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劇場是國家文化主管部門領導下的文化事業單位。
第二條 劇場是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各種藝術表演團體的演出安排,貫徹執行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藝方針。
第三條 劇場是各類藝術表演團體演出的場所,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向廣大觀眾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也是人民在緊張勞動和工作后休息、欣賞藝術的娛樂場所。在組織安排上演劇目的工作中,要注意貫徹現代戲、新編歷史戲、優秀傳統劇目三并舉的方針。對于兒童劇目的演出,尤應給予重視和支持。
第四條 劇場要做好上演劇目的宣傳和組織觀眾的工作,促進劇團和觀眾之間的交流,幫助觀眾提高藝術鑒別能力和欣賞水平。注意了解演出節目的社會效果,為繁榮社會主義的表演藝術、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積極的貢獻。
第五條 劇場要不斷完善各種演出設備和生活設施,如吊桿、幕布、臺毯、燈光、音響以及演員宿舍、食堂等,為劇團的演出、生活、學習提供方便條件,把劇場辦成“劇團之家”。
第六條 劇場應切實搞好衛生,認真維持秩序,做好安全工作,努力為觀眾創造一個安全、整潔、衛生、舒適的良好環境。
劇場職工對觀眾要講文明、講禮貌,服務工作要熱情、周到,努力把劇場辦成“觀眾之家”。
第七條 劇場在經營管理上,可以參照企業管理的辦法,實行單獨核算,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在劇場業務安排上,要努力提高場地使用率,注意增收節支,開源節流,完成文化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任務。
第八條 根據劇場的建筑結構、座席、設備以及座落地點等不同情況,劇場可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
劇場等級由各省、市、自治區文化局(廳)參照“全國劇場分級參考標準”(見附件)核定。對于積極添置劇場設備、改善演出條件的劇場,在條件改善后,當地文化主管部門應及時報省(市、自治區)文化局(廳)調整升級。
第九條 劇場和劇團的演出收入分成,可按劇場的不同等級及演出票價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但各級劇場與劇團的分成比例最高不得超過如下標準。
甲級劇場與劇團為3∶7分成
乙級劇場與劇團為2.5∶7.5分成
丙級劇場與劇團為2∶8分成
在場、團雙方自愿的情況下,劇團也可以按標準向劇場交納場租。
劇團的單程旅、運費(路程200公里)、廣告費用,應從售票的總收入中由場、團雙方按拆帳比例公提。
第十條 劇場根據上演劇目裝置工作的繁簡程度,應免費給劇團安排一至四節(每節四小時)的裝臺、走臺時間。如劇團超出工時,劇場可按規定收費。
兼放電影的影劇場,要給劇團安排足夠的演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時間,保證劇團的正常演出。
第十一條 劇場在搞好本職業務的前提下,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為觀眾和劇團服務的項目。經營這些服務項目所得的收入,應一律入帳,納入劇場總收入。今后劇場除大型修繕和大型設備添置外,原則上應做到自收自支、自給有余。劇場收支相抵后的結余部分,經商得當地財政部門同意后,可作如下處理:一部分上交文化主管部門,集中用于維修劇場或更新設備;一部分作為劇場留成,用于改善劇場條件;一部分用于興辦和改善集體福利設施和對職工的獎勵。具體提留比例由當地文化部門商財政部門確定。
第十二條 劇場人員的編制由當地文化主管部門根據劇場的等級、演出場次以及設備的繁簡確定。
第十三條 劇場領導要熟悉文藝方針政策,精通經營管理業務,作風民主,關心職工生活。劇場職工要努力學習,提高思想覺悟,熱愛本職工作,精通本行業務,克盡職守。
劇場要認真執行財務制度,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制定考勤、學習、評比、獎懲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職工崗位責任制,使劇場的各項工作不斷前進。
第十四條 本條例自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起試行。各省、市、自治區文化局(廳)制定的劇場管理辦法凡與本條例有抵觸者均按本條例執行。
本條例適用于縣以上的國營劇場(院)和以演戲為主的影劇院。
對外開放的內部禮堂、俱樂部以及集體所有制的劇場和其他對外營業演出的場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附:全國劇場等級劃分參考標準
甲級劇場:
一、建筑:
1.為鋼筋水泥結構。
2.舞臺表演區面積不少于一百六十平方米,有附臺。
3.舞臺臺面至天棚的有效高度不少于十四米。
4.容納四十人以上的樂池。
5.設備齊全的男女演員化妝間。
6.不少于一千二百個觀眾單人座席。
7.有觀眾休息室。
8.有八十人左右的演員食、宿條件。
二、設備:
1.有暖氣或冷氣設備。
2.二十道吊桿。
3.全套演出用幕布(大幕、二幕、三幕、天幕、四道
邊沿幕)。
4.完整配套的演出用音響設備。
5.能集中控制的演出燈具,電量不少于十萬千瓦。
三、管理:
1.有劇場管理專業知識的負責人。
2.各部門配備專職管理人員。
3.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乙級劇場:
一、建筑:
1.為鋼筋水泥結構。
2.舞臺表演區面積不少于一百四十平方米。
3.舞臺臺面至天棚的有效高度不少于十二米。
4.設備齊全的演員化妝間。
5.不少于一千個觀眾單個座席。
6.有供演員食住條件。
二、設備:
1.有基本演出用幕布(大幕、天幕、四道邊沿幕)。
2.可供演出用音響設備。
3.能集中控制的演出燈具,電量不少于八萬千瓦。
三、管理:
1.有劇場管理專業知識的負責人。
2.各部門配備專職管理人員。
3.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丙級劇場:
一、建筑:
1.為鋼筋水泥或磚木結構。
2.舞臺表演區面積不少于一百平方米。
3.有演員化妝間。
4.不足一千個觀眾單個座席。
二、設備:
1.有大幕、天幕。
2.供電能力不少于六萬千瓦。
三、管理:
有專職管理人員。能售票演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2017-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3修訂)
2012-10-26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八號)
2012-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其部隊臨時處于對方領土的地位的協定》的決定
2007-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