違背的行政措施;

????(二)提供按照該締約國或締約國另一方法律或正常行政慣例不能得到的情報;

????(三)提供泄漏任何貿易、經營、工業、商業、專業秘密、貿易過程的情報或者泄露會違反公共秩序的情報。

????第二十七條外交官

????一、本協定的規定不應影響外交使團和領事館成員按照國際法一般規則或特別協議的規定所享受的稅收特權。

????第二十八條生效

????締約國雙方在完成使本協定生效所必需的各自法律程序后,通過外交途徑書面通知對方。本協定國自最后一方的通知發出之日起第三十天生效。本協定將適用于在協定生效年度的次年1月1日起取得的所得或者屬于協定生效年度的次年1月1日起開始的納稅期中的所得。

????第二十九條終止

????本協定應長期有效。但締約國任何一方可以在本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后任何歷年的7月1日以前,通過外交途徑書面通知對方于年底終止本協定。

????在這種情況下,對終止通知發出年度的次年1月1日起取得的所得或者對屬于協定終止年度的次年1月1日起開始的納稅期中的所得將停止實施本協定。

????兩國政府正式授權的簽字人簽署了本協定,以昭信守。

????本協定于1985年4月18日在北京簽訂,一式兩份,每份都用中文、法文和荷蘭文寫成,三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比利時王國政府
????代表趙紫陽(簽字)???????????????????????????????????代表馬爾滕斯(簽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宋吉春

宋吉春

執業證號:

12203201810030834

吉林天嶺律師事務所

簡介:

宋吉春律師,吉林省律師協會會員,現執業于吉林天嶺律師事務所,擅長領域:民間借貸、債權債務糾紛、人身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糾紛、各類合同糾紛、勞動工傷、交通事故糾紛、刑事辨護等。 宋吉春律師專注于提供精細化法律服務,以務實的工作作風、高效的服務意識、扎實的理論功底,在當事人中間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宋吉春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09年修正)

2009-08-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失效]

1982-03-0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

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富阳市| 桑植县| 嵊州市| 玉龙| 丰宁| 西华县| 黄梅县| 陵川县| 台南县| 晴隆县| 隆安县| 林口县| 正阳县| 三江| 拉孜县| 靖安县| 张家界市| 怀远县| 梁平县| 芦山县| 辉南县| 延津县| 保定市| 无为县| 旬邑县| 达拉特旗| 南皮县| 象山县| 吴川市| 翁牛特旗| 淮滨县| 沅江市| 易门县| 临桂县| 伊川县| 裕民县| 临汾市| 茌平县| 武乡县|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