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創新平臺的投資效益,凝聚并穩定支持一批優秀的創新群體,形成優秀人才的團隊效應和當量效應,提升高等學校科技隊伍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推動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特制定本辦法,有計劃地在高等學校支持一批優秀創新團隊。
一、基本條件
1.創新團隊的研究方向屬于國家和教育部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重點領域或國際重大科技前沿熱點問題。主要從事以探索未知世界、認識自然現象、揭示客觀規律為目的的開創性、探索性研究;對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國家安全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性、前瞻性研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的前沿研究;有明確的技術路線、能產生重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關鍵技術創新和集成創新。
2.創新團隊一般應以國家實驗室或近五年內經過國家評估且結果為優良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業績優秀的國家或教育部工程化基地和國家重點學科為依托,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具備良好的工作氛圍和環境條件,團隊帶頭人及成員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本計劃資助的研究工作。
3.創新團隊帶頭人應具有高深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體中有較強的凝聚作用,一般應為在本校科研教學第一線全職工作的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重大項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學家等中青年專家。
4.創新團隊的學術水平在高等學校同行中應具有明顯優勢,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績,或具有明顯的創新潛力。
5.創新團隊應是在長期合作基礎上形成的研究集體(10人以上),具有相對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技問題,以及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
二、資助范圍、申報與評審
1.創新團隊的資助范圍限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包括軍隊院校,每年資助60個左右創新團隊。
2.創新團隊由教育部根據高等學校“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布局和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的結果和工程化基地的發展情況下達申報名額,所在高等學校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和上述基本條件進行遴選推薦,填寫《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申請書》連同高等學校推薦函一并報送教育部科技司。
3.教育部委托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對申報的創新團隊分領域進行同行評議,每一領域評議專家不少于15人(其中高等學校以外的專家不少于三分之一),進行差額遴選,獲專家三分之二以上贊同票者為通過。逐步實行國際同行評議制度。
4.由相關領域業務專家和管理專家5~7名組成考核小組,根據創新團隊的條件和統一評估標準對專家評議通過的創新團隊進行實地考核,提出資助意見,形成建議資助方案。
5.教育部對建議資助方案進行審批,并進行公示。公示期一個月,如無異議,正式公布獲資助的創新團隊名單。
三、支持措施與管理
1.教育部創新團隊資助期限為三年。資助經費合計300萬元,主要用于資助期內的科研工作,屬自主研究經費,一次核定,分年度下撥。實施“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高等學校入選團隊的資助經費由所在高等學校“985工程”建設經費列支。其他高等學校入選團隊的資助經費由教育部和所在高等學校按1:1比例共同資助。獲資助創新團隊所在高等學校應嚴格執行國家和教育部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對資助經費單獨建帳,專款專用,由獲資助創新團隊統一支配,其他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2.教育部每年擇優選派當年支持的創新團隊的100名左右成員赴國外高水平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3.獲資助創新團隊在接到批準資助通知后一個月內,由創新團隊帶頭人填寫《高等學校創新團隊研究計劃》,經所在高校學術委員會審查后報教育部備案。
4.獲資助創新團隊應按年度由創新團隊帶頭人填寫《高等學校創新團隊年度進展報告》,于本年12月31日前,經所在高校學術委員會審查后報送教育部科技司。
5.在資助期內,所在高等學校要了解、掌握獲資助的創新團隊的工作狀態,協助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
6.資助期限結束后3個月內,由教育部委托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組成考核小組,采取適當方式重點對資助團隊的標志性成果進行評估。對創新成果顯著,發展潛力大,創新氛圍好的創新團隊可建議繼續給予新一輪的支持。
7.創新團隊應加強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資助期內至少應組織一次有一定規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創新團隊成員發表、出版與本資助有關的論文、著作、學術報告,以及申報成果獎勵等,均應標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資助”(英文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Changjiang Scholar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 University英文縮寫為“PCSIRT”)字樣。
8.創新團隊帶頭人因特殊原因不能繼續履行職責時,所在高等學校應及時向教育部提交調整的書面報告,經審查后教育部決定是否繼續實施。
9.高等學校應根據創新平臺建設需要和承擔國家重大任務情況,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基本要求,制定并實施本校的創新團隊支持計劃。
10.本項目遴選資助的優秀創新團隊,教育部推薦其競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優秀創新研究群體。
11.高等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群體,納入教育部相關人才計劃支持范疇,支持其成員出國訪問、吸引國內外優秀學者開展合作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結束后,對業績顯著的創新群體,教育部可視情況給予后續支持。
四、附則
1.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本辦法由教育部負責解釋。
教育部
二00四年六月十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2018年修正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