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深圳市地方稅務局,揚州稅務進修學院:
2000年度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業已完成。2000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是在首次實施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新的申報表(以下簡稱新報表)、推行電子申報和新的匯算清繳軟件的基礎上進行的。
各地稅務機關在面對新報表、新軟件、新人員的情況下,按照總局今年對匯算清繳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狠抓落實。從各地的情況看,絕大部分地區按規定時間完成了本地區的匯算清繳工作,并及時進行總結,上報工作總結報告、報表和數據軟盤。現將2 000年度企業匯算清繳工作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行企業電子申報,保證申報數據的準確有效
與往年相比,新的申報表內容多,難度大,需要企業填報的信息數據多。為了減輕企業年度申報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各地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推廣申報軟件,對申報軟件的安裝、使用、數據的保存、備份、輸出及各附表的填寫進行演示和解釋,使得有條件的企業絕大部分都采用了電子申報。對不具備軟盤申報的企業,也運用多種具體有效方式,努力實現電子化申報,如云南省通過會計師事務所代理申報并代錄入數據或由稅務局外聘錄入人員進行補錄,對部分規模小、沒有計算機的企業,基層稅務局甚至提供計算機給企業完成申報,保證了匯算清繳工作按時、順利完成。200 0年度企業申報全部實現電子化的有遼寧、山西、江蘇、福建4個國稅局和廣東省地稅局,電子申報率超過50%約分別有湖南、青島、貴州、內蒙古、大連、重慶、云南、寧夏、天津、廣東、吉林、四川、江西、河南和浙江15個省市的國稅局。
二、宣傳和輔導培訓的力度和規模較往年加大,進一步優化了納稅服務
為確保新報表填報和匯算軟件運行正確有效,各地根據溫州會議精神和總局隨后下發的《新報表填報指南》,一方面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及征收大廳的電子屏幕、公示板宣傳匯算清繳的新變化和新要求,并在征收大廳設立單獨窗口負責解釋納稅人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大培訓力度,采用宣講會形式以梯次方式對稅務人員和企業財務人員進行培訓,重點講解新報表的填報和新匯繳軟件的操作使用,并印制匯算清繳小冊子發給納稅人,以各種有效方式向納稅人說明新申報表各項內容的變化情況、填報方法以及應注意事項,減少差錯,指導納稅人做好年度申報工作。從各地情況看,大多數省市通過層層培訓,責任到人的方式,對相關基層稅務人員和企業辦稅人員進行了培訓和輔導。其中,培訓面達到100%的有山西、河南、湖北、重慶、吉林、寧夏、北京和江蘇等8個省市。從各地的匯繳情況看,凡是宣傳培訓輔導工作搞得好的地區,企業報送的申報表質量普遍高,整個匯算清繳工作質量也比較好。
三、與審核評稅有機結合,匯算清繳工作質量進一步提高
今年匯算清繳中,各地普遍將審核評稅與匯算清繳有機結合,進一步加大審核評稅力度。在初審評稅中,重點對納稅人申報資料是否齊全、報表各項目是否完整正確;主表與附表邏輯關系是否正確進行了審核,對申報資料不全或錯報的,通知其限期改正或重報。在初審評稅基礎上,各地利用新軟件提供的平臺,又對重點稅源管理企業、敏感行業、長期虧損企業或微利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的企業、由免稅或減半稅期進入減半或全額征稅期的企業等有所側重進行了深層次的審核,取得了明顯成效。
江蘇省在對全省11043戶參加匯算清繳的企業進行全部初審評稅基礎上,對9611戶企業進行了復審,其中,約談1994戶,調整2355戶,調增應納稅所得額73686萬元,補繳企業所得稅5447萬元,調減虧損64422萬元,在審核評稅過程中發現有偷稅和避稅疑點的企業472戶,已移送稽查和反避稅部門處理,對納稅人實施了從匯算清繳到審核評稅再到審計、反避稅的全方位的稅收管理。
河南省通過審核評稅,共對330戶企業進行了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3 74萬元,補繳企業所得稅1333萬元,調減虧損4106萬元,間接影響虧損企業所得稅774萬元。通過案頭審核評稅選定審計案源41戶,確定出口企業關聯交易關系20件,為進一步實施稅務審計和反避稅調查打下了基礎。
通過審核評稅,全國共對32811戶企業進行了調整,占匯算清繳總戶數的2 9.45%,調增應納稅所得額48.03億元,調增應納所得稅額6.66億元,調減虧損87.81億元,征收滯納金和罰款0.53億元,同時各地還選擇了一批有偷、避稅嫌疑的企業,移交稽查和反避稅部門作后續調查、審計。通過兩級審核評稅的實施,企業報送的年度匯算資料的規范性,數字邏輯性以及自行調整的自覺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提高了匯算的效率和質量。
四、建立涉外稅收企業資料數據庫,強化匯算清繳后續管理
不少地區利用新報表和申報軟件的有利條件,建立了電子數據信息庫,最大限度利用企業提供的涉稅信息,為計算機分析輔助審核評稅、審計和反避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前期資料和準備。如江蘇省建立了本省涉外企業所得稅數據庫,并通過審核評稅軟件的分析、綜合,首次向全省涉外稅收管理部門提供了全省99個行業共1485個財務指標的平均值,供各地審核評稅參考,解決了歷年來審核評稅缺乏參照指標的難題,深化了審核評稅工作,提高了審核評稅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五、具體匯算工作中,新老問題并存,仍需引起重視
2000年度匯算清繳工作雖然在總體水平和質量上比去年大大提高,但在具體匯算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個別地區未按規定時間上報匯算清繳資料數據,影響了全國的數據匯總工作;二是部分地區負責匯算清繳工作的人員責任心不強,主管領導把關不認真,上報總局數據錯誤較多,有些數據明顯不符合邏輯,影響了全國數據匯總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三是有的地區的主管稅務機關以未接到總局通知為由,不向企業出具統一格式的分支機構匯總或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證明;四是在企業多提折舊、交際應酬費超標、未經批準擅自列支財產、壞帳損失、原材料成本結轉不準確、多列利息支出、預提費用年終余額未作調整、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未按規定期限攤銷等等歷年老問題仍大量存在,加大了匯繳審核工作量和難度;五是部分地區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所得稅管理力度不夠,具體表現在重“兩稅”而輕企業所得稅管理,企業申報準確率較低,需要各地對企業所得稅日常管理加強重視程度和調整征管力量分配。
新報表的實施、電子申報的推廣和新匯算清繳軟件的應用,可以說是納稅申報和匯算清繳工作一次質的飛躍,具有重要意義。對企業來說,報表數量雖然增多,但表間邏輯關系緊密、項目清晰,特別是企業年度虧損縱向彌補、總分支機構間虧損橫向彌補、外國稅額扣除等復雜易錯的項目,運用電子申報軟件可以自動生成相關數據,其實際是大大減輕了企業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就稅務機關來說,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采集企業的財務數據和有關信息,避免了工作中信息量不足造成的管理被動局面;其次,通過匯繳軟件各級稅務機關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戶企業詳細資料及稅務機關內部的匯總審核情況,使上級稅務機關能夠了解所有企業的經營及納稅情況并監督下級稅務機關的征管和執法情況,促進征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新報表及其軟件的開發和應用,為需要大量信息作依托的審核評稅、審計、反避稅和協定執行等一系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年的匯算工作的實踐證明,新的申報表及其企業申報和匯算軟件,是完全適應涉外稅收工作實際的,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今年是對各地匯算清繳工作進行考核評比的第四年。經對各地上報資料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匯繳工作質量和推廣電子申報業績等方面綜合評定,現對2000年度涉外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成績突出的河南、吉林、江蘇、內蒙古、山東、湖北、山西、浙江、天津、寧夏、黑龍江、貴州、云南、重慶、遼寧和青島16個地區予以通報表揚。
各地應對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進一步總結、完善,并對存在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在2001年度匯算清繳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不斷提高本地區的匯算清繳質量和水平。生產中心,從開始獲利年度起,給予“五免五減半”的稅收優惠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