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疫情信息統計報告,近年來,我國病毒性肝炎(下稱肝炎)發病已占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的第一位。肝炎在我國的流行嚴重地威脅和損害著人民的健康,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不良影響。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國肝炎的防治工作,衛生部第二屆肝炎防治領導小組于今年7月召開了第五次會議,研究討論了當前全國肝炎防治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并對當前肝炎防治工作的重點提出了要求。現根據會議精神,就進一步加強全國肝炎防治工作的要求通知如下,請各地、各有關單位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情況貫徹落實。
一、要堅定不移地把推廣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接種作為重點,為實現我國控制肝炎戰略目標打好堅實基礎。
自1992年1月在全國推廣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工作以來,總的形勢是好的,進展是順利的,在各級政府及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各地衛生防疫部門與有關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切實把此項工作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根據今年6月衛生部組織的全國接種評價情況表明,1992年全國大部分城市城區的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已達80%以上,許多地區在做好城市免疫接種推廣工作的同時,在農村甚至邊遠地區也開展了此項工作,取得了進展和經驗。
但是,一些地區還存在沒有優先保證新生兒接種的用苗現象,其他人群開的口子多,面鋪的大,接種率重點不突出,計劃欠嚴密,缺少監督檢查措施,疫苗供應時有脫節,供應渠道還不穩定等問題,為此,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乙肝疫苗免疫接種領導工作。各級衛生防疫、醫療保健部門要緊緊圍繞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推廣工作這個重點,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把新生兒免疫接種放在首位,不斷提高新生兒的接種率,要有長遠打算,決不能怕麻煩,圖省事,誰給錢就給誰種,甚至為了一點眼前的利益而犯戰略性錯誤,在今后的推廣工作中特別是疫苗的供應安排上,一定要首先考慮新生兒的免疫,不斷提高新生兒全程接種率。要進一步強化對疫苗銷售的管理監督。對非法經營甚至制造假劣疫苗、牟取暴利者一經發現,要依法及時查處,同時各級衛生部門要不斷完善工作規范、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并逐步納入EPI管理。為了進一步推廣乙肝疫苗接種工作,衛生部決定,今年底明年初開展對城市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推廣先進單位的表彰活動。其目的是進一步推廣和鞏固城市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工作并促進在農村的推廣。表彰活動以省會市、計劃單列市為單位,評選出36個先進單位,中國生物制品總公司負責籌集15萬人份乙肝疫苗用于表彰獎勵評選出的先進單位和支持貧困地區農村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推廣工作。
二、加強對甲肝疫苗的試生產和人群免疫效果考核和管理工作。甲肝減毒活疫苗是經
浙江省醫科院、
昆明醫學生物研究所和
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上海市衛生防疫站兩個協作組多年研究的成果,并于1992年先后被批準發給了“新生物制品證書”,由昆明所、長春所、浙江省醫科院試生產,試產期為2年。為考核此疫苗的安全、有效性和有效期,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在繼續抽驗其樣品的同時,組織部分省市15個單位進行了免疫效果考核,上海醫科大學牽頭組織了較大規模的該疫苗的流行病學調查,浙江省衛生防疫站也做了一些工作,通過以上工作反映出,該疫苗雖然對人群免疫有一定效果,但在分裝量、滴度、穩定性甚至免疫效果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同時,當前疫苗銷售、使用、價格等相當混亂,直接影響了疫苗的考核工作,疫苗的質量也得不到保障,鑒于以上情況,甲肝疫苗目前尚不具備批準轉入正式批量生產條件。為此,衛生部決定,甲肝疫苗試生產單位及承擔現場考核的單位要重新按照試生產的規程,嚴格管理,依照有關規定,認真做好疫苗中試工作,同時,衛生部將于近期召集有關司局和單位專題研究解決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三、加強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
近幾年來,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逐漸普及,一次性醫療用品在控制傳染性疾病、預防醫源性交叉感染、減輕醫護人員部分勞動負擔等方面確實起著很大的作用。隨著人們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普遍接受和使用,隨之也帶來了一些令人擔心的問題:其一,無證生產廠家眾多,產品質量合格率低。其二,流通領域混亂,大量的無證、假冒、質量低劣的產品,通過不正常的經濟手段,如拿回扣等,進入醫療機構,而醫療采購部門又沒有嚴格的驗收管理制度。其三,大量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不能完全進行銷毀和無害化處理,醫源性交叉感染隱患難以消除。
因此,必須采取強有力措施,首先從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著手,加強對生產、供應和使用各個環節全面管理。為此,必須重申對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的管理,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消毒管理辦法》和其它有關法規的規定,統一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重點把好進入醫療衛生機構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的衛生質量關,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許可”的產品,并應定期監督測消毒效果。
四、加強對血源的管理
目前我國丙型肝炎感染嚴重。根據調查表明:血站和單采血漿站、血庫、醫療是造成丙型肝炎流行的高危單位;供血、輸血、靜脈吸毒、經常靜脈注射的人群等為高危人群,一旦感染和發生病毒性肝炎,極其可能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后果。目前全國有血站167家,單采漿約400多家,據不完全統計,獻血員獻血前體檢320萬人次,實際獻血228萬人次,采血量68萬立升。獻漿前體檢800萬人次,獻漿420萬人次,采漿量167萬升。除了進行乙肝監測外,已有12個省(市)進行了丙肝監測。衛生部已于今年2月17日發出通知,提出對健康人采血的體檢標準,其中規定,對所有獻血員進行丙肝檢測,該文件從7月1日起正式執行。為此,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認真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嚴格按照通知規定,創造條件,完善各項制度,認真實施對血液及其制品監督和檢測,同時要進一步加強丙肝試劑的質量控制,保證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人民群眾用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