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條 【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范圍】《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
?。ㄒ唬┥婕翱赡苡袚p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
(二)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
條文注釋
本條明確了“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范圍。
第一項中的“可能有損”有兩層含義:其一,當事人主張的某種事實,只有在“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法院才能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其二,當事人主張的某種事實,雖然存在“可能有損”的情況,但經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后的結果并未損害國家、社會或他人的合法權益,仍然屬于“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
第二項中應當注意:其一, 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的程序事項,必須是屬于職權行為,如果不屬于職權行為,不在此范圍。例如,若當事人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申請審判人員回避,就不屬于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的范圍;其二,所謂“與實體爭議無關”,并不是說與實體爭議毫無關系,只是說與實體爭議無直接關系,是比較而言的。
對于不屬于本條所述情形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得依職權而只能依當事人的申請調查收集證據。
關聯法規
《民法通則》第7條
《合同法》第52條
《民事訴訟法》第45條第1款、64條第1、2款、65、119、136、137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3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
《關于審判人員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1982-12-04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1983修訂)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