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對反腐敗立法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想。”作為國家社科規劃《中國懲治和預防腐敗重大問題研究》課題組組長,王明高向記者透露了這一消息。
????事實上,在2004年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楊偉程曾提出過一個在當時被輿論稱重磅議案的提議——呼吁在國家的反腐敗進程中,制定廉政法律。
????與楊偉程的議案不謀而合,從2002年起王明高和課題組的專家學者們開始了對制定反腐敗法相關問題的研究。“我們研究了30多個國家100多部關于反腐敗的法律,希望能夠對中國建立一部完善的反腐敗法得出有益經驗。”王明高說。
????此后的幾年中,隨著一些貪污腐敗案件逐一浮出水面,反腐敗立法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制定一部專門的法律成為了一件迫切的事情。2005年1月,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中就提出,要用五年的時間,建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其中包括法律建設的工作。
????回首2006年的反腐工作,一些曾經閃耀著權勢的名字因貪腐問題紛紛落馬。在王明高的眼中,對于處理這些人的問題上,反腐敗法構想將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在未來中國的反腐進程中反腐敗法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這些都得從認識反腐敗法構想開始。
????反腐敗法立法構想
????對于反腐敗法所應具有的精義,用王明高最簡單的話概括出來就是:這是一部維護黨和國家形象,保護公民權利,保障國家安全免受腐敗威脅的法律。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曾在記者問及反腐敗法的傾向是“預防”還是“懲治”時表示,重在預防是肯定的。反腐敗法關鍵在于規范政府官員的行為和權力的運用,所以懲罰也是必要的。王明高認為,反腐敗法應該是一部集合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法律,而預防與懲治的作用,就好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或缺、相互依存。
????對于這樣一部既要預防又有懲治的法律,其規范的主體也并不局限于官員階層。“反腐敗法是關系到每一個人的法律,并不會因為你不是官員就不受法律的制約。這部法律應該是關系到每個人的利益,不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有可能成為這部法律規范的主體。”“而有了反腐敗法后,與以前的最大區別,還在于使過去許多沒有法律規范的權益上升為法律意志層面的東西。”王明高如是說。
????的確,依照課題組研究的成果,反腐敗法構想對一系列沒有規范的權益作了細化的規定。
????以公民舉報制度為例,雖然在過去的反腐實踐中,80%左右的案件都是依靠群眾舉報而來的。但對于舉報人的保護并沒有相關的法律給予保護,對于舉報的程序也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是否接受舉報及怎么處理舉報材料并沒有十分詳細的規定。舉報材料一旦落入被舉報人手中,舉報人所做的工作將前功盡棄,有的甚至遭到打擊和迫害。
????在反腐敗法構想中,有一個專門的章節規范舉報制度。對普通公民而言,在有了反腐敗法所構想的反腐敗制度規范后,舉報將變為程序規范、安全、有保障的行為。反腐敗法構想規范了舉報的受理程序,對于受理或者不受理都將有相應的規范。并且舉報人舉報的內容會依法保密,舉報人也會受到法律保護。如果上述的權益受到侵犯也會有相應的懲處措施。
????“反腐敗法就是這樣一個來源于實踐,回歸于實踐的法律。這部法律也不光是規定權利,同時對于所規定的權利也會有所制約。”王明高說。
????強行搜查就是為了反腐敗而特別設置的一個制度。從字面上看,強行搜查無疑是保障了偵查一方的權利。那么,是否會因沒有相應制約,而使這種偵查權被濫用,而損害到被搜查人的權益?“反腐敗法在制度設計上會考慮到比較詳細的情況,并且會設立相應的制度制約這些權利。比如,搜查應該向上級組織或領導請示。但遇到特殊情況可以先行搜查,事后立即報告。但對于搜查錯誤的行為,應該對被搜查人予以口頭道歉或者賠償。” #p#分頁標題#e#
????正如成思危在描述這部法律時所說,反腐敗法應該是權利和責任對稱的。如果政府要求給予什么樣的權利,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政府官員濫用權利,就要受到法律的懲處。
????反腐新規VS現行法規
????反腐敗法構想中提到我國在反腐敗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經驗,有的雖然已經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但較為分散,不便操作;有的則沒有被上升為法律,致使一些好的措施、經驗得不到充分運用。因此,如何把這些經驗法律化、規范化。同時,又能和現行的刑法和
刑事訴訟法做比較好的銜接,是反腐敗法立法面臨的又一問題。
????“毫無疑問,反腐敗立法應該走中國特色的反腐敗之路。”王明高說。
????反腐敗法構想中設計的許多制度是國外反腐敗立法制度中所沒有的。例如:“兩規”制度,“兩規”是指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向紀檢部門如實說明自己的問題。這主要是對涉嫌
職務犯罪或違紀的領導干部,采取的一種
非訴訟的調查方式,在辦理職務犯罪,特別是貪污、賄賂犯罪的實踐中總結創造出來的,現已基本定型,有了較固定的程序。其特點是:其一,有一定的強制性,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被審查對象的人身自由,使其在一定的壓力下交代問題;其二,有一定的靈活性,由于司法機關沒有介入,由紀檢部門主持,立、撤案靈活,既可保護干部,澄清問題,又可懲治違紀違法干部,維護黨和政府形象,是符合中國反腐敗特色的好的措施和經驗。
????但“兩規”在法律依據上有待完善。從實踐效果來看,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嚴格規范,使之法律化。例如將執法主體規定為反貪污賄賂部門或紀檢監察部門,嚴格限定案件類別和執行程序等。但這種特別制度不宜擴大到一切
刑事犯罪,無法寫入刑事訴訟法,只能以專門的反腐敗法予以法律化。
????對于反腐敗法可能帶來的與原有法律規范的沖突和矛盾,王明高認為“法律的制定是為實踐服務的,我們不能夠自己給自己制造障礙,只要有利于維護黨和國家形象,有利于社會穩定,這樣的法律就應該制定出來。至于法律之間的協調問題,這需要政府和法律界人士認真研究。”
????類似的還有“推定證據制度”。刑法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設置證據推定制度的,因為這會給訴訟帶來很大風險,甚至會造成對人權的侵害。課題組提出這樣的立法建議,雖與法律理論不符,但借鑒世界反腐敗實踐或成功經驗,也實屬中國反腐敗斗爭的需要。因為賄賂行為是十分隱密的“一對一”,取證困難,往往證明了行賄,而受賄人拒不承認;或受賄人作了供述,而行賄人不承認,從刑法的角度都難以認定。證據推定制度的基本內涵是:只要確證了一方行賄或受賄,即可推定另一方受賄或行賄,只有在被推定一方提出了反證并經確認的情況下,推定才不成立。
????寶劍出鞘尚待時日
????雖然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中就提出爭取在2010年前出臺相應的反腐立法,但在王明高看來,最難的仍是如何使這部法律真正出臺。
????“反腐敗法的出臺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的事,缺少一樣條件都不可能。”王明高對反腐敗法在中國出臺的時間表也無法預測,但是“腐敗是制約一切國家和政黨前進和發展的障礙,中國要前進要發展,就必須遏制和打擊腐敗,因而制定出一部中國特色的反腐敗法是完全有希望的。”
????無論如何,反腐敗法制定出臺后,“對于反腐敗的綜合治理工作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增強反腐敗工作的綜合力量也會有很大的提高。用法律的形式可以組織和動員各種力量加入到反腐敗工作中來。” #p#分頁標題#e#
????采訪的最后,記者請王明高談十年來從事反腐敗研究的體會時,他說研究反腐敗問題可以說是酸甜苦辣,僅從個人利益出發,如果不從事反腐敗研究,可能各方面的環境會更好些。但自己不覺得后悔,因為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從心靈深處熱愛自己祖國的公民,能為中國的反腐事業盡微薄之力,雖苦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