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
第76號
《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已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長:張茅
2015年8月27日
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
(2015年8月27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76號公布)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范企業經營行為,保障企業合法權益,依據有關企業登記管理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登記的企業。
第三條 經營范圍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業務范圍,應當依法經企業登記機關登記。
申請人應當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選擇一種或多種小類、中類或者大類自主提出經營范圍登記申請。對《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沒有規范的新興行業或者具體經營項目,可以參照政策文件、行業習慣或者專業文獻等提出申請。
企業的經營范圍應當與章程或者合伙協議規定相一致。經營范圍發生變化的,企業應對章程或者合伙協議進行修訂,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四條 企業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屬于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經營項目(以下稱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應當在申請登記前報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憑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企業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屬于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等規定在登記后須經批準的經營項目(以下稱后置許可經營項目)的,依法經企業登記機關核準登記后,應當報經有關部門批準方可開展后置許可經營項目的經營活動。
第五條 企業登記機關依照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證件登記前置許可經營項目。批準文件、證件對前置許可經營項目沒有表述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登記。
前置許可經營項目以外的經營項目,企業登記機關根據企業的章程、合伙協議或者申請,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有關政策文件、行業習慣或者專業文獻登記。
企業登記機關應當在經營范圍后標注“(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第六條 企業經營范圍中包含許可經營項目的,企業應當自取得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證件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文件、證件的名稱、審批機關、批準內容、有效期限等事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其中,企業設立時申請的經營范圍中包含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企業應當自成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示。
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證件發生變更的,企業應當自批準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有關變更事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第七條 企業的經營范圍應當包含或者體現企業名稱中的行業或者經營特征。跨行業經營的企業,其經營范圍中的第一項經營項目所屬的行業為該企業的行業。
第八條 企業變更經營范圍應當自企業作出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其中,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變更經營范圍應當自作出變更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企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前置許可經營項目,或者其批準文件、證件發生變更的,應當自審批機關批準之日起30日內憑批準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企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后置許可經營項目,其批準文件、證件記載的經營項目用語與原登記表述不一致或者發生變更的,可以憑批準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九條 因分立或者合并而新設立的企業申請從事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應當憑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因分立或者合并而存續的企業申請從事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變更登記前已經審批機關批準的,不需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條 企業改變類型的,改變類型前已經審批機關批準的前置許可經營項目,企業不需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一條 企業變更出資人的,原已經審批機關批準的前置許可經營項目,變更出資人后不需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企業的出資人由境內投資者變為境外投資者,或者企業的出資人由境外投資者變為境內投資者的,企業登記機關應當依照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證件重新登記經營范圍。
第十二條 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分支機構),其經營范圍不得超出所隸屬企業的經營范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審批機關單獨批準分支機構經營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企業應當憑分支機構的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批準文件、證件申請增加相應經營范圍,并在申請增加的經營范圍后標注“(分支機構經營)”字樣。
分支機構經營所隸屬企業經營范圍中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應當報經審批機關批準。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三條 企業申請的經營范圍中有下列情形的,企業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一)屬于前置許可經營項目,不能提交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證件的;
(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特定行業的企業只能從事經過批準的項目而企業申請其他項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等規定禁止企業經營的。
第十四條 企業有下列情形的,應當停止有關項目的經營并及時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一)經營范圍中屬于前置許可經營項目以外的經營項目,因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調整為前置許可經營項目后,企業未按有關規定申請辦理審批手續并獲得批準的;
(二)經營范圍中的前置許可經營項目,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重新辦理審批,企業未按有關規定申請辦理審批手續并獲得批準的;
(三)經營范圍中的前置許可經營項目,審批機關批準的經營期限屆滿,企業未重新申請辦理審批手續并獲得批準的;
(四)經營范圍中的前置許可經營項目被吊銷、撤銷許可證或者其他批準文件的。
第十五條 企業未經批準、登記從事經營活動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查處。
第十六條 本規定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2004年6月1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12號公布的《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2-04-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