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不規范的離婚協議常常侵犯夫妻一方或家庭其他成員的合法權益,導致相關當事人事后不認可離婚協議(條款),又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離婚協議(條款)無效。
一、協議離婚中存在的問題
1、一些離婚協議遺漏夫妻共同財產甚至違反法律規定處置分割家庭其他成員的共同財產,離婚后,夫妻一方或家庭其他成員起訴到法院,要求確認財產分割協議無效,主張重新依法分割或析產。
2、協議離婚時約定夫妻一方獨自承擔夫妻共同債務,離婚后,承擔債務的一方因反悔而訴至法院。
3、對離婚協議確定的子女撫養費的標準不認可,在協議離婚后很短時間內又起訴,要求增加撫養費。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探析
1、當事人法律意識淡漠,法律知識匱乏。夫妻雙方在協議離婚時根本不清楚哪些財產可以分割,導致遺漏夫妻共同財產或者隨意處分與他人共有的家庭共同財產。
2、一方以欺詐手段騙取另一方同意離婚。夫妻一方為達到離婚目的,故意將家庭共同財產列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或放棄所有權而欺騙對方,使對方在財產分割上產生得到補償的錯覺。
3、協議離婚時不慎重,考慮不周全。一些當事人為求盡快離婚,一時沖動,草率簽訂離婚協議,對協議內容缺少必要的斟酌。
4、《婚姻登記條例》對離婚條件的審查要求有所變化,導致婚姻登記機關離婚登記審查不嚴。正是對婚姻登記機關的工作時限、審查內容等工作要求的變化,婚姻登記機關重點審查離婚協議合意性、真實性,而無法過細地審查內容的合法性。
三、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
1、延長離婚申請的審批期。《婚姻登記條例》規定婚姻登記機關審查離婚申請材料后,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這相較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審批期顯得較短。同時,婚姻登記機關在很短的時間內也難以進行細致全面的審查。
2、適度改革協議離婚登記制度,變形式審查為主為形式審查與實質審查并重。現行的協議離婚制度屬登記制度,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的是形式審查,應改為對離婚條件進行適當實質審查。
3、建立法院與民政部門的工作溝通協作機制。法院及時向民政部門通報審理離婚案件發現的問題,法院與民政部門聯手開展對婚姻登記人員的法律培訓,提高其依法登記的意識和水平。也可以把婚姻登記工作人員納入人民陪審員隊伍,通過參加庭審更進一步了解情況。
4、婚姻登記人員強化對協議內容的審查。工作人員應當告知當事人如何依法分割財產,明確債務清償,撫育費的承擔應當合理、合法,并詳細審查離婚協議,彌補當事人因法律知識欠缺甚至因惡意離婚而導致協議內容缺漏、違法,糾正離婚協議的錯誤約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發了不切實際的消息算傳謠嗎?
2020-02-27申請企業名稱的結構?
2020-03-30著作財產權的種類
2020-03-31離婚后是否享有房屋產權?
2020-04-15工傷事故糾紛,究竟如何處理
2020-04-21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的依據有這些!
2020-04-22這是一篇內部人員測試用的文章,審核別通過啊
2020-04-22宅基地糾紛處理辦法看過來!
2020-04-27離婚中咋認定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30開發商擅賣房屋共用部分是否有效?
2020-04-29婚姻法如何規定子女撫養權?
2020-05-06起訴離婚財產分割有哪些根據?
2020-04-30招搖撞騙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30女性重婚罪懷孕怎么判刑?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4-30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和法律條件是什么?
2020-05-01最新房貸基準利率如何計算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需要如何確定?
2020-05-02遭遇家庭暴力如何起訴離婚?
2020-05-02對方不履行離婚損害賠償怎么處理?
2020-05-03女性離婚以后發現懷孕了怎么辦?
2020-05-03關于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3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終止探視權嗎?
2020-05-03離婚協議公證有什么法律效力?能反悔嗎?
2020-05-05前夫婚內欠債我有責任承擔嗎?
2020-05-05搶劫罪和搶奪罪主要區別有哪些
2020-05-05如何收養孩子?
2020-05-06未成年人簽訂的民事合同效力
2020-05-06民間借貸之訴狀如何書寫
2020-05-07勞動合同包括哪些內容?不簽要交違約金嗎?
2020-05-07商標申請具體流程是什么
2020-05-08構成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的要件
2020-05-10夫妻訴訟離婚審理階段流程應該怎么走?
2020-05-11拐賣婦女兒童罪,如何量刑
2020-05-11離婚時子女撫養權問題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2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怎么定?
2020-05-12征收土地需要哪些手續和手續費是多少?
2020-05-12合同的變更有哪些特征?
2020-05-13被拖欠工資怎么到勞動局進行投訴?
2020-05-13包工頭出現了拖欠工資應該找誰投訴?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