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條 防治水污染應當按流域或者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
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準。
前款規定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根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市、縣人民政府編制,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核,報國務院批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縣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根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等部門編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
經批準的水污染防治規劃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據,規劃的修訂須經原批準機關批準。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依法批準的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
【釋義】
本條是關于水污染防治規劃體系及其審批修改程序的規定。
對流域或者區域的水污染防治實行統一規劃,是實現有關流域或者區域水污染防治目標的基礎和保障。我國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水污染防治一直堅持按流域或區域統一規劃的原則。我國水法規定:“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1996年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中規定,“防治水污染應當按流域或者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本次修訂仍然堅持這一原則。
依照本條規定,我國的水污染防治規劃體系分為四類:一是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二是除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外的其他跨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三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縣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四是縣級以上地方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不同的水污染防治規劃,其制定、審批和修改程序也不同。
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準。目前,經國務院批準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已有多個,如1996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及“九五”計劃的批復》,200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的批復》,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的批復》、《關于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的批復》。上述規劃確定了相關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總體目標、主要任務、治理項目及保障措施等內容,為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實施提供了指導和依據。
針對我國水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明確了在切實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中要以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因此,做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對于實現全國水環境保護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十一五”期間重點治理的流域,在“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一庫(三峽水庫庫區及上游)”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南水北調水源地及沿線、松花江、黃河小浪底水庫庫區及上游等流域。因此,對尚未制定流域或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的,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盡快組織編制,并報國務院批準。
本條第二款為本次修訂新增加的內容。增加這一款主要是對現行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編制和審批程序作了細化。按照這一款的規定,除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其編制的依據是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其編制和審批的程序是,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市、縣人民政府編制,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核,報國務院批準。
按照本條第三款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縣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編制依據是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縣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編制審批程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等部門編制后,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如閩江流域基本在福建省內,就應由福建省環保局會同同級水利廳等部門編制后,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
本條第四款明確規定了經批準的水污染防治規劃的法律地位,即經批準的水污染防治規劃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據。因此,水污染防治規劃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
由于我國的環境保護目標和各地的實際情況在不斷變化,經濟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水污染防治規劃也應作相應的修改,以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需要。本條第四款明確規定,規劃的修訂須經原批準機關批準。未依法定程序不得隨意變動規劃。
區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是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得以具體落實的基礎。因此,縣級以上地方的水污染防治規劃對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本條第五款對各地方的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制定作了明確規定。即各地方的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編制依據為經依法批準的江河、湖泊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負有責任,應當及時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在用于國際民用航空的機場發生的非法暴力行為以補充1971年9月23日訂于蒙特利爾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臺灣省出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