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出臺的背景
??? 問: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1月25日公布了《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請您介紹一下為什么要出臺這一司法解釋?
??? 答:近年來,在執行程序中通過拍賣、變賣的方式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進行變現的案件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復雜,給執行和拍賣實踐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現行民事訴訟法關于拍賣、變賣的規定非常原則。我國雖然有專門的拍賣法,但拍賣法主要用來調整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主委托拍賣企業所進行的拍賣活動,而法院在執行過程中委托拍賣企業所進行的拍賣有其特殊性,有很多特殊問題需要作出專門規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該司法解釋對拍賣、變賣問題雖作了一些補充規定,但總體上仍很籠統。各地法院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遇到許多具體的法律適用問題,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已經不能適應執行工作的需要。同時,由于拍賣法律制度不完善,執行程序中因拍賣環節而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也時有發生。因此,各級法院和社會各界都希望盡快出臺新的司法解釋。為了進一步規范民事執行中的拍賣、變賣措施,及時指導各級人民法院正確處理拍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效地制約執行人員的執行行為和拍賣企業的拍賣行為,保證拍賣程序的順利進行,切實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制定關于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司法解釋。2003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法律規定的原則和各地法院的實踐經驗,起草了《規定》的初稿。經過多次調研、論證,并在廣泛征求國家立法機關、專家學者和拍賣行業協會等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前后修改達數十稿,最后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處理查封財產拍賣是首選
??? 問:執行程序中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時,為什么要首先選擇拍賣的方式?有無例外?
??? 答:執行程序中之所以要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進行變現,目的在于用賣得的價款清償債務。執行財產賣得的價款越高,就越有利于實現債權,同時也越有利于保護債務人的合法權益。因此,選擇何種方式對執行財產進行變現處理,至關重要。拍賣具有公開、公平競爭等特點,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通過公平競價的方式公開進行拍賣,有利于杜絕暗箱操作,實現價格的最大化。相反,變賣措施則缺乏公開性、透明度和競爭性,程序上也比較隨意,不僅不利于執行財產賣得最高的價格,而且容易導致權力濫用。正是基于這種考慮,司法解釋強調人民法院在處理被執行的財產時,應當把拍賣作為首選方式。
??? 但是,另一方面,因拍賣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難免要花費時間和費用,從交易成本上考慮,一概采取拍賣措施進行變價,在很多情況下未必對當事人有利。此外,對于某些特殊的執行財產,也需要采取簡易的方式迅速作出處理。因此,我們在堅持優先進行拍賣的同時,把變賣這種簡便經濟的變價方式作為必要的補充。司法解釋第三十四條規定,對于當事人雙方及有關權利人同意變賣的財產,以及在查封標的物為金銀及其制品、當地市場有公開交易價格的動產、易腐爛變質的物品、季節性商品、保管困難或者保管費用過高的物品等情形下,可以采取變賣的方式處理。
??????????????????? 對評估結果不服可以提出異議
??? 問:司法解釋中規定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對評估報告提出異議,甚至可以申請重新評估。請問,作出這一規定主要是出于何種考慮?#p#分頁標題#e#
??? 答:在拍賣之前,由專門機構或專業人員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依據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標準進行價格評估,可以為合理地確定拍賣保留價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是,評估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容易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實踐中,不同評估機構對同一執行標的物的評估結論往往不一致,有時還會出現很大的差異,有些評估結果甚至與標的物的實際價值有很大出入,當事人意見很大。為防止因評估價格過高或過低影響拍賣保留價的確定,給當事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司法解釋第六條明確賦予當事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一定的救濟權利,使他們在認為評估報告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出異議。為保障當事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能夠及時了解評估結果,司法解釋中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評估報告后五日內將其發送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
??? 關于重新評估的問題,司法解釋并沒有采取完全放開的做法。這主要是考慮到評估結果僅僅是確定拍賣保留價的一個參考因素,在評估階段如果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和費用,會增加當事人的負擔,且影響到執行的效率。因此,司法解釋第六條第二款僅規定,在有證據證明評估機構、評估人員不具備相關的評估資格或者評估程序嚴重違法的情況下,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才可以申請重新評估。
????????????????? 三種方式確定評估、拍賣機構
??? 問:司法解釋中對確定評估、拍賣機構規定了哪些方式?是否允許法院直接指定評估、拍賣機構?
??? 答:依照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評估和拍賣都要收取評估費或者傭金。在執行程序中,法院把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委托給哪個評估、拍賣機構進行評估或者拍賣,直接影響到該評估或拍賣機構的經濟效益。因此,委托評估或者拍賣機構這一環節很容易出現違法違紀問題。由于現行民事訴訟法對評估和拍賣機構的委托方式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各地方法院在實踐中的做法也不一致。前幾年,很多地方采取由法院直接指定評估或拍賣機構的做法,由于法院在確定評估和拍賣機構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規范,一些執行人員不幸成為某些評估、拍賣機構拉攏、腐蝕的對象,執行人員濫用權力的情形也時有發生,給執行隊伍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鑒于此,近年來,很多法院紛紛采取抽簽、搖珠等隨機的方式選擇、確定評估和拍賣機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司法解釋對這種做法明確予以肯定。為了進一步完善委托評估、拍賣制度,司法解釋第五條和第七條對委托評估、拍賣機構規定了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由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后經人民法院審查確定,這種方式充分體現了對市場主體意思自治的尊重。第二種方式是在當事人雙方協商不成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召集當事人雙方采取抽簽、搖珠等隨機的方式確定評估、拍賣機構。關于評估和拍賣機構的確定,既要考慮法執行作的效率和廉政建設,又要考慮評估和拍賣行業發展的需要,還應該體現優勝劣汰的原則。鑒于此,司法解釋還規定了確定評估、拍賣機構的第三種方式:在當事人雙方提出申請的情況下,應當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評估、拍賣機構。公開招標的方式有利于委托到那些資質高、信譽好、收費低、服務好的評估、拍賣機構進行評估或拍賣,從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 不得進行無底價拍賣
??? 問: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拍賣應當確定保留價。請問,確定拍賣保留價的意義何在?保留價的確定要考慮哪些因素?#p#分頁標題#e#
??? 答:保留價又稱底價,是確認拍賣成交的最低價格。在拍賣程序中,競買人所出的最高價低于保留價的,不能確認拍賣成交。可見,保留價的確定實際上意味著設置了一種權利制衡機制,通過這一機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利益的過分傾斜,防止因拍賣價格過低對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在拍賣實踐中,對于那些價值較低的財產經常采取無底價拍賣的做法。考慮到實際操作中究竟應采取有底價拍賣還是無底價拍賣容易引發爭議,因此,司法解釋第八條規定執行中的拍賣一律采取有底價拍賣的做法。
??? 拍賣保留價的確定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一般認為,評估價是確定保留價的重要參考依據,但保留價與評估價的關系到底如何,保留價是否要嚴格依據評估價來確定,實踐中的做法不統一。有的將評估價下浮一定幅度作為保留價;有的則完全按照評估價確定保留價。我們認為,評估價的功能旨在對拍賣標的物的內在價值進行客觀的反映,保留價的功能則在于為被執行人的利益設置最低的保護限度。保留價不等于評估價,更不能以評估價代替保留價。另一方面,保留價的確定又不能過分低于評估價,以免損害被執行人的利益;但也不宜過分高于評估價,以免標的物不能順利賣出,影響債權的實現。基于上述思路,司法解釋在確定保留價問題上既賦予法院一定的權力,由其參照評估價確定,同時又規定了一定的幅度,在第一次拍賣時,法院確定的保留價不得低于評估價的百分之八十;以后每次拍賣時,可以酌情降低保留價,但每次降低的數額不得超過前次保留價的百分之二十。在實際操作中,人民法院應當在充分考慮評估價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當事人的心理預期、拍賣慣例、當地的市場行情以及當事人和案件執行的具體情況等因素,公平合理地確定拍賣保留價。此外,對于未作評估的財產,明確規定應參照市價確定保留價,并應當征詢有關當事人的意見。
?????????????? 競買人應當預交不低于百分之五的保證金
??? 問:司法解釋中為什么規定競買人在拍賣前向法院預交保證金?保證金的數額如何確定?
??? 答:司法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競買人在拍賣前應當交納保證金,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防止某些競買人在拍賣時故意出高價應買后不交納價款,擾亂和妨礙拍賣的順利進行。實踐中確實有一些競買人參加競買不是為了取得拍賣的財產,而是為了擾亂拍賣秩序,以達到某種不正當的目的。有的被執行人還可能通過抬高拍賣價格,妨礙拍賣的正常進行。要求參加競買的人在拍賣前預交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可以大大減少上述情況的發生,保證拍賣乃至整個執行程序的順利進行。預交保證金的第二個目的,是確保重新拍賣時所增加的費用以及重新拍賣與原拍賣的差價損失,能從保證金中及時扣除。在拍賣成交或者以流拍的財產抵債的情況下,如果買受人逾期不交付價款或者承受人逾期不補交差價而使拍賣、抵債的目的難以實現的,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重新拍賣,并由原買受人承擔重新拍賣的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造成的差價、費用損失及原拍賣的傭金。而只有在拍賣前要求競買人預交保證金,才能保證法院能夠及時將上述差價、費用或傭金直接予以扣除,使整個拍賣程序不因此而受到過分的妨礙或拖延。當然,并不是任何拍賣都要預交保證金,對于那些價值較低的動產的拍賣,可以不要求競買人預交保證金。
??? 至于保證金的具體數額,因拍賣的情況紛繁復雜,很難作出統一的規定,因此,司法解釋第十三條只規定了一個最低標準,即不得低于評估價或市價的百分之五。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保證金的數額定得過低,就難以起到保證的作用;相反,如果定得過高,可能吸引不到更多的競買人。因此,法院要根據拍賣財產價值的大小、競買人以及案件執行等具體情況,合理確定保證金的數額。#p#分頁標題#e#
?????????????? 動產拍賣不超過兩次,不動產不超過三次
??? 問:在拍賣實踐中,流拍的情形時有發生。如果出現了流拍,是否要繼續拍賣,直到拍賣成交為止?
??? 答:在拍賣實踐中,流拍確實會經常出現。出現流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拍賣所確定的保留價過高。所以,在出現流拍的情況下,一般都要考慮酌情降低保留價后再次進行拍賣。但另一方面,拍賣的次數又不能沒有任何限制。這是因為,執行是要講究成本和效率的,司法資源也是有限的。如果執行成本過高,效率過低,當事人的利益就要受到損害;如果在某個案件上或者某個程序中花費的人力、物力過多,無疑意味著其他案件中相應的人力、物力就可能減少。也就是說,如果對拍賣的次數不作任何限制,就可能影響到其他案件的辦理。因此,對拍賣次數進行限制的做法,既是維護當事人利益的需要,也是為了在個案公正和一般公正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此外,限制拍賣次數還有一個考慮:在拍賣保留價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仍然流拍的情況下,如果再次降低保留價拍賣有可能成交,但保留價降得過低,可能會造成拍賣財產以過低的價格賤賣的情況,從而損害被執行人的利益。基于上述考慮,司法解釋第二十七條和第二十八條對拍賣的次數作了明確的限制性規定。考慮到動產的價值一般較低,不動產、其他財產權的價值一般較高或者較為特殊,因此,對動產的拍賣以兩次為限,兩次拍賣仍然流拍又不能以物抵債的,就要解除查封、扣押,將該動產退還被執行人。不動產、其他財產權則可以拍賣三次,在三次拍賣仍然流拍的情況下,還應該考慮確定一定的期間,再進行一次變賣。如果上述努力都不成功,又不適合采取其他執行措施的,就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將該不動產或者其他財產權退還被執行人。將拍賣財產返還被執行人后,對該財產的拍賣就告一段落。當然,如果將來該財產升值,可以考慮重新啟動拍賣程序進行拍賣。申請人也可以申請執行被執行人的其他財產。
????????????????? 流拍后債權人可以申請以物抵債
??? 問:您剛才談到了“以物抵債”,請問,司法解釋是否對該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以物抵債”?
??? 答:司法解釋對拍賣過程中的“以物抵債”作了明確的規定。在拍賣未成交的情況下,準許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債權人以本次拍賣的保留價接受該財產抵債,既可以使債權人的債權盡快得到實現,又可以使債務人避免因降低保留價拍賣而遭受損失,還可以減少再次拍賣而增加的費用,提高執行的效率。依照司法解釋第十九條的規定,不論是動產的拍賣,還是不動產、其他財產權的拍賣,在每次拍賣出現無人競買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低于保留價即流拍的情況時,到場的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都可以申請以該次拍賣所確定的保留價接受拍賣財產抵債,人民法院一般應當準許。人民法院也可以在每次流拍后主動征求債權人的意見,在其同意的情況下將拍賣財產交其抵債。司法解釋中關于抵債的規定不需要征得債務人一方的同意,有人擔心這樣做會損害債務人的利益。實際上,司法解釋中對這個問題已經有所考慮,即要求抵債時不能隨意作價,而應以該次拍賣所定的保留價為標準進行折抵。有這樣一個限制,即使沒有債務人的同意,應該也不會對債務人的利益造成損害,而且,這一規定正體現了執行強制性的特點。
??? 在執行實踐中,還可能會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執行債權人都申請以拍賣財產抵債的情形。司法解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由法定受償順位在先的債權人優先承受;如果各個債權人的受償順位相同,則以抽簽方式決定承受人。但是,如果債權人應受清償的債權額低于抵債財產的價額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內補交差額,然后將補交的價款分配給其他債權人。#p#分頁標題#e#
????????? 不動產所有權自拍賣成交或抵債裁定送達時起轉移
??? 問:司法解釋規定不動產拍賣成交或抵債后,其所有權自拍賣成交或抵債裁定送達時起轉移。請問,司法解釋為什么沒有把登記作為不動產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這與不動產所有權轉移應以登記為生效要件的主流觀點是否存在沖突?
??? 答:拍賣財產的所有權或者其他權利何時轉移給買受人,直接關系到拍賣的效果和各方當事人的利益,是強制執行實踐中必須予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在不動產拍賣成交裁定送達后辦理過戶登記前,如果被執行人破產的,該不動產的所有權何時轉移給買受人就是一個非常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如果認為不動產的所有權自拍賣成交裁定送達時起即轉移給買受人,該不動產就不應被作為破產財產;相反,如果認為拍賣成交后不動產所有權的轉移必須以登記為要件,該不動產就應被列為破產財產,買受人只能通過其他途徑尋求救濟。這個問題盡管非常重要,但我國民事訴訟法并未作明確規定,而法院卻不能因為我國法律對此還未作明確規定而不作出判斷和處理。從近現代各國的物權立法來看,物權變動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合同等法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另一類則是非基于法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強制執行程序中的拍賣行為所引起的物權變動應理解為非基于法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 對于非基于法律行為引起的不動產物權變動,許多國家的法律一般都沒有將登記作為其生效要件。這樣做一是為了彌補登記生效要件主義過于嚴格,不能完全符合社會交易便捷要求的不足;二是該類物權變動或有法律的直接規定,或有國家權力的介入,其變動事實上已經發生,而且有明確的存在狀態,已經符合了物權公示的要求,登記與否對交易安全沒有大的影響。也正是基于上述考慮,司法解釋第二十九條沒有把登記作為不動產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規定,而是規定不動產的所有權自拍賣成交或者抵債裁定送達時起轉移給買受人或承受人。
?????????????????????拍賣價款和標的物應及時交付
??? 問:司法解釋對拍賣成交后價款和標的物的交付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為什么要作這種規定?
??? 答:首先來看價款的交付。依照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拍賣成交后,買受人應當在拍賣公告確定的期限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將價款交付到人民法院或者匯入人民法院指定的帳戶。這一規定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買受人應當在一定期限內交付價款,而且,依照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買受人逾期未交付價款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重新拍賣。這主要是考慮到拍賣只是執行程序中的一個環節,如果買受人無限期地拖延支付價款,勢必影響到執行的效率,債權的實現也因此受到影響。但是,由于作出重新拍賣的裁定畢竟是通過公權力解除了已經生效的拍賣合同關系,因此,必須十分慎重。一般來說,如果買受人不是嚴重違約而影響債權的實現,或者能夠通過其他途徑予以補救的,則不宜啟動此程序。二是價款應當交付到人民法院或匯入人民法院指定的帳戶。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加大人民法院對拍賣價款的實際控制和監督力度,盡量避免在這一環節出現新的問題和糾紛。
??? 其次來看拍賣標的物的交付。在拍賣標的物的交付問題上,也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在買受人將價款足額交付給法院之前,不允許將拍賣標的物實際移交給買受人,這一點在司法解釋的第二十三條和第三十條中都有體現。依照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拍賣成交裁定于價款全額交付后才能送達買受人;而依照第三十條的規定,拍賣標的物于拍賣成交裁定送達后才能實際移交給買受人。可見,拍賣標的物應當在價款足額交付之后或者同時移交給買受人。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在標的物實際交付后,買受人拖延支付價款,影響執行程序的順利進行。實際上,整個司法解釋都貫穿著這樣一條思路,即盡量避免因拍賣程序本身而衍生出新的問題和糾紛,使執行程序雪上加霜。應當注意的第二點是,拍賣成交后,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成交裁定送達后十五日內,及時將拍賣財產移交給買受人。執行實踐中,有些法院在拍賣成交后,既無任何正當理由,又遲遲不向買受人移交拍賣標的物,導致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遭到損害,同時也影響了法院自身的威信。因此,司法解釋第三十條對法院移交拍賣標的物的期限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人民法院必須嚴格按照這一期限移交拍賣的標的物。當然,實踐中可能存在著拍賣標的物依法不能移交的情形,例如在執行前,拍賣的房屋已經出租給了第三人,租賃合同還有三年才到期。如果存在上述類似情形,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前及時向所有的競買人予以說明,以免在拍賣成交后引發不必要的爭議。#p#分頁標題#e#
????????????????????? 拍賣費用將大幅度降低
??? 問:司法解釋中,對拍賣機構收取傭金的比例,作了明確的限制性規定,這主要是出于何種考慮?
??? 答:拍賣機構進行的拍賣是一種商業活動,拍賣成交后,拍賣機構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傭金比例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買受人以及拍賣機構的切身利益,是各方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目前,民事訴訟法對執行程序中拍賣的傭金收取比例未作規定,各地法院在實踐中一般是參照拍賣法的規定進行操作。按照拍賣法的規定,委托人、買受人可以與拍賣人約定傭金的比例,而且約定傭金的比例沒有上限;傭金的比例未作約定的,拍賣人可以向委托人、買受人雙方各收取不超過拍賣成交價5%的傭金。收取傭金的比例按照同拍賣成交價成反比的原則確定。由于拍賣法對傭金收取的比例僅僅規定了上限,各地法院和拍賣機構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具體進行把握,傭金偏高或偏低的現象時有發生。鑒于此,司法解釋第三十二條對傭金收取的比例分段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即拍賣成交價200萬元以下的,收取傭金的比例不得超過5%;超過2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不得超過3%;超過1000萬元至5000萬元的部分,不得超過2%;超過5000萬元至1億元的部分,不得超過1%;超過1億元的部分,不得超過0.5%。對于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拍賣機構的,則應當按照中標確定的方案收取傭金。由于公開招標的方式是各拍賣機構在公開、公平的原則下進行競標的,收取傭金的數額又可以低于司法解釋規定的比例,因此,采取這種方式將會大大減少傭金的數額。同時,考慮到實踐中傭金收取的數額普遍偏高,不利于債權的實現,因此,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拍賣機構只能向買受人單方收取傭金。我們相信,此司法解釋的出臺,拍賣成本將大大降低。總之,將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債權,最大限度地減少執行成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權益。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二00一年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議定書》、《關于修改二00二年六月七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等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