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決定: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
附件:幾個公約的有關條款
一、《關于防止和懲處侵害應受國際保護人員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約》
第三條第二款:
“每一締約國應同樣采取必要措施,于嫌疑犯在本國領土內,而本國不依第八條規定將該犯引渡至本條第一款所指明的國家時,對這些罪行確定其管轄權。”
第七條:
“締約國于嫌疑犯在其領土內時,如不予以引渡,則應毫無例外,并不得不當稽延,將案件交付主管當局,以便依照本國法律規定的程序提起刑事訴訟。”
二、《海牙公約》
第四條第二款:
“當被指稱的罪犯在締約國領土內,而該國未按第八條的規定將此人引渡給本條第一款所指的任一國家時,該締約國應同樣采取必要措施,對這種罪行實施管轄權。”
第七條:
“在其境內發現被指稱的罪犯的締約國,如不將此人引渡,則不論罪行是否在其境內發生,應無例外地將此案件提交其主管當局以便起訴。該當局按照本國法律以對待任何嚴重性質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樣方式作出決定。”
三、《蒙特利爾公約》
第五條第二款:
“當被指稱的罪犯在締約國領土內,而該國未按第八條的規定將此人引渡給本條第一款所指的任一國家時,該締約國應同樣采取必要措施,對第一條第一款(甲)、(乙)和(丙)項所指的罪行,以及對第一條第二款所列與這些款項有關的罪行實施管轄權。”
第七條與《海牙公約》第七條相同。
四、《核材料實體保護公約》
第八條第二款:
“每一締約國應同樣采取必要措施,以便在被控犯人在該國領土內未按第十一條規定將其引渡給第一款所述任何國家時,對這些罪行確立其管轄權。”
五、《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
第五條第二款:
“每一締約國于嫌疑犯在本國領土內,而不將該嫌疑犯引渡至本條第一款所指國家時,也應采取必要措施,對第一條所稱的罪行確立其管轄權。”
第八條第一款:
“領土內發現嫌疑犯的締約國,如不將該人引渡,應毫無例外地而且不論罪行是否在其領土內發生,通過該國法律規定的程序,將案件送交該國主管機關,以便提起公訴。此等機關應按該國法律處理任何普通嚴重罪行案件的方式作出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201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決定
2011-04-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廢止部分法律的決定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及其兩個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