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我國政府和泰王國政府關于修訂中泰避免雙重征稅協(xié)定的換函,已分別于200 0年5月25日和2000年3月6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和泰王國政府財政部長特琳。尼曼哈民達代表各自政府簽署。根秀該換函規(guī)定,該換函自2000年5月25日起生效執(zhí)行,現(xiàn)將換函印發(fā)給你們,請依照執(zhí)行。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泰王國政府關于修訂中泰避免雙重征稅協(xié)定的換函
泰王國財政部長特琳·尼曼哈民達閣下:
我榮幸地收到閣下2000年3月6日函,內容如下:
“根據(jù)1986年10月27日在曼谷簽訂的泰王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xié)定(以下簡稱協(xié)定)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兩國代表團于2000年1月24——28日在曼谷會晤,討論中國方面提出的修訂協(xié)定第二條第三款、第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一條第三款和泰國方面提出的修訂協(xié)定第十一條第三款的建議,在此,我榮幸地提及對協(xié)定的修改建議如下:
1.取消第二條第三款第(二)項,由下列條款代替:
“(二)在中國方面:
1) 個人所得稅
2)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
3)地方所得稅;
(以下簡稱“中國稅收” )“
2.取消第三條第一款第(十)項,由下列條款代替:
“(十)”主管當局“一語在泰國方面是指財政部長或其授權的代表;在中國方面是指國家稅務總局或其授權的代表。”
3.取消第十一條第三款第(一)和第(二)項,由下列條款代替:
“(一)在泰國方面,是指泰王國政府,并包括:
1)泰國銀行;
2)泰國進出口銀行;
3)政府儲蓄銀行;
4)政府住房銀行;
5)地方當局;以及
6)其資金完全為泰王國政府或地方當局所有,并為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所隨時同意的金融機構。
(二)在中國方面,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并包括:
1)中國人民銀行以及在中央銀行一般授權的范圍內進行活動的中國銀行:
2)國家開發(fā)銀行
3)中國進出口銀行;
4)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
5)地方當局;以及
6)其資金完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地方當局所有,并為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所隨時同意的機構。“
我榮幸地建議本函及閣下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確認上述建議的復函將構成協(xié)定的組成部分,并自閣下復函之日起生效。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我榮幸地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確認上述建議,同意閣下的來函和本復函構成兩國政府間的協(xié)議,該協(xié)議自本函發(fā)出之日起生效。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二000年五月二十五日于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閣下:
根據(jù)1986年10月27日在曼谷簽訂的泰王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xié)定(以下簡稱協(xié)定)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兩國代表團于2000年1月24-28日在曼谷會晤,討論中國方面提出的修訂協(xié)定第二條第三款、第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一條第三款和泰國方面提出的修訂協(xié)定第十一條第三款的建議,在此,我榮幸地提及對協(xié)定的修改建議如下:
1.取消第二條第三款第(二)項,由下列條款代替:
“(二)在中國方面:
1)個人所得稅;
2)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
3)地方所得稅;
(以下簡稱“中國稅收”)“
2.取消第三條第一款第(十)項,由下列條款代替:
“(十)”主管當局“一語在泰國方面是指財政部長或其授權的代表;在中國方面是指國家稅務總局或其授權的代表。”
3.取消第十一條第三款第(一)和第(二)項,由下列條款代替:
“(一)在泰國方面,是指泰王國政府,并包括:
1)泰國銀行;
2)泰國進出口銀行;
3)政府儲蓄銀行;
4)政府住房銀行;
5)地方當局;以及
6)其資金完全為泰王國政府或地方當局所有,并為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所隨時同意的金融機構。
(二)在中國方面,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并包括:
1)中國人民銀行以及在中央銀行一般授權的范圍內進行活動的中國銀行;
2)國家開發(fā)銀行;
3)中國進出口銀行;
4)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
5)地方當局;以及
6)其資金完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地方當局所有,并為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所隨時同意的機構。“
我榮幸地建議本函及閣下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確認上述建議的復函將構成協(xié)定的組成部分,并自閣下復函之日起生效。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泰國財政部長特琳·尼曼哈民達
二OOO年三月六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
2012-12-28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制度(試行)
2000-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已修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guī)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xié)定》的決定
1998-12-29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醫(yī)療器械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物業(yè)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fā)區(qū)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復函
2014-02-1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yè)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取得內地法律職業(yè)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yè)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qū)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