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1987年1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號公布施行)
引文
第一章 會議的召開
第二章 議案的提出和審議
第三章 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
第四章 質詢
第五章 發言和表決
引文
第一條 根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實踐經驗,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議案、決定問題,應當充分發揚民主,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第一章 會議的召開
第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一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可以臨時召集會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由委員長召集并主持。委員長可以委托副委員長主持會議。
第四條 常務委員會會議必須有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出席,才能舉行。
第五條 委員長會議擬訂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草案,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決定。
第六條 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應當在會議舉行七日以前,將開會日期、建議會議討論的主要事項,通知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臨時召集的會議,可以臨時通知。
第七條 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的時候,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負責人列席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委員、顧問,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第八條 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的時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或者副主任一人列席會議;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會議。
第九條 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的時候,召開全體會議,并召開分組會議和聯組會議。
第十條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對議案或者有關的工作報告進行審議的時候,應當通知有關部門派人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常務委員會聯組會議對議案或者有關的工作報告進行審議的時候,應當通知有關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第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的時候,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除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請假的以外,應當出席會議。
第二章 議案的提出和審議
第十二條 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不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第十三條 委員長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委托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委員會、辦公廳代常務委員會擬訂議案草案,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作說明。
第十四條 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議案,提議案的機關、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部門應當提供有關的資料。
對任命案,提請任命的機關應當介紹被任命人員的基本情況;必要的時候,有關負責人應當到會回答詢問。
第十五條 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聽取關于議案的說明。
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聽取議案說明后,由分組會議進行審議,并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
第十六條 列入會議議程的法律草案,常務委員會聽取說明并初步審議后,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和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由法律委員會向下次或者以后的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并將其他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的議案和修改法律的議案,法律委員會審議后,可以向本次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也可以向下次或者以后的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
第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聯組會議可以聽取和審議專門委員會對議案審議意見的匯報,對會議議題進行討論。
第十八條 提議案的機關的負責人可以在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聯組會議上對議案作補充說明。
第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議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經委員長會議同意,對該議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二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議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委員長或者委員長會議提出,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同意,可以暫不付表決,交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提出審議報告。
第二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并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第三章 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
第二十二條 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聽取國務院及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第二十三條 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聽取工作報告后,可以由分組會議和聯組會議進行審議。
委員長會議可以決定將工作報告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意見。
第二十四條 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對工作報告作出決議。
第四章 質詢
第二十五條 在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對國務院及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質詢案。
第二十六條 質詢案必須寫明質詢對象、質詢的問題和內容。
第二十七條 質詢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交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或者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第二十八條 質詢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由受質詢機關的負責人在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或者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會議上口頭答復,或者由受質詢機關書面答復。在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答復的,專門委員會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或者委員長會議提出報告。
質詢案以書面答復的,應當由被質詢機關負責人簽署,并印發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
專門委員會審議質詢案的時候,提質詢案的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可以出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五章 發言和表決
第二十九條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和列席會議的人員在全體會議上的發言,不超過十分鐘;在聯組會議上,第一次發言不超過十五分鐘,第二次對同一問題的發言不超過十分鐘。事先提出要求,經會議主持人同意的,可以延長發言時間。
第三十條 表決議案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表決結果由會議主持人當場宣布。
第三十一條 交付表決的議案,有修正案的,先表決修正案。
第三十二條 任免案逐人表決,根據情況也可以合并表決。
第三十三條 常務委員會表決議案,采用無記名方式、舉手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三十四條 本規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
2009-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切實抓好工作落實的意見
2008-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邊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
2008-10-15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2007-12-1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7-1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7-08-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依法懲處非法集資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