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貨幣發行集中統一原則,保證國家貨幣發行計劃的組織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專業銀行(包括其他金融機構,下同)與人民銀行發生貨幣發行業務往來,必須遵守本制度。
第三條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唯一的貨幣發行機關。人民幣是我國唯一合法貨幣。嚴禁任何其他部門發行任何貨幣、變相貨幣。
第四條 貨幣發行管理是為調節貨幣流通,穩定貨幣,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的。所有經辦現金業務的專業銀行,均應按人民銀行貨幣發行管理的要求提出報告和提供數據資料。
第二章 基本任務
第五條 貨幣發行管理是人民銀行的一個重要職責。其基本任務是:
(一)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出貨幣發行計劃,報經國務院批準后組織實施。
(二)研究貨幣發行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為調節貨幣流通和制訂貨幣發行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三)根據國務院批準的貨幣發行計劃,編制貨幣需要量計劃;
(四)根據國務院的決定,組織辦理新版人民幣的發行和舊版人民幣的回收工作;
(五)根據市場貨幣流通狀況,編制、執行、調整發行基金調撥計劃和損傷貨幣銷毀計劃,調節市場流通貨幣的面額結構,組織專業銀行辦理貨幣兌換和挑剔業務;
(六)制定貨幣發行業務有關的規章規定;
(七)宣傳國家貨幣發行政策,組織反假人民幣工作;
(八)辦理人民幣發行基金的保管、調運、銷毀及核算業務;
(九)辦理專業銀行存取現金業務;
(十)監督、檢查、協調專業銀行的現金出納業務。
第六條 為紀念國內外重大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或根據特殊需要,有選擇、有控制地發行紀念幣。
第三章 發行基金的管理
第一節 發行基金
第七條 發行基金是人民銀行為國家保管的待發行的貨幣,是調節市場貨幣流通的準備基金。發行基金的調撥憑上級行調撥命令辦理。
第二節 貨幣印制與入庫
第八條 貨幣印制管理是發行基金管理的重要內容。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核準的貨幣發行計劃,結合損傷貨幣銷毀和發行基金庫存變動等因素,制訂貨幣需要量計劃,由貨幣印制管理部門根據貨幣需要量計劃,編制貨幣印制計劃并組織實施。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計劃,必須經過批準。
貨幣印制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貨幣印制要求嚴格貨幣印制管理。各種券別的印制數量須控制在貨幣印制計劃允許范圍內。
第九條 貨幣印制單位按計劃完成的所有合格貨幣,必須全數解繳總行指定發行庫。超貨幣印制計劃允許范圍未能解繳的合格貨幣,必須妥善管理,保證安全,等候處理。貨幣印制單位完成的所有合格貨幣,任何人不得動用;貨幣印制單位在貨幣印制過程中的所有不合格品,必須按規定全數銷毀。
第十條 貨幣印制單位須配合人民銀行做好反假、查錯及貨幣票樣管理工作。票樣和票樣鑒別手冊的印制均按總行通知執行。
第三節 發行基金的調撥
第十一條 發行基金調撥是組織貨幣投放的準備工作,是發行庫與發行庫之間發行基金的轉移。發行基金調撥實行“適當集中,合理擺布,靈活調撥”的方針。
第十二條 發行基金調撥,原則上采取逐級負責的辦法。即,總行負責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以下統稱“分行”)之間的調撥,分行負責二級分行之間的調撥,二級分行負責支行之間的調撥。
發行基金調往其他二級分行,必須經過復點并換貼封簽。
發行基金調撥應有計劃地進行。分行的年度發行基金需要計劃(統一附式一)應于3月底前上報總行,8月底前報調整計劃(未按時報送視同原計劃不變)。
第十三條 發行基金調撥憑書面調撥命令(統一附式二)執行。緊急情況下,采取先憑規定代號的電報(電傳)調撥命令執行,后簽書面調撥命令方式辦理。
第四節 損傷貨幣的銷毀
第十四條 損傷貨幣的銷毀,是貨幣發行的最終環節,關系到國家財產的安全和市場流通貨幣數字的準確。損傷貨幣銷毀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嚴密手續,妥善安排人員,明確崗位責任,搞好監督檢查,嚴防發生事故。
第十五條 損傷貨幣的銷毀由總行授權分行負責,集中辦理。如分行集中銷毀有困難,可在若干二級分行設置銷毀點,并報總行備案。銷毀工作由銷毀點行組成領導小組辦理,分行簽發銷毀命令并派銷毀專職稽查員監銷。
分行須于2月底前上報當年分券別的銷毀計劃(統一附式三),并按總行核批數執行。如需追加,須事先報總行同意。
第十六條 人民銀行對專業銀行交存的損傷貨幣必須進行復點。復點的全過程必須有3名以上(含3名)工作人員在場。復點現場不得存放私人財物,無關人員不準進入。復點中發現差錯,經查找確非本行責任,由3名以上證明和行領導審查簽章,將原封簽、腰條、證明和所錯款項,一并劃轉差錯封簽行處理。
第十七條 銷毀點行對基層人民銀行上解的損傷貨幣進行復點。發現差錯,比照第十六條人民銀行對開戶專業銀行方式處理。1角以上面額的損傷紙幣,一律在紙幅左右兩端各打一個洞。打洞鑿下的損傷紙幣碎片,須隨同損傷紙幣銷毀。
損傷硬幣銷毀,必須嚴格比照損傷紙幣銷毀要求辦理。
損傷貨幣銷毀前,應再清點一次捆數,無誤后才能銷毀。如發現問題,須查明原因,予以妥善處理。銷毀工作人員必須待銷毀完畢,檢查銷毀質量合格后方能全部離開銷毀現場。
第十八條 銷毀損傷貨幣時應填制分券別的銷毀表(統一附式四)。分行的銷毀表按月匯總上報總行,憑以轉銷發行基金。
按規定兌回的舊人民幣和各解放區的貨幣,逐級上交分行清理。除具有保留價值的貨幣外,其他均按幣別列表銷毀,并附銷毀表將墊款劃總行。
第四章 貨幣發行與回籠的管理
第十九條 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主要通過專業銀行的現金收付業務活動實現。
專業銀行存取款必須在人民銀行開立存款戶。
第二十條 人民銀行在營業時間內,對專業銀行辦理現金存取業務。
專業銀行在人民銀行每一營業日內,原則上只能有一次交存或支取現金(交存損傷幣時不受此限),并以整捆(50元、100元可整把,但須當面清點)、總金額“千元”為單位出入庫。
第二十一條 專業銀行向人民銀行存取現金,以開戶專業銀行為單位辦理;開戶專業銀行下屬基層處(所)的現金,由開戶專業銀行調劑后統一向人民銀行存取。
專業銀行根據核定的年度現金計劃,在月前5日向開戶人民銀行報送分類券別的月度用款計劃。因特殊情況,可以追加計劃。
第二十二條 專業銀行向人民銀行支取現金時,應填寫現金支票。支取的現金,必須控制在專業銀行存款余額內。
第二十三條 專業銀行向人民銀行交款時,應填制現金交款單,方可送交人民銀行辦理。
專業銀行交存人民銀行的現金,必須按損傷貨幣挑剔標準進行挑殘,分開完整幣和損傷幣,經過復點并貼本行封簽。對未按規定進行整點的現金,不予受理。
第二十四條 凡辦理現金出納業務的人民銀行應建立業務庫,匡算業務周轉限額并報上級行核準。人民銀行業務庫向發行庫取款時應填制“發行基金往來”科目現金收入傳票,并控制在業務周轉限額以內。限額不足須先向上級行申請,超過限額應填制“發行基金往來”科目現金付出傳票繳入發行庫。
第二十五條 人民銀行凡發生貨幣發行、回籠業務,均應于發生日分別逐級上報總行(分行月后5日為上月月度整理期)。月度“發行基金對帳單”則必須與會計部門“發行基金往來”科目發生額核對一致,并經會計部門蓋章后逐級上報。
第五章 發行庫的管理
第二十六條 發行庫是人民銀行為國家保管發行基金的金庫,依次分為總庫、分庫、中心支庫、支庫四級。發行庫由人民銀行根據經濟發展和業務需要決定設置。
根據需要,總行在部分地區設置重點庫和委托分庫代總庫保管發行基金。重點庫和委托分庫保管的發行基金歸總行直接調撥。
第二十七條 各級發行庫主任,均由同級人民銀行行長兼任。貨幣發行部門根據庫主任的授權,負責管理發行庫日常業務。
總行重點庫主任由所在分行行長兼任。
第二十八條 發行庫對保管的發行基金實行嚴格的管理。發行基金調撥手續的印證采用預留印鑒的辦法。
發行基金調撥行取送發行基金,必須攜帶根據調撥命令填制的發行基金調撥憑證、發行基金調撥專用介紹信、本人工作證件,方能辦理。辦理出庫時,由調出庫填制發行基金運送憑單。
發行庫凡發生出入庫業務,必須在當日營業終了結庫,保證帳實相符。
第二十九條 發行庫實行雙人管庫,同進同出制度。
對辦理庫務業務(包括臨時從事出入庫業務)的人員,經發行庫行審查,發給出入庫標志、證件(臨時人員使用后收回),以嚴格管理。
第三十條 發行庫建立檢查制度。有查庫資格的僅限于上級行查庫介紹信注明人員和發行庫行有關人員。
上級行和發行庫行定期、不定期對轄內發行庫和本行庫進行檢查。發行庫行年終則必須由庫主任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檢查。被查庫管庫人員必須按要求出示帳簿、提供情況、共同清點實物,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拒絕。
上級行查庫,必須開具查庫介紹信。
第三十一條 非管庫、庫務、查庫人員因特殊需要入庫,必須由該人員所在單位向發行庫行提出申請和提供申請人員政審證明,并由發行庫行報上級行批準后方可辦理入庫手續。
進入庫房的任何非管庫人員都必須遵守庫房管理有關規定,佩戴出入庫標志,并須辦理登記手續,以備查考。
第三十二條 發行庫保管的金銀、有價證券的有關手續制度,比照發行基金辦理。
第六章 帳務處理原則
第三十三條 發行業務會計核算的任務是,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貨幣發行、回籠和發行基金的印制、銷毀、庫存以及流通中貨幣情況。
第三十四條 發行業務的會計帳務自成系統、專列科目、獨立核算、分級管理。全國的貨幣發行、回籠數均在總行帳面上集中反映。
第三十五條 發行業務核算必須貫徹帳、實分管的原則。堅持序時記帳和先入庫后記帳、先記帳后出庫,不得并筆記帳和軋差記帳。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發行庫及發行基金調運的安全保衛工作,按總行有關規定執行。
有關發行基金整點、票樣管理與反假、完整幣差錯處理等內容,嚴格比照中國人民銀行制訂的《全國銀行出納基本制度(試行)》有關條款辦理。
第三十七條 本制度由總行負責修改、解釋。各分行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核備。
第三十八條 本制度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以前有關規定與本制度有抵觸時,以本制度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