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根據中共中央(92)4號文件提出的財政部門要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指示精神,為適應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現就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預算外資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認真貫徹中共中央(92)4號文件精神,進一步轉變和健全財政管理職能。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是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能,各級財政部門要在總結已往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形勢,深入研究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調整預算外資金管理政策,進一步轉變和健全財政管理職能。按照“宏觀加強管理,微觀放開搞活”的原則,強化財政宏觀調控的力度,更新財政管理手段,使預算外資金保持適度規模和合理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支持改革開放,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二、根據預算外資金的不同類型和特點,采取切合實際和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對地方財政部門管理的預算外資金,要隨著復式預算的推行,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劃,逐步將一些收入納入預算內管理;沒有納入預算內的部分,繼續作為預算外資金進行管理。
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外資金,包括行政性收費和專項事業性收費以及各項業務收入結余建立的專用基金,繼續堅持“財政專戶儲存、計劃管理、財政審批、銀行監督”的管理方式。將行政事業單位組織的收入納入單位預算管理,實際上是納入單位財務收支計劃,與國家財政撥款統籌使用,而不是將這部分資金直接納入財政預算,其資金性質仍然是預算外資金,應按預算外資金的管理要求進行管理。
對國有企業的預算外資金,隨著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和財務會計制度改革,其構成會發生新的變化,一部分資金直接進入成本,不再是預算外資金。根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條例》以及《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我部將相應調整國有企業預算外資金的范圍、統計口徑等方面的內容。對確定作為企業預算外資金的部分,主要實行“宏觀調控、政策引導、統計分析、服務監督”的管理方式,由企業自主支配使用,年終向財政部門報送資金使用的財務情況報表,以便財政部門統計分析,搞好社會資金的綜合平衡。
三、完善和發展“財政專戶儲存”管理工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實行財政專戶儲存管理,一方面能滿足單位及時合理的使用,又能引導資金的合理流量和流向,減少了不合理開支;另一方面運用財政信用手段,對間歇資金進行融通,用活了預算外資金,支持了各項事業和生產的發展。這種管理辦法,經過各地多年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各級財政部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財政專戶儲存管理,將預算外管理的各種行政性收費、專項事業收費、各種基金以及鄉鎮一級的預算外資金,全面納入財政專戶儲存管理范圍;要進一步完善專戶儲存資金使用計劃的審批管理制度,搞好服務工作,簡化審批手續,方便存儲單位使用資金;要在保證存儲單位使用資金的前提下,利用財政專戶儲存的間歇資金,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由于財政專戶儲存管理工作的綜合性較強,與單位預算內資金有著緊密的聯系,需要各級財政綜合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共同努力,齊抓共管、綜合部門負責預算外資金的專戶儲存、資金收付及會計核算等管理工作,業務部門可根據單位預算安排情況,提出運用預算外專戶儲存間歇資金支持生產和事業發展的項目,在明確職責分工的基礎上,搞好協調和合作,把專戶儲存管理工作搞得更好。
四、繼續研究和編制綜合財政計劃,促進預算內外資金的結合使用。要通過編制綜合財政計劃,統籌安排、合理運用預算內外資金,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整體效益,搞好預算內外資金的綜合平衡,進而促進整個社會財力的綜合平衡。目前已經試行綜合財政計劃的地區,要進一步總結完善,擴大試行范圍;還沒試行的地區,要結合當地實際,有步驟地試行綜合財政計劃管理。
綜合財政計劃由綜合部門會同有關業務部門編制。業務部門負責預算內資金的安排,并與綜合部門共同核定單位預算外收入應抵頂財政預算撥款的數額,切實減少財政預算撥款。由綜合部門根據有關業務部門的意見和單位預算外資金情況,在統一平衡的基礎上,匯編綜合財政計劃。
五、加強對行政事業性收費、社會集資和各種基金的管理。按照中央、國務院的規定,收費項目的審批權限集中在中央和省兩級,由財政和物價部門共同管理,財政部門側重于立項審批,物價部門側重于收費標準的核定。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把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建立健全收費審批、票據管理和票據稽查制度,認真把好收費項目審批關。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都要使用由財政部門統一制定的收費票據,或由財政部門監制的專用收費票據。要加強對各種基金的管理,同時要配合計劃部門做好社會集資的審批管理工作。各地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各種基金、社會集資的票據和資金的管理。要把收費、社會集資和各種基金的管理與預算外資金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收費、社會集資、各種基金的項目審批、票據管理和財政專戶儲存的配套管理。
六、健全管理制度,加快法制建設,積極探索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新路子。要健全預算外資金預決算制度和統計制度,做好預算外資金管理的基礎工作,為各級政府和綜合部門了解和掌握預算外資金的發展狀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提供準確的數據資料。要從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出發,總結經驗,研究和調整預算外資金管理政策,制定有關法規,加快法制建設。要進一步轉變職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試驗,積極探索,努力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預算外資金宏觀管理體系。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