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
上訴人(原審被告):陜西省耀縣水泥廠。住所地: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東郊。
法定代表人:蘭建文,該廠廠長。
委托代理人:曹建斌,該廠職工。
委托代理人:陳耀權,北京市天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南路2號。
法定代表人:宋志平,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黃敏,中建材資產管理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張明澎,北京友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陜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總公司。住所地:陜西省西安市西七路162號。
法定代表人:郭漢文,該公司總經理。
上訴人陜西省耀縣水泥廠(以下簡稱耀縣水泥廠)為與被上訴人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由中國新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更名而來,以下統一簡稱為集團公司〕、原審被告陜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總公司(以下簡稱建材總公司)債權轉出資糾紛一案,不服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04)陜民二初字第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吳慶寶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宮邦友、劉敏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書記員趙穗軍擔任記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1985年至1998年耀縣水泥廠為其擴建五號窯工程先后使用國家中央級“撥改貸”資金825萬元、“特種撥改貸”資金2500萬元、“基本建設經營性基金”1400萬元,該三項資金,耀縣水泥廠未予償還。
1996年12月,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計委)、財政部制定并下發了《關于中央級“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實施辦法》,耀縣水泥廠據此于1997年1月21日以陜耀泥政發(1997)006號《耀縣水泥廠關于將中央級“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請示》,向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以下簡稱國家建材局)財務與國有資產監督司申請將其使用的中央級“撥改貸”資金825萬元及“特種撥改貸”資金2500萬元本息轉為國家資本金。國家計委、財政部于當年以計投資(1997)2586號文件,將國家建材局中央級“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暫由國家建材局作為出資人。關于“特種撥改貸”資金轉為國家資本金的申請,因當時尚無政策依據,而未得到批復。1999年10月7日,國家計委、財政部根據中央有關企業脫鉤工作的精神以及集團公司《關于將部分國家建材局中央級“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授權集團公司經營管理的申請》和國家建材局《關于申請授權集團公司經營管理部分中央級“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函》,以計投資(1999)1999號文件批復同意集團公司作為部分建材企業中央級“撥改貸”資金(含耀縣水泥廠825萬元“撥改貸”資金及利息2322300.83元)轉國家資本金的出資人。
1998年5月,國家計委、財政部制定并下發了《關于中央級基本建設經營性基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實施辦法》。2000年4月21日,國家計委、財政部以計投資(2000)444號文件批復同意將25個企業使用的中央級基本建設經營性基金委托貸款轉為集團公司的國家資本金,由該公司代行出資人的職能,其中包括耀縣水泥廠所欠本金1400萬元,利息2817427.34元。
1999年12月,財政部制定并下發了《關于中央級“特種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實施辦法》。2000年1月14日,陜西省秦達水泥廠(以下簡稱秦達水泥廠)以陜秦水政發(2000)001號《秦達水泥廠關于將中央級“特種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請示》,向國家建材局企事業改革司申請將其前身耀縣水泥廠五號窯擴建處(以下簡稱五號窯擴建處)所貸中央級“特種撥改貸”資金2500萬元本息轉為國家資本金。同年4月3日財政部以財基字(2000)64號函,批復國家建材局、集團公司,同意將原國家建材局所屬18家企業的“特種撥改貸”資金本息轉為集團公司的國家資本金,由該公司代行出資人職能。該函附件集團公司中央級“特種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情況表中注明“秦達水泥廠(耀縣水泥廠)本金2500萬元,利息8265631.70元”。
另查明:本案所涉三項資金的借款,均用于耀縣水泥廠擴建工程—五號窯工程。五號窯工程于1993年底竣工,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五號窯分廠(非企業法人,以下簡稱五號窯分廠)。1998年6月1日,建材總公司以陜建材總資發(1998)116號《關于秦達水泥廠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及核實國家資本金的請示》向陜西省國有資產管理局(以下簡稱陜西省國資局)申請對投入到分立五號窯分廠而成立的秦達水泥廠的國有資產進行產權界定并核實國家資本金。陜西省國資局批復同意五號窯分廠實行分立,成立秦達水泥廠。2003年3月20日秦達水泥廠向其上級建材總公司提交了秦達政發(2003)002號《關于“撥改貸”、“特種撥改貸”、“經營性基金”轉增國家資本金的報告》,稱:該廠相繼轉增國家資本金6066萬元(即本案所涉三項資金),出資人為集團公司。建材總公司據此向陜西省財政廳申請將耀縣水泥廠建設五號窯生產線時使用的中央級“撥改貸”、中央級“特種撥改貸”、中央級“基本建設經營性基金”共計60651359.24元,其中本金47250000元,利息134013519.24元轉為秦達水泥廠的國家資本金,由集團公司代行出資人職能。陜西省財政廳以陜財辦企(2003)86號《關于秦達水泥廠中央級“撥改貸”、“特種撥改貸”、“經營性基金”轉為國家資本金的通知》批準了建材總公司的申請。
2004年4月21日,集團公司以耀縣水泥廠和建材總公司未按照國家計委和財政部計投資[1999]1999號、計投字[2000]444號和財基字[2000]64號有關同意集團公司作為本案所涉三筆款項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出資人的批復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手續為由,訴至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請求判決確認集團公司為耀縣水泥廠的出資人,出資額為60651359.24元;由耀縣水泥廠和建材總公司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并由耀縣水泥廠和集團公司承擔案件受理費。
原審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為集團公司是否應為耀縣水泥廠出資人的問題,其關鍵在于耀縣水泥廠是否為本案所涉三項資金借款的債務人問題。耀縣水泥廠與建材總公司雖然抗辯認為,三項資金的借款人為秦達水泥廠的前身五號窯擴建處,而非耀縣水泥廠,且所借三項資金亦用于建設五號窯分廠,五號窯擴建處、五號窯分廠與耀縣水泥廠各自獨立,故三項資金借款的債務人應為秦達水泥廠。但是集團公司提供的國家計委、財政部關于將三項資金轉為國家資本金,由集團公司代行出資人職能的文件附件則顯示本案所涉三項資金的債務人均為耀縣水泥廠。由于本案中以五號窯擴建處名義所借三項資金均用于耀縣水泥廠的擴建工程——五號窯工程,而五號窯擴建處與五號窯分廠并未進行工商登記,依法不享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二者僅為耀縣水泥廠的內設機構。顯而易見,三項資金系耀縣水泥廠借用。不僅如此,耀縣水泥廠申請將本案所涉三項資金轉為國家資本金的行為亦表明耀縣水泥廠已明確認可了其債務人的地位,故耀縣水泥廠應為本案所涉三項資金的債務人。兩被告辯稱耀縣水泥廠不是三項資金借款的債務人的理由,不能成立。
至于陜西省財政廳行文確認集團公司為秦達水泥廠出資人一節,由于本案所涉三項資金為中央級資金,屬中央財政債權,地方政府無權處置,且國家計委、財政部對此三項資金轉化為國家資本金,已下發文件,代表國家將對耀縣水泥廠的出資,授權集團公司代行出資人職能,故被告提供的陜西省財政廳的有關確認文件,不能作為確認集團公司是何企業出資人的依據。
綜上,集團公司依據國家計委、財政部有關文件請求確認其為耀縣水泥廠出資人的理由,事實依據充分,亦符合國家政策和法律,該院予以采信。集團公司主張的60651359.24元出資額,對方當事人并無異議,該院亦予以確認。建材總公司作為耀縣水泥廠的上級主管單位,理應與耀縣水泥廠一同在合理期限內為集團公司辦理耀縣水泥廠出資人的登記手續。該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判決:一、確認集團公司為耀縣水泥廠的出資人,出資額為60651359.24元;二、耀縣水泥廠與建材總公司應于該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辦理集團公司為耀縣水泥廠出資人的登記手續。案件受理費313266元,由耀縣水泥廠與建材總公司各半負擔。
耀縣水泥廠不服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上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本案涉訴的三筆資金借款人均是秦達水泥廠的前身五號窯擴建處。五號窯擴建處從立項到實際建設和投入運營,都完全獨立于耀縣水泥廠。在項目建成后成立的五號窯分廠是有獨立財產和實收資本,并依規定屬于自負盈虧、自主納稅,在資不抵債時可按破產法實行破產的事實上的獨立民事主體。國家建材局認可秦達水泥廠系五號窯分廠更名而來,三筆資金的債權人耀縣建行亦認可秦達水泥廠為債務人。國家建材局和財政部批準秦達水泥廠提出的轉增國家資本金的申請,且國家已將其中的2500萬元“特種撥改貸”資金直接確定為秦達水泥廠的國家資本金。所轉增的國家資本金亦被登記為秦達水泥廠持有的國有資產,秦達水泥廠應為三筆資金轉為國家資本金后的被出資人。原審判決錯誤確認五號窯擴建處和五號窯分廠系耀縣水泥廠的內設機構,并確認耀縣水泥廠為被出資人。尤其是其中2500萬元“特種撥改貸”資金是由秦達水泥廠申請國家將其轉為自己的國家資本金,國家亦已批準將其轉為秦達水泥廠的國家資本金。集團公司的請求以及案件的處理結果與秦達水泥廠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依法應當通知秦達水泥廠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一審法院未通知秦達水泥廠參加訴訟,致使秦達水泥廠依法登記的國家資本金通過人民法院的判決成了耀縣水泥廠的國家資本金,否定了財政部依據國家政策確定的被出資人,使秦達水泥廠的合法利益懸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違反法定程序,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集團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由集團公司負擔。
被上訴人集團公司答辯稱:一、本案所涉三筆款項的原始債務主體應為耀縣水泥廠。五號窯擴建處和五號窯分廠均不是獨立的法人,而是耀縣水泥廠的內設機構,耀縣水泥廠對其內設機構簽訂的借款合同不持異議,且也接受了合同對方當事人履行合同的行為,故合同的權利義務均應由耀縣水泥廠承擔。秦達水泥廠是一個全新的民事主體,與五號窯擴建處和五號窯分廠沒有任何法律上的關系,不存在秦達水泥廠和耀縣水泥廠與生俱來的“發展演變”關系,并不導致兩個法人主體之間產生權利義務的承繼關系。二、對于上述耀縣水泥廠債務轉國家資本金的事實,財政部和國家計委計投資[1999]1999號文件、財基字[2000]64號文件和計投資[2000]444號文件均做了明確的批復,耀縣水泥廠關于財政部和國家計委的上述三個文件對國有資產的處分錯誤,或者陜西省地方行政機關的決定可以對抗國家財政部和國家計委的決定,陜西省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可以處置中央級國有資產等的上訴理由均是錯誤的。我國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分級管理,中央級國有資產由中央管理,地方只能管理地方的國有資產。本案爭議的債權屬于中央級國有資產,財政部和國家計委的上述三個文件應為認定的有效證據,而陜西省財政廳陜財辦企[2003]86號文處分屬于中央的國有資產,顯屬越權行為,不應予以采信。三、雖然財基字[2000]64號文件顯示使用該項資金的項目名稱為“秦達水泥廠(耀縣水泥廠)”,但亦應認定耀縣水泥廠為該筆資金轉為國家資本金后的被出資人。耀縣水泥廠是三筆資金的實際使用人,三筆資金雖然名稱不同,但具有不可分割的屬性,根據財政部和國家計委的文件,三種資金轉為國家資本金的處理方式是一致的,亦不可分;2000年1月14日秦達水泥廠雖然以自己的名義向國家建材局申請將特種撥改貸資金轉為在秦達水泥廠的國家資本金,但財政部文件表述的卻是“秦達水泥廠(耀縣水泥廠)”,與秦達水泥廠的要求截然不同;耀縣水泥廠曾于1997年以自己的名義向國家申請將該筆資金轉為國家資本金,表明其認可自己是該筆資金的債務人;耀縣水泥廠的出資人建材總公司亦承認該三筆資金的使用人是耀縣水泥廠,而非秦達水泥廠。故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原審被告建材總公司在二審期間,向本院提交的書面說明載明,根據陜國企改辦發[2005]006號《關于省屬部分國有企業下劃銅川等四市一區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建材總公司已于11月4日與銅川市委、市政府就耀縣水泥廠的下劃工作辦理了移交手續,其已喪失了訴訟出庭資格,有關事宜請與銅川市國資委聯系。
本院經審理認為,本案集團公司起訴要求確認其為耀縣水泥廠的出資人,并由耀縣水泥廠和建材總公司辦理相應的登記手續,而非要求耀縣水泥廠償還本案所涉三筆債務,故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集團公司是否為耀縣水泥廠的出資人問題而不是債權債務糾紛,耀縣水泥廠是否為所涉三筆資金的債務主體非為本案審理的范疇。原審法院將耀縣水泥廠是否為本案所涉三筆資金借款的債務人問題作為案件審理的關鍵,并以確認耀縣水泥廠為該三筆借款的債務人為前提,認定集團公司為耀縣水泥廠的出資人不當。
本案三筆債務轉為國家對企業的出資,系分別根據國家計委和財政部關于中央級“撥改貸”資金、“特種撥改貸”資金和“基本建設經營性”基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的實施辦法,通過用款單位申請、國家計委和財政部批復的方式轉化的,并未體現代行國家資本金出資人職能的集團公司和被出資人耀縣水泥廠或秦達水泥廠的意志,不同于普通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權轉出資,性質上屬于政策性債權轉出資。故對于企業的債務是否可以轉為國家對其的出資、具體由誰代行國家資本金出資人職能,以及究竟轉為對哪個企業的出資等問題,均屬于國家有關行政主管機關行政權利行使的內容,而非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故對于本案三筆債務轉為國家資本金過程中存在的爭議,應當通過有關行政主管機關協調解決。如果對于有關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存在異議的,可以根據行政法的有關規定尋求救濟。由于本案集團公司提起的訴請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原審法院按照民事案件受理本案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糾正。本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四十條第一款第(三)項和第一百五十八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6條的規定,裁定如下:
一、撤銷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04)陜民二初字第7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的起訴。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313266元,均由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負擔。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 吳慶寶
代理審判員 宮邦友
代理審判員 劉敏
二00六年五月十五日
書記員 趙穗軍
來源:中國人大網兩高公報案例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左娜律師,系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律師。山東大學法學系本科畢業,法學學士。2012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青島市市南區檢察院實習工作,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見習工作,2014年9月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在實習工作中,將法學理論與法學實踐相結合,為執業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自2014年從事律師工作以來,本著對律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委托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地辦理經手的每一個案子,獲得了當事人的好評。
第三人代理履行和債務轉讓有什么區別?
2020-03-02離婚可以委托律師不親自出面嗎
2020-03-11申請企業名稱的結構?
2020-03-30路上莫名被人搶劫了錢包,對方會判多久?
2020-04-03一方不同意離婚怎么辦?
2020-04-07簽訂競業禁止協議不給補償會怎么樣
2020-04-10教你如何電話錄音!
2020-04-14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0-04-18房屋租賃合同約定違約金數額規定
2020-04-22繼父母應該對繼子女承擔哪些責任呢?
2020-04-262020夫妻共同債務如何承擔?
2020-04-27婚內出軌能索取精神損失費嗎?
2020-04-27五證不全的房子是否能夠網簽備案
2020-04-28發生醫療糾紛該怎么解決
2020-04-28夫妻個人債務和共同債務如何區分?
2020-05-06詳解串通投標罪
2020-04-29交通肇事誤工費如何賠償?
2020-04-29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辦?
2020-04-30離婚的再次登記要準備哪些證件
2020-04-30分居離婚要什么條件?如何起訴?
2020-05-01結婚后多久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子女撫養費可以要求減少嗎?
2020-05-02繼子女有沒有贍養老人的法律義務?
2020-05-03夫妻辦理離婚通常需要哪些手續?
2020-05-03酒駕撞死人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0-05-03征地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05-04四級醫療事故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4注意:持股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股東個人簽字擔保會連帶到全公司
2020-05-05拿到征地批復后該怎么處理
2020-05-06產假能有工資嗎?
2020-05-07離婚以后夫妻共同財產可不可以通過起訴分割?
2020-05-08傷殘鑒定費用一般是多少錢
2020-05-08誰有土地征收執行權
2020-05-08離婚時對方轉移財產方法有哪些?對方轉移財產怎么辦?
2020-05-09企業負債和企業債務人個人債務沖突時清償方法
2020-05-09小編教你識別網絡貸款騙局
2020-05-09婚內出軌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什么影響?
2020-05-09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10對方出軌離婚能不能要求精神賠償?如何提起訴訟?
2020-05-10關于夫妻離婚共同財產分割都有哪些規定?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