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條 對于附生效條件或者解除條件的債權,管理人應當將其分配額提存。
管理人依照前款提存的分配額,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條件未成就或者解除條件成就的,應當分配給其他債權人;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條件成就或者解除條件未成就的,應當交付給債權人。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附條件的債權的破產分配的規定。
按照本法的規定,附條件的債權也可以進行債權申報,并作為破產債權參加破產財產的分配。但是,附條件的債權畢竟不同于一般的破產債權,具有不確定性,將隨著條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而使債權的存在與否發生變化。因此,對于附條件的債權實施的破產分配,不同于一般破產債權的分配,國外一般采取讓債權人提供擔保或者對其待分配債權進行提存的辦法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
本條采取了提存的辦法對附條件的債權的破產分配問題進行處理。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對于附條件的債權,管理人應當將其分配額進行提存。提存是民法上債務消滅的原因之一,是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債的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提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一項制度。提存發生后,債務消滅,債權人不能再向債務人主張權利,提存標的物的滅失、毀損風險也轉移給債權人,同時,提存費用也從提存標的物中支付。在破產分配時,管理人將附條件的債權的分配額提存以后,即視為已經向附條件債權的債權人履行了清償義務,債權人只能按照法律的規定向提存機關主張領回其提存標的物,而不能再向破產人要求破產清償。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提存的附條件債權分配額的處理規定。根據該款規定,提存以后,根據所附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1)對于附解除條件的債權,在破產管理人實施最后一次破產分配并進行公告的時候,解除條件尚未成就的,此時的債權為有效成立的債權,應當將提存的分配額交付給債權人;如果在最后分配公告之日,解除條件已經成就,此時債權債務關系解除,附解除條件債權的債權人不再是破產債權人,提存的分配額應當分配給其他債權人。(2)對于附生效條件的債權,在破產管理人實施最后一次破產分配并進行公告的時候,生效條件尚未成就的,此時債權債務關系尚未有效成立,提存的分配額應當分配給其他債權人;如果在最后分配公告之日,生效條件成就,此時的債權為有效確定的債權,提存的分配額應當交付給債權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修正)
2015-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二 號
2008-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