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中國人民銀行和專業銀行(以下簡稱銀行)的會計工作,是銀行重要的基礎工作,是反映經濟情況、監督經濟活動、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的重要方面,也是實現銀行職能的重要工具。為了統一全國銀行會計準則,充分發揮銀行會計在各項業務、財務活動中的核算、監督和管理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 銀行各級機構辦理會計事項,必須執行本制度。
第三條 銀行會計工作的任務主要是:
一、 正確組織會計核算。按照國家的政策、法令和有關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記錄、計算和反映金融業務、財務活動情況,為貫徹政策、考核計劃、研究國民經濟發展和金融決策,提供正確的數據。
二、 加強服務與監督。通過認真辦理資金收付與劃撥清算,促進和監督各單位、各金融機構嚴格執行財經紀律,管好用好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加強宏觀控制、微觀搞活服務,支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
三、 貫徹“勤儉建國”方針。加強經濟核算,管好營運資金及財務收支,正確核算成本,監督和維護資金、財產的安全,努力增收節支,擴大社會主義積累。
四、 開展會計檢查、輔導與會計分析。加強對會計工作的檢查、輔導、管理,不斷提高核算質量與效率。運用會計數據與資料,分析資金及財務變化情況,為經營決策提供信息。
第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全國銀行會計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管理本地區銀行必須統一的會計工作。
第五條 銀行的會計規章制度,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全國銀行統一會計基本制度的管理權集中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簡稱分行)兩級。屬于全國銀行的會計基本制度、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統一制訂;中國人民銀行分行對總行統一制訂的制度、辦法,可作必要的補充規定但不得與總行的規定相抵觸,并報總行核備。
屬于系統內的制度、辦法,由各總行根據本制度制訂,專業銀行總行制訂的制度、辦法,要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核備;中國人民銀行和專業銀行分行對各自總行制訂的制度、辦法,可作必要的補充規定,專業銀行分行在報送各自總行核備的同時,抄報同級人民銀行。
下級行對上級行制訂的各項制度、辦法,必須嚴肅認真地貫徹執行,不得任意修改或廢除,如有意見應及時反映,由上級行研究解決,在未修改前,仍應按原規定執行。
第六條 各級銀行的會計工作,必須在行長(區辦主任)領導下,由會計部門統一管理。
縣支行、城市辦事處及其以上行處,應設置會計機構,配足專職主管人員和適應工作任務需要的會計人員。縣支行、城市辦事處以下處所,必須指定會計主管人員和配足相應的會計人員。
第七條 銀行的會計核算單位,分為獨立會計核算單位和附屬會計核算單位兩種。凡單獨編制會計報表和辦理年度決算的,為獨立會計核算單位;凡其業務收付由管轄行采用并帳或并表方式匯總反映的,為附屬會計核算單位。具體劃分,由各總行根據機構設置的不同情況自行確定。
第八條 各級銀行要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
行長(區辦主任)要領導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共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執行本制度,保障銀行會計人員依法、按制度行使職權。任何人不得對會計人員打擊報復。
第二章 會計核算
第一節 基本規定
第九條 會計年度每年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年度終了,辦理決算。如遇12月31日為例假日,仍以該日為決算日。
第十條 一切憑證、帳簿、報表,均以人民幣“元”為單位,元以下計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元以上計數逗點采用三分位制。
外幣分帳行的記帳單位,按各自總行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銀行的記帳方法根據復式記帳原理,采用資金收付記帳法或借貸記帳法,由各總行按照實際情況選定。
一、 資金收付記帳法,以“收”、“付”為記帳符號,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凡資金來源增加,資金運用減少,利益增加,損失減少,記入收方;凡資金來源減少,資金運用增加,利益減少,損失增加,記入付方。在帳表上,收方在左,付方在右。各科目收、付方發生額合計和余額合計應各自相等。
庫存現金屬于資金占用,余額反映在付方。
二、 借貸記帳法,以“借”、“貸”為記帳符號,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凡資產增加,負債減少,利益減少,損失增加,記入借方;凡資產減少,負債增加,利益增加,損失減少,記入貸方。在財表上,借方在左,貸方在右。各科目、貸方發生額合計和余額合計應各自相等。
現金屬于資產,余額反映在借方。
三、 為適應現實狀況,本制度中有關內容,仍按資金收付記帳法的要求制定。
第十二條 各項會計核算,必須經過復核,實行錢帳分管,要有帳有據、帳折見面、當時記帳、當日結帳、總分核對、內外對帳。基層處所,必須實行會計、出納雙人臨柜。核算質量,要達到帳帳、帳款、、帳據、帳實、帳表、內外帳務全部相符。
第十三條 在處理業務和記帳時,現金收入先收款、后記帳,現金付出先記帳、后付款;轉帳業務先記付、后記收;代收他行票據,收妥進帳。
第十四條 憑證、單據、帳折的各種代用符合規定為:第號為“#”;每個為“@”;人民幣元符號為“¥”;年、月、日簡寫順序應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簡寫為“年%”;月利率簡寫為“月‰”;日利率簡寫為“萬分之日”;外幣符號,從國際習慣。
第十五條 印章種類及使用:
業務公章:用于對外的重要單證,如存單、存折、收據等;
現金收訖、付訖章:分別用于現金收、付憑證及回單;
轉訖章:用于已處理的轉帳憑證、回單和收、付款通知;
結算專用章:用于簽發結算憑證及有關查詢、查復書等;
各級聯行專用章:根據各級聯行制度的有關規定使用;
個人名章:用于已經辦理和記載的各種憑證、單證、存折、帳簿、報表。
以上印章,除個人名章外,均應冠以行名,其規格、尺寸,由各自的總行規定。
第十六條 密押、印章、憑證、帳表的管理:
一、 根據保密制度,指定專人保管、使用密押、聯行專用章和業務公章。聯行印押必須分管,并建立交接登記制度。
二、 各種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均須設簿登記,表外核算,專人保管。
三、 營業終了,必須將密押、印章、有價單證、重要空白憑證以及帳、簿、卡、表等,入庫(或保險箱、柜)保管,嚴防丟失。
四、 密押、聯行專用章的領發、使用、保管、繳銷等,按照聯行制度及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機構裁撤、合并、分設或會計主管人員和會計人員工作調動、離職時,必須辦清交接手續。
第二節 會計科目
第十八條 銀行的會計科目,是體現國家的方針、政策,綜合反映國民經濟資金變化情況,以及考核計劃,分析、監督全行業務和財務活動的工具。原則上應按照經濟成份、行業分類、資金性質和核算需要,設置會計科目。
一、 會計科目分全國銀行統一會計科目和系統內會計科目。
二、 全國銀行統一會計科目名稱和代號,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制定。
系統內會計科目名稱和代號,由各自總行制定,并明確對全國銀行統一會計科目的歸屬。分行可增設轄內專用科目,其代號與各自總行規定的代號應當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專業銀行會計科目的設置、變更和取消,均應抄報同級人民銀行。
三、 基層行處不得合并或更改總、分行規定的會計科目名稱和代號。
四、 會計科目修改變更時,除年度終了,采用結轉對照表方式辦理新舊科目結轉外,年度中間應一律填制傳票,通過分錄結轉。
五、 經過修改變更的會計科目,決算表上、下年度的余額要銜接。
六、 表外科目用以核算業務確已發生而尚未涉及到資金增減變化的事項以及各種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的控制等,采用單式記帳,業務發生記收入,業務減銷記付出,余額反映在收入方。報表上反映的收入、付出發生額或余額的合計數不自相平衡。
第二節 憑證
第十九條 會計憑證,是各業務和財務活動的原始記錄,是辦理收、付和記帳的根據,是核對帳務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條 憑證采用單式,分基本憑證和特定憑證兩類。
一、 基本憑證。是銀行根據原始憑證及業務事實自行編制的傳票,分為:
??1.?現金收入傳票
??2.?現金付出傳票
??3.?轉帳收入傳票
??4.?轉帳付出傳票
??5.?特種轉帳收入傳票
??6.?特種轉帳付出傳票
??7.?表外科目收入傳票
??8.?表外科目付出傳票
二、 特定憑證。是根據某項業務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專用憑證,銀行用以代替傳票并憑以記帳。
三、 基本憑證和跨系統特定憑證的規格,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規定;系統內特定憑證的規格,由各自總行規定。
第二十一條 憑證一般應具備下列基本要素:
一、 年、月、日(特定憑證代替傳票時,應注明記帳日期);
二、 收、付款單位的戶名和帳號;
三、 收、付款單位開戶行的名稱和行號;
四、 人民幣或外幣符號和大小寫金額;
五、 業務事實摘要及附件張數;
六、 會計分錄和憑證編號;
七、 單位按照有關規定的印章;
八、 銀行及有關人員印章。
第二十二條 填寫憑證,必須要素齊全、內容真實、數字正確、字跡清楚。在受理憑證時,必須根據有關業務的具體要求認真審查,做到內容完整,符合規定。
第二十三條 憑證的傳遞,必須準確及時、手續嚴密,先外后內,先急后緩。各類憑證除有關業務核算手續另有規定者外,一律由銀行內部傳遞。
第二十四條 憑證按日裝訂。裝訂成冊的傳票,登記“會計檔案保管登記簿”,入庫保管。
第四節 帳務組織、帳務處理與帳務核對
第二十五條 銀行帳務組織包括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兩個系統。明細核算按帳戶核算,綜合核算按科目核算。兩者根據同一憑證分別進行,堅持總分核對,數字相符。
第二十六條 明細核算由下列部分組成:
一、 分戶帳。分戶帳是明細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各科目的明細記錄。必須按戶立帳,連續記載,并在摘要欄注明簡明事由。
分戶帳帳號的編列,要冠以規定的科目代號。
二、 登記簿。登記簿是適應適些業務需要而設置的帳簿,也是用以控制重要空白憑證、有價單證和實物的重要帳簿以及統馭卡片帳的輔助帳簿,必須建立嚴密手續,及時記載。
三、 現金收入日記簿和現金付出日記簿。現金收入、付出日記簿是記載和控制現金收入、付出數字的序時帳簿,是現金收入和現金付出的明細記錄。當日收、付總數應與總帳“庫存現金”科目發生額反方核對相符。
四、 余額表。余額表是核對總帳與分戶帳余額和計算利息的重要工具,分為計息的和一般的兩種。
第二十七條 綜合核算由下列部分組成:
一、 科目日結單。科目日結單是監督明細帳戶發生額,軋平當日帳務的重要工具。根據同一科目的傳票,分別現金、轉帳的收方、付方各自相加填記。“庫存現金”科目日結單,根據各科目日結單的現金收方和付方數各自相加,反方填記。全部科目日結單相加的收方、付方合計數,必須相等。
二、 總帳。總帳按科目設置,是各科目的綜合記錄,是統馭明細分戶帳和綜合核算同明細核算相互核對的主要工具,也是編制日計表、月計表和年度業務狀況報告表的依據。
總帳的收、付方發生額,根據科目日結單填記,并結出余額。
三、 日計表。日計表是反映當天業務活動和軋平當天全部帳務的主要工具。日計表的各科目當日發生額和余額,根據總帳填記。收、付方的發生額和余額的合數必須各自平衡。
第二十八條 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各種帳簿(卡)的種類、格式,由各總行自行規定。
第二十九條 帳務處理和帳務核對。
一、 帳務處理是從辦理業務、審查憑證或編制憑證開始,經過帳務記載,直到軋平帳務、編制日計表為止的全過程,必須認真辦理,保證核算正確。
二、 帳務核對是防止帳務差錯、保證核算正確的重要措施之一。帳務核對分每日核對和定期核對;其內容分為帳帳、帳款、帳實(金銀、物品、有價單證、重要空白憑證、固定資產等)、帳表(各種報表和計息表)、帳據和內外帳核對。各經辦人員在核對相符后,必須簽章證明,會計主管人員應加以督促檢查。
第三十條 帳簿的結轉與裝訂,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 帳簿結轉。
(一) 月度結轉。總帳每月更換新帳頁。
(二) 年度結轉。各科目除農貸、儲蓄帳和卡片帳可繼續使用外,其余均應更換新帳頁。并將舊帳頁余額過入新帳頁。
(三) 各種帳簿在更換新帳頁后,各科目分戶帳余額應與總帳余額核算相符。
二、 帳簿裝訂。
總帳按月裝訂;各種帳、簿、卡,按月、按季或按年裝訂。裝訂成冊的帳簿,及時登記“會計檔案保管登記簿”,入庫保管。
第五節 記帳規則和錯帳沖正
第三十一條 帳簿必須根據傳票記載,做到數字準確,摘要簡明,字跡清晰。如果發現票有誤或遺漏不全,應由制票人更正、補充,并加蓋名章后,據以記帳。
第三十二條 憑證和帳簿,應用藍黑墨水鋼筆書寫,復寫帳頁用雙面復寫紙,藍、黑色園珠筆書寫。紅墨水和紅色復寫紙、紅色園珠筆只用于劃線和當年錯帳沖正。
第三十三條 帳、表、憑證上書寫文字及金額,一般應占全格的二分之一。摘要欄文字一格寫不完可在下一格接寫,但其金額應填于末一行文字的金額欄內。帳簿余額結清時,應在元位以“-○-”表示結平。
第三十四條 帳簿上一切記載,不得涂改、挖補、刀刮、皮擦和用藥水銷蝕。
第三十五條 錯帳沖正。帳務處理要嚴肅認真,正確無誤。一旦發生差錯,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改正和沖正。
一、 當日發生的差錯
(一) 日期、金額寫錯時,應以一道紅線把全行數字劃銷,將正確數字寫在劃銷錯誤數字的上邊,并由記帳員在紅線左端蓋章證明。如錯劃紅線,可在紅線兩端用紅墨水劃“×”銷去,并由記帳員在右瑞蓋章證明。文字寫錯,只須將錯字用一道紅線劃銷,將正確的文字寫在劃銷文字的上邊。
已經記帳的傳票發現科目或帳戶有誤,應由制票人改正傳票和帳頁,并加蓋名章。
(二) 帳頁記載錯誤無法更正時,不得撕毀,須經會記主管人員同意,另換帳頁記載。注銷的帳頁,妥善保管,附原帳簿后裝訂。
二、 次日或以后發現的差錯
(一) 記帳串戶,應填制同方向紅、藍字沖正傳票辦理沖正。紅字傳票記入原錯誤的帳戶,在摘要欄注明“沖銷×年×月×日錯帳”字樣;藍字傳票記入正確的帳戶,在摘要欄注明“補記沖正×年×月×日帳”字樣。
(二) 傳票的金額、科目或帳戶填錯,帳簿隨之記錯,應填制收、付方紅字傳票,將錯帳全數沖銷,再按正確的金額、科目、帳戶重新填制收、付方藍字傳票補記入帳,并在摘要欄注明情況。同時在原錯誤傳票上批注“已于×年×月×日沖正”字樣。
(三) 本年度發現上年度錯帳時,應填制藍字反方向傳票沖正,不更改決算報表。
(四) 凡更正錯帳影響利息計算時,應計算應加、應減積數。
三、 錯帳沖正傳票,必須經會計主管人員審查蓋章后,才能辦理沖帳,并將有關沖正情況進行登記,以便考核。
第六節 利息計算
第三十六條 利息是銀行財務收支的重要內容,它關系到客戶和銀行的經濟利益,因此,計算時應根據統一規定的利率、結息日期和計算方法,做到事先認真復核,事后加強檢查,以保證利息計算正確。
第三十七條 利率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對利率的換算和利息的計算方法,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 利率的換算:
年利率÷12(月)=月利率
月利率÷30(天)=日利率
年利率÷360(天)=日利率
二、 利息計算方法,按業務處理手續規定分為:
(一) 定期計息。存、貸款用余額表或分戶帳以積數計算利息的帳戶,計算天數時,“算頭不算尾”。如在結息日計息時,應包括結息日(即每季末月12日或12月20日)。其計算公式是:
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利息
對聯行往來上存、借用資金利息的計息期,按有關規定辦理。
(二) 逐筆計息。存、貸款滿年的按年計算,滿月的按月計算。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可全部化成天數計算(整年的每年按360天計算,整月的每月按30天計算,不滿整年或整月的零頭天數,按實際天數計算),其計算公式是:
全是整年或月的,本金×時期(年或月數)×年或月利率=利息
全部化成天數的,本金×時期(天數)×日利率=利息
三、 凡規定利率調整后,需要分段計息的,必須按每段的時期和利率,分別計算,然后加總。
四、 聯行之間帳戶轉移,原開戶行應結清利息,新開戶行從開戶日起計息。
五、 下貸上轉和錯帳沖正涉及到計息的,應根據其發生額、天數算出應加、應減積數,過入余額表(或帳頁積數欄)于計息日一并計算。如屬責任事故,應查明原因。
六、 儲蓄存款的利息計算,按照儲蓄業務核算手續規定辦理。
第七節 會計報表和年度決算
第三十八條 會計報表是銀行各項業務活動和財務收支情況的綜合反映,是考核貫徹方針政策、執行計劃、檢查業務和財務工作的重要依據。
一 會計報表的種類
(一) 日計表。填列各科目當日發生額和余額。
(二) 月計表。填列各科目上月末余額、當月發生額和本月末余額。
(三) 決算表。年終決算后編制:
??1.?業務狀況報告表。(包括:各種貨幣匯總業務狀況報告表、人民幣業務狀況報告表和外幣業務狀況報告表)填列上年末余額。本年累計發生額和本年末余額。??2.?損益明細表。填列各損益科目分戶帳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