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支持和促進國家鼓勵出口產品的深加工業務,加強海關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和有關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進料加工保稅集團是指經海關批準,由一個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牽頭,組織關區內同行業若干個加工企業,對進口料、件進行多層次、多道工序連續加工,并享受全額保稅的企業聯合體。
第三條 牽頭企業代表保稅集團向海關負責,其應當具備向海關繳納稅費的能力,并且承擔有關法律責任;集團內各生產成員企業應當承擔有關連帶責任。各成員企業間因納稅所造成的糾紛自行解決。
第四條 保稅集團及各成員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制定集團管理章程和符合海關對保稅貨物監管要求的管理制度;
(二)生產的產品應當為國家鼓勵出口商品或者重點出口創匯商品;
(三)具備加工出口產品的設備、技術和能力;
(四)具備符合海關監管條件的專門儲存、堆放進口貨物以及加工成品、半成品的倉庫,并且有相應的安全設施;
(五)應當按照會計法規建立有關進口料、件的儲存、調撥、加工、銷售等情況的帳冊;
(六)配備經海關培訓認可的熟悉海關規定的專職管理人員。
第五條 申請建立保稅集團時,其牽頭企業應當向海關交驗以下證件:
(一)《保稅集團申請書》;
(二)集團牽頭企業及其組成成員企業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書的影印件;
(三)集團內各生產企業出口產品的加工工藝流程圖和各加工環節準確合理的耗料定額等有關資料;
(四)集團協議及相應的管理制度;
(五)海關需要的其他證件、資料。
第六條 經海關實地勘察并且確認符合海關監管條件的,海關予以核發《進料加工保稅集團登記證書》。
第七條 保稅集團經批準成立后,如果有增加或者撤銷集團成員企業等情況時,其牽頭企業應當事先向海關提出申請并辦理有關登記或者撤銷手續。
第八條 保稅集團在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進口料、件前,其牽頭企業應當憑經貿主管部門頒發的《進料加工批準書》連同合同副本或者訂貨卡片向海關辦理手冊設立手續,海關發放《進料加工登記手冊》(以下簡稱《登記手冊》),并在右上角加蓋“保稅集團貨物”戳記。
第九條 料、件進口和加工成品出口時,保稅集團的報關員或者其報關代理人應當按照海關規定填寫進料加工進(出)口專用報關單,并在右上角加蓋“保稅集團貨物”戳記,連同《登記手冊》等有關單證向進出地海關辦理進出口手續。
第十條 海關對保稅集團進口的料、件予以全額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向海關辦理手續。進口的料、件應當存入指定的保稅倉庫,料、件出庫加工時,海關按照對保稅倉庫及所存貨物的管理辦法進行監管。保稅進口料、件進入加工環節時,海關按照對保稅工廠的管理辦法進行監管。加工的成品出口,免征出口關稅,如果屬于出口許可證管理商品,還應當向海關交驗出口貨物許可證。
第十一條 保稅進口的料、件,應當專料專用。如果需要將進口料、件與國內料、件混合加工時,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應當事先向海關申報投入進口料、件的比例和數(重)量。
第十二條 保稅集團內各生產環節和工序所使用的進口料件的消耗定額每年向海關報核,海關根據已經核定的消耗定額分段核銷。
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應當于每季度第一個月的十五日前將上季度進口料、件的儲存、使用加工以及有關產品的實際流向等情況制表報送海關核查。
最終產品出口后一個月內,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應當持憑《登記手冊》以及經海關簽章的出口專用報關單等有關單證向海關辦理核銷手續。
第十三條 加工產品因故不能出口而需轉內銷的,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在報經經貿主管部門批準,并且經海關核準,繳納原進口料、件的關稅、產品(增值)稅或者工商統一稅后,方可準予內銷。屬于進口許可證管理商品的,還應當向海關交驗進口貨物許可證。
第十四條 保稅進口的料、件,應當自進口之日起一年內加工成品返銷出口。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應當向海關辦理延期變更手續,但是延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如果期滿仍未加工成品復出口或者轉為進口的,由海關按照有關規定依法處理。
第十五條 保稅集團進口的料、件及加工的產品均屬海關監管的保稅貨物,未經海關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其出售、轉讓、調換、抵押或者移作他用。
第十六條 保稅集團進口的料、件及加工的產品,如果在儲存、加工、運輸過程中發生短少,除不可抗力的原因外,其短少部分應當由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承擔交納稅款的責任,并且由海關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七條 海關認為必要時,可以派員進駐保稅集團及其成員企業進行監管或者隨時派員檢查保稅進口料件、加工產品的儲存、加工、出口等情況以及查閱有關單據、帳冊。保稅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應當按照規定提供辦公場所和交通、食宿方便。
第十八條 海關對保稅集團每年進行一次審核,如果發現有經營管理混亂或者有違反海關規定等情事的,可以責令其限期整頓或者吊銷其保稅集團證書,直至終止集團保稅待遇。
對有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走私行為或者其他違反海關監管行為的,海關根據《海關法》及有關法規分別對保稅集團的牽頭企業及其有關成員企業進行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本辦法未列事宜,按海關其它有關法規辦理。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三年二月十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的決定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