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各專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各全國性金融公司:
現將《反假人民幣獎勵辦法》(試行)(見附件一)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并將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及時告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司)。
附件一:反假人民幣獎勵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加強反假貨幣工作,有力打擊制販假貨幣的犯罪活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公安、檢察院、法院、海關、工商、國家安全部門破獲、辦理假幣案、識別堵截假幣的單位和個人以及提供情況、線索的舉報人員。
第三條 本辦法規定的獎勵標準均指一次性查獲假幣金額的數量。
第四條 對辦案單位和辦案人員的獎勵標準參照查獲假幣的數量制定,其標準如下:
(一)查獲1000萬元以上,最高獎勵金額為6萬元;
(二)查獲100萬元至1000萬元,最高獎勵金額為5萬元;
(三)查獲50萬元至100萬元,最高獎勵金額為4萬元;
(四)查獲10萬元至50萬元,最高獎勵金額為1萬元;
(五)查獲5萬元至10萬元,最高獎勵金額為5000元;
(六)查獲1萬元至5萬元,最高獎勵金額為1000元;
(七)查獲1萬元以下,按查獲假幣金額的5%——10%獎勵。
對破獲或查繳新版假人民幣的單位和個人,獎勵標準可適當提高,但最高不得超過獎勵標準的15%。
對查封印制假幣窩點,查獲成品和半成品假人民幣的案件,可參照前款標準獎勵。
第五條 對偵破假人民幣案件提供情況和線索的有功人員(不包括公、檢、法等部門的執法人員)的獎勵標準:
(一)舉報并查獲1000萬元以上,最高獎勵為5萬元;
(二)舉報并查獲500萬元至1000萬元,最高獎勵為4萬元;
(三)舉報并查獲100萬元至500萬元,最高獎勵為3萬元;
(四)舉報并查獲10萬元至100萬元,最高獎勵為1萬元;
(五)舉報并查獲10萬元以下,按面額的5%獎勵。
第六條 銀行(包括非銀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柜面發現假人民幣的,由各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比照上述獎勵標準,結合對工作人員的年終綜合考評,通過搞活內部工資分配給予適當獎勵。
查獲、舉報假外幣的獎勵應折合為人民幣,比照人民幣獎勵標準辦理。
第七條 收繳假幣要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假幣實物管理的通知》(銀發〔1993〕384號)執行。
各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公、檢、法等部門收繳假幣后要及時與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取得聯系,報告情況并如數移交假幣實物。
第八條 各金融機構柜面工作人員發現假幣后私自截留或重新投放出去的,一經發現,情節嚴重者,要嚴格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偽造國家貨幣、販運偽造的國家貨幣、走私偽造的貨幣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法發〔1994〕20號)等有關的法律法規懲處;情節較輕者,予以通報批評;已發放獎金的,除如數追回外,還要按面額處以50%罰款。
第九條 獎勵應遵循一案一報一獎勵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兩起或多起案件查獲的假幣數量合并上報或將一起案件所查獲的假幣數量分次上報。一經發現,情節嚴重者,交由司法機關處理;情節較輕者,通報批評;已領取獎金者,要如數追回。
第十條 對辦案單位和辦案人員、舉報人員的獎勵,一律在司法機關對案件做出最終裁決并將假幣實物交存人民銀行后執行。
第十一條 獎勵費用審批程序如下:
(一)由法院在結案后填寫“反假人民幣獎勵審批表”(見附表);
(二)由人民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主管反假貨幣工作的部門會同負責財務管理工作的部門進行審核;
(三)報經各分行主管行長審批。
第十二條 獎勵費用必須建立健全帳務管理,嚴格審計制度。對假幣實物的管理要登記建帳,實行帳實分開、雙人負責制度。
第十三條 獎勵費用由人民銀行各分行在“業務支出”科目“貨幣發行費”帳戶中設立“反假獎勵”專戶列支,并在年終決算中專項說明。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負責解釋。本辦法自頒發之日起執行。
附件二:反假人民幣獎勵審批表
填報單位(章): 年 月 日
-------------------------
| | |
|獎勵單位: |獎勵金額 |
| | |
|-----------------| |
| | |
|被獎勵單位(及人員): | |
| | |
| | |
|-----------------------|
| | |
|案| |
| | |
| | |
|發| |
| | |
| | |
|簡| |
| | |
| | |
|況| |
| | |
|-----------------------|
| | | | |
|填報單位 |發行部門 |會計部門 |主管行長 |
| | | | |
|意 見 |審核意見 |審核意見 | |
| | | | |
| | | | |
| | | | |
-------------------------
審核: 填表:
注:1、此表按獎勵辦法有關條款填寫;
2、案情可另附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江鋒律師,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士學位,現為石家莊市律師協會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律師。 李江鋒律師2008年在校期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009年大學畢業以后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實習,同年到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工作至今。李律師自執業以來,辦理了大量的民事及刑事案件以及一些有社會影響的案件,如無極6.16環境污染案等。同時,李律師還擔任了河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法律顧問。李江鋒律師愿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專業的法律知識,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1980-09-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正]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