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全由司機承擔”勞動合同條款被判無效因過失給單位帶來損失按勞動者年收入的一定比例賠償 |
張某應聘進入南京某旅游公司做駕駛員時,曾與公司書面約定,如果因為自己的原因發生交通事故,損失全部由其承擔。后來,張某駕駛的客車發生交通事故,他存在過失。當初這個“約定”究竟有沒有效?50多萬元的賠償款中,張某究竟該承擔多少?近日,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該公司免責條款無效,張某賠償公司經濟損失5400元。 事故:駕駛員開公車撞上摩托車 2011年,張某進入南京某旅游公司當客車駕駛員,每月工資為1500元,他只負責接送公司員工上下班。半年后的一天上午,他接完所有的員工到單位后,返回停車場,行駛到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恒達路路口時,與騎摩托車的胡某相撞,造成胡某和其搭載的乘客王某死亡,客車和摩托車都有損壞。 經過現場勘查,交通部門發現張某駕駛的機動車制動不良,通過有信號燈的路口時,未按信號燈的指示通行,遇情況采取措施不及時;而胡某無證駕駛無牌摩托車載人上路。交通部門認定,雙方各負同等責任。 隨后,胡某和王某的繼承人向南京市棲霞區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旅游公司及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總共賠付54萬元。對于張某該賠償旅游公司的數額,法院認為,根據勞動部門規定,勞動者因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應該賠償的金額可以從勞動者本人工資中扣除,每月扣除的工資不能超過當月工資的20%。因為張某在事故中不屬于嚴重過失,酌情按月工資的10%共賠償旅游公司2250元。 爭議:公司免責約定是否有效 對于法院的判決,旅游公司非常難以接受,“給公司帶來這么大經濟損失,他賠2000多元就算了?”旅游公司拿出張某入職時與其簽訂的《駕駛員聘用合同》,其中有一條為,“如違反交通法規及張某原因造成的損失,由張某承擔,公司不予負責。即使公司被責令承擔責任,也有權全額向張某追償。” 張某卻覺得,公司用這個條款推卸責任,應為無效。 旅游公司認為,這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為有效。“勞動部門雖然有規定稱,扣除勞動者工資作為賠償不能超過20%,但雙方有約定的除外”。公司主張張某應該承擔10萬元的賠償,并于2012年6月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法院:根據收入和實際損失定責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賠償責任,但是,“約定”不能全部免除自己的責任。此案中,張某是旅游公司聘用的汽車駕駛員,這個崗位本來就有高風險的特性,這個“約定”很好地免除了公司的經營風險,卻將風險轉嫁給了勞動者。法院判定,有關損失全部由張某承擔的約定應為無效。 不過約定無效,并不代表張某完全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并且他的確因為自己的過失造成了公司的損失。而他的過失又與客車制動不良有關,也意味,公司對車輛維護管理不善,對事故的造成,個人與公司都有過錯。法官為張某和公司算了一筆賬,張某收入為1500元,一年就是1.8萬元。而公司一共賠償的34萬元中,公司所投的商業保險補其29萬元,公司實際損失只有5萬元。最終法庭兼顧張某的實際收入,判定其賠償公司的數額為其年收入的30%,總共5000多元。 ■法官說法■ 造成單位損失員工如何擔責 勞動者對于因自身過錯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是否需要進行賠償呢?近年來,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引發的勞動爭議越來越多。而爭議的焦點也都集中在勞動者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還是部分賠償責任?這是現實中頗具爭議又沒有法律明確界定的問題。 該案二審承辦法官認為,由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法律地位不同,用人單位既是企業財產的所有人、管理人,又是企業內部的管理者和監督者,所以一旦發生勞動者造成用人單位經濟損失的情況,用人單位就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受害人,又是勞動者的管理者。如果在此情況下讓勞動者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那么企業作為管理者就不再承擔任何責任。且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對價即勞動報酬與勞動者創造的勞動成果具有不對等性,企業作為勞動成果的享有者,更應承擔經營風險。同時,用人單位的每一項工作都由不同的勞動者來完成,如果嚴格要求勞動者根據其過錯承擔賠償責任,實質是將企業的經營風險全部轉移到勞動者身上,這對處于弱勢地位的勞動者來說,不盡合理。因此,對于在訂立合同以及經濟地位上都處于相對弱勢的勞動者而言,不應肆意擴大其承擔責任的范圍。 在勞動者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用人單位經濟損失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承擔全部或者部分責任。在確定勞動者承擔的賠償責任的大小時,還應當綜合考慮勞動者的工作崗位、職責、薪酬、過錯程度等因素,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 因此,在本案中,旅游公司與張某關于張某違反交通法規及其自身原因造成的損失由張某個人全部承擔、旅游公司不予負責的約定,全面免除了旅游公司的經營風險、轉嫁了作為雇主的法定責任,完全排除了用人單位的義務,加重了勞動者的賠償責任,該約定應為無效。 本案中,張某在通過有信號燈的路口時未按信號燈的指示通行,遇情況措施不及,在交通事故中負有同等責任,可見張某對于事故的發生有重大過錯,依照法律就要承擔部分責任;本案所涉張某駕駛的機動車制動不良,故旅游公司對機動車的管理也有疏忽,對此也應當承擔管理不善的責任。綜合考量張某的工資收入水平與旅游公司的直接損失數額,本案判決酌定由張某承擔其年收入30%的賠償責任即5400元是比較合理的。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不給女方探視權,女方能要求更改撫養權嗎?
2020-03-20轉賬支票銀行操作程序時間
2020-03-26哪些屬于土地使用權糾紛?
2020-03-30歸還失物索要報酬違法嗎?
2020-04-09勞動合同解除的種類
2020-04-10精神損失賠償的定義
2020-04-13行人闖紅燈被撞: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0-04-136歲小孩可以做民事訴訟原告嗎?
2020-04-15走私假幣罪如何處罰
2020-04-17如何構成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2020-04-20醫療糾紛當事人申請再鑒定程序的規定
2020-04-21土地承包年限有多久?
2020-04-27離婚中咋認定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30再婚夫妻的婚前財產是如何界定
2020-04-28最新支付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8公司債權債務糾紛如何解決?
2020-04-29離婚中子女撫養權變更的條件?
2020-04-29再婚老人離婚糾紛怎么解決?
2020-04-30女性重婚罪男女應該如何判刑?
2020-04-30離婚夫妻共同財產約定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4-30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手續?程序怎么走?
2020-05-01商品房過戶需要交多少稅?
2020-05-01個人債務如何進行處理
2020-05-01離婚時子女撫養權問題咋處理?
2020-05-03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要求探視權嗎?
2020-05-03律師接待離婚法律咨詢流程
2020-05-03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05-04侵權糾紛中地域管轄權如何進行確定
2020-05-04婚姻法不允許結婚的條件有哪些
2020-05-04違章建筑拆遷會有補償嗎?
2020-05-04協議離婚和調解離婚哪種方式好一些?
2020-05-05盜墓是犯罪行為
2020-05-05職工養老保險要繳納幾年
2020-05-06售房者隱瞞房屋已出售,買主如何維權
2020-05-07用人單位終止員工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2020-05-07離婚怎么樣防止被對方凈身出戶?
2020-05-08哪些情況下對方不到場也可以申請訴訟離婚?
2020-05-10離婚訴訟中過錯方少分財產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1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范圍是什么?如何計算?
2020-05-10一方婚內出軌離婚會不會影響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