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高校
經濟犯罪呈上升趨勢,高校財務問題采取的“自查自糾”顯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高校內資金管理和使用的根本問題,高校財務的失范和紊亂給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機。
????對高校的審計不應僅限于領導離任經濟責任審計,除此之外,還應該包括日常重大資金管理和流向的審計,尤其在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上。
????
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蘭州大學,這三所國家重點知名院校在2006年留給人們的印象不再僅僅是教書育人的圣地和科學研究的殿堂,而是接連引出的校內負責人違規使用資金、非法受賄案件從而為學校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筆。
????單平,這個名字在天津大學校園里提出來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往日擔任校長時的輝煌,當他把巨額資金投向股市的時候,一生的從教生涯也在此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上千萬元的資金從此沉入谷底;楊育麟,南開大學下屬南開允公集團有限公司原總裁,在任職期間多次擅自決定將公司的巨額資金用于與該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無關的單位和個人,致使大量資金流失無法收回;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原院長孫正義,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建筑商巨額賄賂,涉案金額高達500萬元。
????誰來為校園經濟的安全進行有效的監督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2月25日,教育部通過其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做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交接工作并將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作為交接內容的通知》,首次向各部屬高校和各事業單位明確,領導干部交班須過經濟責任審計關。各直屬高校要由主要領導主持交接工作,召集領導班子成員參加,必要時可要求有關管理部門負責人參加。
????這也就意味著,教育部部屬高校領導離職前,必須將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作為交接內容,必須說明重大經濟決策和經濟事項決定的程序和效果情況,包括任職期間對其所在學校(單位)財務收支真實性、
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做出客觀公正的審計評價。
????高校財務監管之癢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經濟犯罪呈上升趨勢;高校財務問題采取的“自查自糾”顯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高校內資金管理和使用的根本問題,高校財務的失范和紊亂給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機。
????失控———曾被審計署署長李
金華用來形容幾年前一次大規模的高校審查工作。在國家審計署進駐審查的18所重點高校中,對其進行的基建工程款、校內院系所辦學收費、校辦企業資金運作等進行審計,結果,僅僅這18所高校涉及亂收費的資金就高達8.68億元。
????據《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里的數據顯示:“我國部分公辦高校向銀行大量舉債,并熱衷于圈地和參與大學城建設,目前高校向
銀行貸款總量約在1500億至2000億元之間。”
????在高校市場化、商業化日益繁盛的今天,也就爭相上演了部分高校為了追逐市場利潤,違規挪用資金的做法。外部監管難,內部的行政體制同樣也無法對高校資金的運用和管理形成制約。
????對此,一位專家分析認為,我國高校普遍實行的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從權力配置機制看,“負責制”是對高校決策權與執行權的分離,即黨委和行政分享決策權和執行權,兩者相互制衡。然而,在具體實踐中,這種權力平衡常常被“熟人社會”等潛規則所異化。一邊是強大的商業沖動,一邊是明晃晃的監管漏洞,這都使高校財政已然處于不夠透明的危險境地。
????從天大“單平事件”再到南開“楊育麟事件”,可見高校財務狀況堪憂。厘清整個高校財政體系,尤其是監管好高校中非財政性資金的流向顯得尤其必要。 #p#分頁標題#e#
????資金監控應從多方入手
????對于高校資金的問題,如果僅僅限于高校負責人離職時的責任審計,顯然對于一些高校內部常規性資金的流動仍嫌缺少監管,審計不僅僅限于對教育系統的大學校長進行離任審計,還應推及科研院所、醫療行業等事業單位負責人。否則,等其他領域出了事,再出臺離任審計的文件,仍是為時已晚。
????隨著高校資金案件發生不斷增多,此類案件也呈現出一些普遍特點。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栗翠華向記者表示:“近年來一些科學院校
職務犯罪案件不斷增多,其犯罪主體以學校機關具有管理職責的人員為主,也包括學校的教師和校辦企業及附屬機構的職工。案件特點主要以貪污、賄賂、挪用公款居多,且數額上升快;學校職務犯罪案件攀升;多為個人作案,手段隱蔽,如不舉報較難發現;
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偏高,大專以上學歷占一半以上。”
????同時,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王銳也談道:“學校職務犯罪行為人中,有些擔負著科教興國的重要職務,因而其犯罪行為比一般犯罪主體造成的損害要大得多.學校職務犯罪雖然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其涉案金額與其他領域的腐敗案件涉案金額相比不算太大,但其嚴重危害性卻不可低估,不但有損于學校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還將可能對亟需高素質人才去推動和支持的社會發展,造成釜底抽薪式的損毀。對此,學校應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保證預防學校職務犯罪工作的進行;強化監督機制、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內部免疫力;檢察院和學校共同開展專項預防工作。”
????顯然,對高校的審計不應僅限于領導離任經濟責任審計,除此之外,還應該包括日常重大資金管理和流向的審計,尤其是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上。
????記者還了解到,“跑項目、拿提成、亂開支”等不良現象普遍存在于高校的科研活動中。對此,專家提出,科研立項和經費投入要納入公共監督之下,建立規范的評審機制和程序,落實和完善科學技術評價方法。國家一些重大項目的評審可以聘請國外有關專家參加,人數應占一定比例;評審意見要詳細、公開,并接受申請者的申辯。
????科研項目的立項和其他重要環節都要評估,入選的科研項目應向全社會招標并公示,項目的開展和完成要有評估,并且要讓社會各界有渠道了解科研經費的使用及產生的效益。另外,對于國家各級財政支出的科研經費,一律納入財政監管體系中,引入第三方獨立會計事務所,對科研機構實行規范的會計審計管理,承擔財務審計和監督,定期向立項單位和經費投入單位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