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民政局:
為了貫徹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重要談話精神,部務會議研究通過了《關于加快民政工作改革開放步伐的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附:關于加快民政工作改革開放步伐的意見(1992年7月17日)
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把我國改革開放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個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勢和局面已經形成。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推動民政事業的迅速發展,必須加快民政工作改革開放步伐。
一、加快民政工作改革開放的基本思路
(一)認真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立足服務,面向社會,推進民政工作社會化,為經濟建設服務,為經濟體制改革服務。
(二)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民政部門的職責任務和經濟體制改革配套服務要求,今后改革的重點是加速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加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社會福利、社區服務、優撫安置、救災救濟等項工作改革開放的力度,以此推動整個民政工作更快更好地上一個新臺階。
(三)發展民政經濟。充分利用民政部門自身優勢,用好用足優惠政策和國家有關改革開放的政策,生財聚財,用好用活資金,形成自我發展、自我增殖的民政經濟運行機制。
(四)發展第三產業。民政部門主管的事業單位,大多屬于社會保障和城鄉社會化綜合服務的第三產業,具有廣闊的前景。要立足本職,不失時機地通過轉企、開放、擴大服務等辦法,搞好第三產業的開發。
二、轉換機制,加大福利企業改革開放力度
(五)福利企業要繼續貫徹國家保護扶持政策。要加強管理,加強技術改造,加快轉換經營機制;要保護殘疾人的切身利益,逐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要通過改革,把福利企業推向市場,使之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六)經濟特區和沿海、沿江、沿邊等開放地區以及其他地區有條件的福利企業,可試行股份制,吸收社會資金,擴大投資規模,增強發展后勁;要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注意吸引外資,建立“三資”福利企業,擴大邊境貿易,增強出口創匯能力,把福利企業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七)探索福利企業規模經營的路子,努力提高經營效益。根據國家關于企業集團條例的有關規定,可以建立福利企業集團,逐步形成骨干和支柱型福利企業,增強競爭能力和輻射功能。
(八)加強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引進技術,吸引人才,加快福利企業的更新改造和技術進步。“八五”期間,要努力籌集資金,開發適合福利企業的高新科技產品,有計劃地發展高新科技福利企業。
三、深化民政事業單位改革,擴大開放
(九)民政事業單位要立足服務,擴大開放,走產業化的發展道路,能轉企的要轉企,不能轉企的要實行經營型和半經營型的管理體制,逐步建立以有償服務為主、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的福利服務機制。
(十)社會福利院要進一步擴大向社會開放,提高服務水平,增加服務項目。敬老院要大力發展院辦經濟,走以實業補事業的道路,逐步形成農村老年人服務中心。優撫事業單位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優撫及其它有條件的醫療單位要發揮自身優勢,開辦特殊醫療服務項目。軍供站要繼續貫徹平戰結合的方針,在保證軍供任務的前提下擴大綜合利用范圍,大力開展面向社會的經營服務活動。軍休所要開發人才資源,發展第三產業。安置農場要調整生產結構,實行多種經營,逐步辦成生產經營實體。要完善和擴大殯葬服務體系,開發婚姻一條龍服務事業。
(十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鼓勵社會團體和私人合資、獨資辦福利事業,形成國家、社會、個人多渠道興辦福利事業的新局面;允許港、澳、臺人士和外國人興辦康復醫院、老人公寓、老人娛樂中心等對社會開放、檔次較高的福利事業。
四、開發民政資金、土地和勞務資源
(十二)要鞏固和發展社會福利募捐事業。有獎募捐要采取多樣化的辦法,增強對社會吸引力,擴大獎券發行量。要拓展籌集社會福利資金的民間渠道,建立組織、接收捐贈和管理機構,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募捐活動,增強捐贈工作的生機和活力,使社會捐贈成為經常性的社會活動。
(十三)充分利用民政部門現有土地、房產等資源,興辦社會福利房地產業,多方籌集資金搞好搞活自有房地產的經營開發,并逐步進入社會房地產業市場。
(十四)根據民政工作的特性,興辦老年人和殘疾人旅游事業;開展勞務輸出,拓寬開發使用軍地兩用人才渠道;試辦康復健身及其它特種娛樂行業。
(十五)試辦福利金融企業,融通社會資金,探索社會保險、儲金會等資金的保值增殖途徑;在適當時機,發行中國福利債券。
五、加快社區服務、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和救災救濟體制的改革
(十六)社區服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化服務模式,是發展第三產業的好形式。各級民政部門要抓住企事業單位轉換機制的機遇,將發展社區服務與開發第三產業結合起來,把社區服務納入當地第三產業發展規劃;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依靠基層,依靠群眾,興辦新的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為經濟體制改革服務。
(十七)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必須大力推進,加速發展。要調整政策,下放權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職能作用,加快進度,擴大成果。要逐步建立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和完善資金使用和保值增殖辦法。爭取在一兩年內,在全國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十八)救災救濟工作改革的核心是拓展資金來源,壯大救災實力。要逐步建立中央宏觀調控基金和地方救災基金,增強中央救災宏觀調控能力和地方的抗災自救能力。要總結農村救災保險試點經驗,擴大改革成果。要切實保障五保戶、困難戶的基本生活,繼續搞好農村扶貧開發,管好用好救災扶貧周轉金。隨著城鄉經濟發展,幫助基層多渠道籌措社會救濟基金,并逐步建立基金制。
六、積極推進社會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
(十九)各級民政部門要積極支持、參與地方機構改革,加強基層政權建設。要堅定不移地推動向鄉鎮政府簡政放權,推進基層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充分發揮鄉鎮政府和群眾自治組織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二十)行政區劃工作要有利于改革開放,有利于經濟發展。要加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城市群管理體制的研究,積極、穩妥地支持沿海、沿江、沿邊地帶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搞好設市預測和規劃,使行政區劃工作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二十一)社會管理要適應政府職能轉變和小政府、大服務的發展趨勢,引導社會團體按照各自的特點,在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生活中充分發揮民間渠道的作用。鼓勵社會團體在國家政策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第三產業,開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經營活動。
七、轉變職能,搞好民政機構改革
(二十二)要按照政企職責分開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轉變職能,理順關系,下決心把屬于企事業單位的職能從行政體制中分離出去,建立健全民政經濟管理體系,行政機關主要負責統籌規劃,掌握政策,組織協調,提供服務和檢查監督。
(二十三)要加強基層民政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民政辦公室(所)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基層民政工作體系。要改進基層民政組織的管理方式,強化服務職能,逐步形成適應基層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運行機制。
(二十四)加強民政工作隊伍建設,通過各種辦法引進、培養一批精通業務、善于管理的人才和具有高水平的科技專家,以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下民政工作日益發展的需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
2010-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2001)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