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40101
第一條 本細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制定。
第二條 條例第二條所說的納稅義務人,是指具有中國國籍、戶籍,并在中國境內居住,取得條例規定納稅收入的公民。
第三條 條例第二條所說的個人收入,是指取得現金收入和實物、有價證券的收入。
實物的折價收入,應按取得實物時的憑證價格或當地國營商店零售價格折算。
有價證券的收入,應按取得有價證券時的當地金融市場的牌價折算。
第四條 條例第三條所說的各項收入,其范圍如下:
一、工資、薪金收入,是指從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以及各類津貼、補貼的收入。
二、承包、轉包取得的收入,是指對國營、集體、聯營企事業單位實行承包、轉包、承租取得的個人收入。對承包轉包收入中稅前列支部分,應按現行財務制度有關規定,經稅務部門審核減除后,并入綜合收入征收個人收入調節稅。對沒有帳冊憑證的個人承包收入,其扣費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核定。
三、勞務報酬收入,是指從事設計、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講學、辦學、新聞、廣播、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戲劇、音樂、舞蹈、雜技、曲藝、體育、展覽、咨詢、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等項取得的收入。
四、財產租賃收入,是指出租房屋、機器、設施、車船以及其他動產、不動產的收入。
五、專利權的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和非專利技術的提供、轉讓取得的收入,是指專利權人將其專利權轉讓給他人或許可他人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使用其專利所取得的個人收入和非專利技術所有者將非專利技術有償地提供轉讓他人所取得的個人收入。
六、投稿、翻譯收入,是指稿酬、審稿及翻譯取得的收入。
七、利息、股息、紅利收入,是指存款、貸款及各種債券的利息收入以及投資的股息、紅利收入。
八、其他收入,是指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確定征稅的收入。
第五條 條例第四條所說的超倍累進稅率,是指將個人收入按全國不同類別的工資地區(工資類別地區按國家統一規定)劃分為四個檔次,每個檔次都確定一個計稅基數,以這個基數為一倍,未超過基數三倍的部分不征稅,從超過基數三倍的部分起,按不同超倍數采用不同累進稅率計征。
第六條 超倍累進稅率的計算公式:個人收入調節稅應納稅額=綜合收入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表附后)。
第七條 條例第七條第一款比例稅率計算公式:每次收入不滿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元)×20%;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
條例第七條第二款比例稅率計算公式:每次收入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20%。
第八條 條例第七條第一款所說的每次收入,是指納稅人完成一件事物(務)的整個收入。不論是預付或分次支付,均應按一次計征。
第九條 條例第九條第二款所說的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是指國家或經國務院特案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
第三款所說的在信用合作社存款利息,是指在農村信用合作社或經國家銀行批準的其他合作金融組織,個人取得不高于國家銀行的存款利息。
第四款所說的補貼、津貼、是指由國務院、勞動人事部規定或報經國務院、勞動人事部批準而發給的副食品補貼、價格補貼、邊遠地區生活費補貼、營養補貼、取暖費以及海島、井下、高溫、野外、保健津貼。
第十條 條例第十條所說的支付單位源泉扣繳,是指支付條例第三條所列各應稅項目的單位,對支付給納稅人達到條例規定納稅標準的個人收入,在支付的同時,必須按規定扣繳稅款。
條例第十條所說的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是指納稅人在取得條例第三條第一、二、三、四項收入,不論對單項收入扣繳或未扣繳稅款,合并為月綜合收入超過條例規定納稅標準的,納稅人必須自行申報納稅。已扣繳的稅款,可持納稅憑證,在應納稅額中減除。
第十一條 扣繳義務人在履行扣繳義務時,應向納稅人開具扣繳的納稅憑證,并必須按月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月份扣繳憑證副聯、支付外單位人員收入憑證副聯及其匯總表等。
第十二條 自行申報納稅人同時在多處有收入的,應在工作單位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無工作單位的,應在戶籍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第十三條 扣繳義務人和自行申報納稅人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照條例規定期限報送納稅申報表的,應當在報送期限內提出申請,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繳納稅款和報送納稅申報表期限的最后1日,如遇公休假日,可以順延。
第十四條 納稅人取得外幣收入的,按照填開納稅憑證當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外匯牌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繳納稅款。
第十五條 納稅人需要出境的,應當在未離境10天前向當地稅務機關繳清稅款,方可辦理出境手續。
第十六條 根據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個人收入調節稅的征收管理,除本細則中具體明確的外,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扣繳義務人未扣繳或者少扣繳的稅款,稅務機關應限期追繳;追繳不回的,由扣繳義務人在限期屆滿時負責補繳所欠稅款。
第十八條 納稅人不按規定申報納稅和扣繳義務人不履行代扣代繳稅款義務,或不向稅務機關報送有關納稅資料以及拒絕稅務機關監督檢查等,稅務機關除責令其限期糾正外,可酌情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違反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造成漏稅、欠稅、偷稅、抗稅的,除按照本細則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處理外,還應按照《稅收征管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條 稅務機關根據條例和本細則規定,處以罰款的案件,應將處理決定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二十一條 稅務機關有權對納稅人的收入和納稅情況、扣繳義務人的扣繳稅款情況進行檢查。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必須按規定據實報告,并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或者隱瞞。稅務機關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
第二十二條 為加強個人收入調節稅的征收管理,堵塞偷漏,各地稅務部門之間要相互支持配合,建立必要的信息與資料傳遞制度。
第二十三條 本細則的解釋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第二十四條 本細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同時施行。
附:個人收入調節稅第一檔次稅率表
────────┬────────────────────────────
適用地區 │ 六類和六類以下工資區
────────┼──────────────┬─────┬───────
地區計稅基數 │ 100元 │ 稅 率 │ 速算扣除數
────────┼──────────────┤ │
超基數的倍數 │ 全 月 應 納 稅 收 入 額 │ % │ (元)
────────┼──────────────┼─────┼───────
三倍 │ 400元以上至500元部分 │ 20 │ 80
四倍 │ 500元以上至600元部分 │ 30 │ 130
五倍 │ 600元以上至700元部分 │ 40 │ 190
六倍 │ 700元以上至800元部分 │ 50 │ 260
七倍 │ 800元以上部分 │ 60 │ 340
────────┴──────────────┴─────┴──────
個人收入調節稅第二檔次稅率表
────────┬────────────────────────────
適用地區 │ 七、 八 類 工 資 區
────────┼──────────────┬─────┬───────
地區計稅基數 │ 105元 │ 稅 率 │ 速算扣除數
────────┼──────────────┤ │
超基數的倍數 │ 全 月 應 納 稅 收 入 額 │ % │ (元)
────────┼──────────────┼─────┼───────
三倍 │ 420元以上至525元部分 │ 20 │ 84
四倍 │ 525元以上至630元部分 │ 30 │ 136.5
五倍 │ 630元以上至735元部分 │ 40 │ 199.5
六倍 │ 735元以上至840元部分 │ 50 │ 273
七倍 │ 840元以上部分 │ 60 │ 357
────────┴──────────────┴─────┴──────
個人收入調節稅第三檔次稅率表
────────┬────────────────────────────
適用地區 │ 九、 十 類 工 資 區
────────┼──────────────┬─────┬───────
地區計稅基數 │ 110元 │ 稅 率 │ 速算扣除數
────────┼──────────────┤ │
超基數的倍數 │ 全 月 應 納 稅 收 入 額 │ % │ (元)
────────┼──────────────┼─────┼───────
三倍 │ 440元以上至550元部分 │ 20 │ 88
四倍 │ 550元以上至660元部分 │ 30 │ 143
五倍 │ 660元以上至770元部分 │ 40 │ 209
六倍 │ 770元以上至880元部分 │ 50 │ 286
七倍 │ 880元以上部分 │ 60 │ 374
────────┴──────────────┴─────┴──────
個人收入調節稅第四檔次稅率表
────────┬────────────────────────────
適用地區 │ 十 一 類 工 資 區
────────┼──────────────┬─────┬───────
地區計稅基數 │ 115元 │ 稅 率 │ 速算扣除數
────────┼──────────────┤ │
超基數的倍數 │ 全 月 應 納 稅 收 入 額 │ % │ (元)
────────┼──────────────┼─────┼───────
三倍 │ 460元以上至575元部分 │ 20 │ 92
四倍 │ 575元以上至690元部分 │ 30 │ 149.5
五倍 │ 690元以上至805元部分 │ 40 │ 218.5
六倍 │ 805元以上至920元部分 │ 50 │ 299
七倍 │ 920元以上部分 │ 60 │ 391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沈志龍律師,1984年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執業領域:婚姻繼承、資本與股權、刑事辯護;執業理念:專業、忠誠、勤勉、敬業、誠信、厚道、靠譜,以爐火純青的法律技術服務于當事人,竭盡全力、千方百計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沈志龍律師手機號189?4290?1144,QQ號187?2829?702?)公益律師、法援律師、金融律師、投資銀行律師、盈科優秀青年律師、盈科婚姻家事委員會委員、盈科刑事法律事務主辦律師。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銀行從業資格、保險從業資格、心理咨詢師資格。 ?婚姻繼承領域的律師服務范圍為:跨國/域?婚姻及財產糾紛爭議解決;跨國/域?繼承及遺產糾紛爭議解決?;婚戀、同居、離婚、親子關系、子女撫養等爭議解決,含代理談判、調解、訴訟;遺囑、遺贈、繼承等糾紛爭議解決,含代理談判、調解、訴訟?;婚前/后夫妻財產約定、贈與、遺囑、意定監護協議、養老協議等文書草擬和簽訂指導?;企業家家事管理,含財產/債務配置方案設計等;家族及家族企業財富管理,含管理傳承體系設計、股權架構設置、信托設計、保險配置、移民方案等?;常年私人/家族家事法律顧問服務。 ?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2011)
2011-02-25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