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財政投入的資金管理
第三章 銀行投入的貸款管理
第四章 自籌及引進資金管理
第五章 資金決算及監督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是政府保護、支持農業發展,對農業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須達到投入與效益、使用與管理的協調統一。為此,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農業發展基金增加農業投入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農業綜合開發的若干政策》的精神,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指納入國家批準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計劃內的各種資金。包括中央財政投入的資金,地方財政投入的資金,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貸款,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戶自籌的資金,國有農業企業自身積累投入的資金以及經過法定手續籌集投入的其他資金。
第三條 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投入的資金,以省為單位計算,70%以上用于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30%以下用于發展多種經營和龍頭項目帶動農產品的系列開發。銀行專項貸款的安排,以省為單位控制,原則上30%用于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70%用于多種經營和龍頭項目帶動農產品的系列開發。集體、農戶、國有農業企業自籌的資金,主要用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用于多種經營開發和龍頭項目帶動農產品的系列開發。
第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含計劃單列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編報的項目投資匯總計劃,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商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聯席會議審定;其中用銀行專項貸款安排的開發項目投資計劃,由中國農業銀行依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和信貸管理原則安排,在征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意見后下達。
第二章 財政投入的資金管理
第五條 財政資金采取中央和地方配套的方式投入。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配套比例,各省原則上按1∶1配套,對少數地區可依地方財力狀況另行規定;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按1∶2配套。
地方配套資金是指地方財政安排的資金,群眾自籌資金不作為配套資金計算,但應列入農業綜合開發投資總規模統一安排使用。
第六條 投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財政資金,使用范圍規定如下:
1.為開墾宜農荒地、改造中低產田購買機械和機械施工耗用的油料費。機庫、油庫、農機具維修費,維修設備購置費,機具庫修建費等,不得列支。
2.為農田水利建設新打、改造機電井及配套的井房、機、泵、管帶、出水池、蓄水池和節水措施所需的建設材料、設備、安裝(含技工工資)、機械施工的補助費,10KV(含)以下輸變電線路建設材料、設備、安裝(含技工工資)、機械施工的費用。新打或維修的小土井的費用不得列支。
3.新建、改建和加固總庫容在1000萬立方米以下的水源工程及小型排灌渠系配套的材料、設備、安裝(含技工工資)、機械施工費用。
4.新建、續建、更新改造總裝機在5000KW(含)以下機電排灌站及其配套的35KV(含)以下輸變電線路建設所需的材料、設備、安裝(含技工工資)、機械施工費用。
5.排灌渠系配套工程,限于為國家立項開發項目區服務、未列入基數計劃的支渠以下渠道開挖、疏通、防滲及相應的橋、涵、閘等工程建設所需的材料、設備、安裝(含技工工資)、機械施工的費用。支渠以上的配套工程投資不得列支。
6.為水土保持興修的坡改梯、坡瘠地改造等工程所需的材料費。
7.造林補助費,包括:建設和改造農田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速生豐產林、薪炭林的機械整地作業、種子、苗木費用,苗圃灌溉設施材料、購買機具費用。
8.推廣農、林、水、氣象新科技成果補助費,包括:在項目區內組織有關基層農林水科技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所需講義、資料等補助費,科技人員到項目區進行科技成果推廣性試驗、示范所必需的補助。
9.培育優良品種補助費,包括:主要為項目區服務的種子、種禽、種畜、種苗的良種引進和繁育,以及良種基地的農田水利、種子曬場、倉庫、精選加工設備等設施建設的費用。
10.改良草場補助費,包括:改良草場所需灌溉設施、購買種子、機械作業油料的補助費,圍欄設施建設的材料費用。
11.項目區所在鄉(鎮)的農、林、水技術服務站,在推廣、服務中必須購置的小型儀器設備補助費。
12.采用客土、秸稈還田改良土壤、深翻土地的動力機械作業油料費,為改良土壤而建設的綠肥種子基地補助費。
13.修筑項目區內田間機耕路所需的機械作業油料費及需建橋、涵的材料補助費。
14.為多種經營開發和龍頭項目帶動農產品的系列開發投入的加工、保鮮、貯藏、營銷等必要的設備、廠房、材料、技術組織措施費用。
15.在項目建設期中,利用銀行貸款投入的部分貼息補助。
16.按財政政策額1.5%提取的項目前期工作費。地方各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按本級財政配套資金1%提取的業務活動經費。除此之外,不得再提取任何費用。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的財政資金必須堅持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對擠占挪用者要從嚴制裁。
第七條 財政資金采取無償與有償相結合的方式投入。無償投入與有償投入的比例,屬于地方財政配套資金部分,由省級政府自定;屬于中央財政資金,以省為單位計算,原則上無償與有償各占50%,對少數地區可根據其經濟情況另行規定。
哪些項目使用財政有償資金,由省級政府視有無直接經濟效益及直接經濟效益的程度確定。投入多種經營開發和龍頭項目帶動農產品的系列開發,都應有償使用,并收取年費率不超過3%的資金占用費。
第八條 中央財政有償投入的資金,由省級財政(國務院有關主管部由財務司)統借統還。從借款之年起,第四年開始還款,每年還20%,第八年還清。國家回收的資金,繼續用于農業綜合開發。
各地區各部門要建立制度,把財政有償資金落實到債務人,保證按期歸還。對到期不能足額還款者,要相應核減投資指標;對及時足額還款者,要給予獎勵。
第九條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計劃批復后,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項目建設需要盡快撥款,保證資金及時到位。
第十條 各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應設置專門財務會計機構或專人,建立帳戶,嚴格財務會計管理。要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設立正規的帳簿,加強核算,做到帳帳相符,帳表相符,帳實相符。
第三章 銀行投入的貸款管理
第十一條 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貸款是與國家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配套投入,用于經國家審定的農業綜合開發區進行開發建設,并實行專項管理,專款專用,到期收回的信貸資金。由中國農業銀行負責組織發放和管理。農業綜合開發貸款要與農業發展資金統籌安排,專項使用,并實行項目管理。
第十二條 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貸款主要支持符合貸款條件的經濟實體進行多種經營開發和龍頭項目帶動農產品的系列開發,包括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預測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開發。
第十三條 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貸款分為開發區貸款和重點項目貸款兩部分。開發區貸款必須結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計劃投放在國家批準立項的區域內。重點項目貸款主要解決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瓶頸”環節,重點支持農副產品加工增值和資源開發利用,可以安排在開發區內,也可以安排在開發區外,由當地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和農業銀行因地制宜確定。
第十四條 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貸款的發放堅持支持經濟效益第一的原則,擇優選項,統籌安排,充分發揮資金的整體效益。各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要與農業銀行密切配合,提供有充分選擇余地的農業開發項目。各級農業銀行考察可行的項目也要積極推薦,列入當地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和實施計劃。
第十五條 地方各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和農業銀行要及早編制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和貸款項目計劃,并于每年年初由省級匯總報送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和農業銀行總行,由農業銀行總行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和貸款項目計劃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貸款必須堅持專款專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或挪用。各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要配合農業銀行做好項目單位使用貸款的檢查和監督工作,對擠占挪用貸款者要從嚴制裁,并協助農業銀行收回到期貸款。
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貸款由中國農業銀行另行制定具體辦法進行嚴格管理。
第四章 自籌及引進資金管理
第十七條 集體、農戶自籌資金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投入開發項目的資金或實物折價。自籌資金的籌集堅持自愿的原則,同時做好宣傳發動工作。
第十八條 集體、農戶自籌的資金,凡是由鄉(鎮)集中使用的,應由鄉(鎮)財政所負責管理。鄉財政所要指定專人,建立帳簿,逐個登記,并對集資者出具收據。資金的使用,要有正式憑證,年終要編制資金收支對照表報送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和財政局。
第十九條 各級政府通過各種渠道,籌集用于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資金,可并入項目總投資統一使用。
國有農業企業自籌和引進資金在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監督下,由企業自行管理。
第五章 資金決算及監督
第二十條 各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編制的資金決算報表有兩種:(1)年度終了,經與財政、銀行對帳后,編制本年度資金收支結余對照表,逐級匯總于次年2月末前報送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2)竣工的項目,于建設期滿年的年末編制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由省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匯總報送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格式另訂)。
以上兩種決算報表,均應包括各種資金來源和資金使用的去向。
第二十一條 各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財政部門必須定期對資金的撥付、到位、配套、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嚴肅處理。項目竣工后,要有審計部門簽署的審計意見。
省級政府要責成審計部門加強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使用的審計。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國家立項開發的項目資金管理。各地區各部門可以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因地制宜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頒發之日起執行。1989年9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土地開發建設基金管理領導小組的《農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仍適用于1993年底前經國家批復立項的項目,待這些項目執行期滿時,該辦法即行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7修正)
2017-09-0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的決定
2009-04-24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1988-04-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96-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