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職責和任務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五章 經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的工作,保證國家計量技術法規的編制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有關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技術委員會”是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建立,在本專業領域內負責制定、修訂和宣貫國家計量技術法規,以及開展其他有關計量工作的技術工作組織。
第三條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對技術委員會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章 職責和任務
第四條 技術委員會根據國家計量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積極采用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國際建議”、“國際文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專業領域內制定、修訂和宣貫國家計量技術法規的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建議。
第五條 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的計劃,在本專業領域內組織開展制定、修訂和宣貫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工作,并按時完成任務。
第六條 負責組織審定本專業國家計量技術法律,提出結論意見,對審定通過的計量技術法規技術內容及編寫質量負責,并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批。
第七條 定期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專業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實施情況的報告和計量技術法規成果獎勵項目的建議。
第八條 積極參與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有關“國際建議”的制定工作,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第九條 受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委托,承擔本專業領域內部和地方計量技術法規的制定、修訂和宣貫,以及技術咨詢等服務工作。
第十條 承辦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委托的與計量技術有關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十一條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工作和專業技術的需要,設置若干個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
第十二條 技術委員會由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企業的計量技術專家和計量管理專家組成。
第十三條 技術委員會一般設置11~17名委員,其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1~2名,秘書長1名,必要時可設副秘書長1~2名。
第十四條 技術委員會下設秘書處。秘書處在正副主任委員的領導下負責處理技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十五條 正副主任委員、正副秘書長和委員應由在職工作人員擔任。需要時可聘請本專業在學術上有較高威望的專家、學者1~2名擔任技術委員會的顧問。
第十六條 技術委員會委員應由本專業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較豐富實踐經驗,熟悉和熱心計量工作,能積極參加技術委員會工作,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擔任。其中行政管理機構的科技管理人員不超過2名。
第十七條 技術委員會委員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后聘任,頒發聘書。每屆技術委員會委員任期四年。委員可以連聘連任。
第十八條 對因工作變動不宜繼續擔任委員或不履行職責的委員,技術委員會可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意見,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解聘或者另行聘任。
第十九條 技術委員會委員在技術委員會內有表決權,有權獲得技術委員的資料和文件。
顧問在技術委員會內有權提出建議和意見,有權獲得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但無表決權。
第二十條 技術委員會應當積極參加技術委員會的活動,其所在單位應當積極支持委員參加技術委員會的工作。
第二十一條 秘書處所在單位應為秘書處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秘書處工作應當納入本單位的工作計劃。
第二十二條 技術委員會可設通訊單位成員。通訊單位成員由有關單位提出申請,技術委員會批準。通訊單位成員的代表可被邀請列席技術委員會會議,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但無表決權。通訊單位成員有權獲得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但需向技術委員會交納一定的費用。
第二十三條 專業范圍較寬的技術委員會,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可設立分技術委員會。
技術委員會負責協調和監督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二十四條 按照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申報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制定、修訂計劃的要求,提出制定、修訂國家計量技術法規計劃項目的具體建議。
第二十五條 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下達的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制、修訂計劃項目,組織和指導起草工作,督促檢查工作進度。
第二十六條 起草單位在調查研究、實驗驗證的基礎上,提出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征求意見稿,并分送技術委員會各委員、通訊單位成員以及有代表性的單位和個人證求意見。
第二十七條 起草單位對征集的意見進行綜合分析后,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修改,提出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報審稿和有關附件,報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第二十八條 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收到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報審稿(包括附件—),報正、副主任委員審查同意后,提交技術委員會審定。
第二十九條 計量技術法規的審定,應以會審為主函為輔,具體審定形式由技術委員會決定。必要時,可邀請特邀代表參加審定。
第三十條 秘書處應在審定會議或函審前一個月,將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報審稿(包括附件)提交給審定者。
第三十一條 技術委員會在審定計量技術法規時,應有該技術委員會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參加方為有效。
第三十二條 審定時原則上應取得一致同意,如需要投票(贊成、反對或棄權)表決,至少應獲得到會委員人數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為通過,并以書面材料記錄在案。
若有通訊單位成員、特邀代表參加會議,應將通訊單位成員、特邀代表的意見記錄在案。
第三十三條 對審定通過的國家計量技術法規,由起草單位根據審定意見整理后,形成報批稿,并將報批稿和規定的有關上報材料報技術委員秘書處。
第三十四條 秘書處對報批稿及上報的材料復核、簽署意見,送主任委員審查簽字后,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發布實施。
第三十五條 技術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年會,總結上年度工作,制定下年度計劃,檢查經費使用情況,并由秘書處提出書面材料報送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第五章 經費
第三十六條 技術委員會的經費,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籌集和開支。
第三十七條 技術委員會的經費由以下幾個方面提供:
1.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秘書處所在單位提供的計量技術法規制定、修訂補助經費和其他活動補助經費;
2.通迅單位成員交納的費用;
3.開展本專業計量技術咨詢、服務工作的收入;
4.有關方面的資助。
第三十八條 技術委員會的經費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為計量技術法規起草單位提供經費補助;
2.技術委員會會議費用;
3.向委員提供資料所需要費用;
4.國家計量技術法規審定費用;
5.與技術委員會工作有關的其他費用。
第三十九條 技術委員會應指派專人對技術委員會的經費按專款專用的原則進行管理。每年應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書面報告經費的使用情況。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每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均應冠以專業或物理量名稱。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代號分別冠以MTC,對外可用CSBTS/MTC***,分技術委員會用SC表示,對外可用CSBTS/MTC/SC.各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的順序號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編注。
第四十一條 各技術委員會可根據本章程,結合本專業具體情況,制定本專業技術委員會和秘書處工作細則。
第四十二條 本章程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章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于雙俠、郝銀飛等的任免)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2004年修訂)
2004-08-28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