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解讀《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

來源: 律霸網整理?寧司 · 2020-07-13 · 747人看過



依現行法律規定,公民之間可以相互借貸;企業(指依法設立的非金融企業,下周)之間不得相互借貸。那么,公民與企業之間是否可以相互借貸呢?對它們之間相互借貸行為的效力應如何認定?


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既包括公民作為出借人的借貸,又包括企業作為出借人的借貸,并不僅指公民為出借人的借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法民發[1991]21號)對此沒有直接規定,因而,在司法實踐中,對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屬民間借貸,應認定有效。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意見》第一條規定:“公民之間的借貸糾紛公司與法人之間的借貸糾紛以及公民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糾紛,應作為借貸案件受理。”該《意見》也未將公民與企業及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行為作除外規定,事實上承認了這種借貸的效力。有人認為應確認無效。理由是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之所以禁止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就是為了防止脫離宏觀控制和金融管理的資金體外循環,維護金融秩序,如允許企業與公民相互借貸,也容易導致同樣的不良社會后果。還有人根據出借方的不同判斷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的效力,即:凡公民借給企業資金,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意見》確認為民間借貸,也就是說,這種公民借款給企業的行為有效;而企業借款給公民個人是企業從事非法金融業務,因而應確認企業借貸給公民的行為無效,由于理解不同,對公民與企業借貸案件的實際處理也各不相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99年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明確了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的效力問題。


一、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


《批復》認定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是相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其他企業及其他組織或公民的借貸而言的。雖然中國人民銀行早就起草了有關民間借貸的行政法規草案,但到目前為止,只在最高人民法院法(民)發[1991]21號司法解釋中出現了民間借貸的概念,并只在該解釋第六條中出現一次。按該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對民間借貸可以理解為: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及公民與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這里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是指非金融性質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民間借貸主要發生在公民之間,也發生在公民與企業之間。民間借貸的最顯著特點是:公民始終是借貸關系的一方。公民作為民間借貸的出借人自無可爭議,但法人或其他組織可否作為民間借貸的出借人?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國有企業對國家授予它經營管理的財產依法享有經營管理權,這種管理權當然包括國有企業對其流動資金的處理權。也就是說,國有企業在一定條件下,將其流動資金出借給公民應是其經營自主權的體現;非國有企業對其財產包括流動資金享有完全的所有權,當然也就享有出借權。可以說,企業向公民出借款項,是其財產權的表現。綜觀法(民)發[1991]21號司法解釋的全文,該解釋并未將企業作為民間借貸出借方排除在外,也未將這種借貸規定為非法行為。因此,《批復》實際上是依據法(民)發[1991]21號司法解釋明確了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的性質。


二、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應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


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也是一種民事行為,判斷這種行為是否有效的依據是《民法通則》有關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依《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民事行為有效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是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是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三是民事行為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四是民事行為必須采取法律允許的形式。這四個條件中,最主要的是兩條,即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和行為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如果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是在外力的影響或強制下進行的,就不能反映行為人的真實意志,因而如果僅憑行為人外部的意思表示就確認其行為的效力,不僅有可能違背行為人的真實意志,同時也可能達不到行為人的預期法律后果,更難以維護行為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正常秩序。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中,行為人意思表示應當真實。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公民與企業,無論是作為出借方還是受借方,均是出于自己真實的意志,而沒有欺詐、脅迫或其他違反借貸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故此,《批復》首先強調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是否有效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哪些情況屬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形?現實中,公民或企業被迫作為借款人的情況極為罕見,而公民或企業被迫作為出借人特別是公民被迫作為出借人的情況卻大量存在。也就是說,公民或企業出借自己的金錢給他人,很多時候并非其真實意志的體現。例如,企業以“入門費”等形式要求新進職工借款或附條件向職工集資時,可以推定職工“借”錢給企業就是違背了職工的真實意思表示。判斷公民借款給企業是否符合其真實意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公民即借款人本身的經濟狀況;二是公民與企業是否有某種形式的隸屬關系;三是公民如不借款給企業是否給公民帶來某種不利的后果;四是公民借款人能否取得不低于銀行存款的經濟利益。判斷企業借款給公民是否為其經營目的而定。現實中,有不少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將企業的流動資金“借”給自己或其他相關人從事與企業經營無關的營利活動,盡管打著借貸的旗號,但卻違背了企業的真實意思表示,因而不是民間借貸,而是挪用公款的行為。


三、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企業向公民借款或者企業借款給公民,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吸收公眾存款和發放貸款必須區別開來,兩者不能混淆。盡管企業向公民借款或者企業借款給公民在表現形式上與金融機構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有相似之處,如都有一定的期限、借款人都要付利息等,但企業向公民借款只能向特定的、少數的人借款,而不能面向社會公眾;企業只能因某些特殊的事由而向公民臨時借款,不得是經營性行為;企業借款給公民,只能滿足某個或某些公民的臨時特殊需要,如本企業職工生病、購買住房等,企業不能以此牟利;企業借款給公民的數量只能是少量的,企業應當明了借款人的用途,借款人不得以借貸形式挪用企業的流動資金,借款人不得以此牟取非法利益。由于現代金融體制和經濟制度為企業融資、投資提供了多種途徑和渠道,企業向公民借款或者企業借款給公民只能是企業融資、投資的極為例外的情形,不應當成為一種主要的方式。


企業因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以及信譽等原因向公民借款的情形相對較為普遍。盡管企業向公民借款的情形各異,但其目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應付企業臨時急需。例如,企業在外地推銷其產品,因所帶資金不足而向某一公民借款。第二,向公民募集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資金即集資。所謂集資,是指企業為實現某種經濟目的,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向社會或公眾或者聚集體發行有價證券,或者利用融資租賃、聯營、合資、企業內部籌集資金等方式在資金市場上募集或者聚集所需資金的行為。我國有關的法律、法律對企業或個人、團體進行集資規定了嚴格的條件和程序。目前,根據國家規定,合法的集資活動有以下四類: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和《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發行股票,包括依照國家體改委《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內部職工持股管理規定》發行內部職工股;二是企業依照《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發行企業債券,包括依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發行短期融資券;三是金融機構依照《國務院關于加強股票債券管理的通知》和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發行金融債券;四是各有關單位依照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和有關部門的有關規定發行投資基金證券、信托受益債券等。除上述四種集資為合法集資外,其他的都是不合法集資即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指企業未經有權機關批準,違反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行為。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有權集資的企業,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集資;二是無權集資的企業進行非法集資。非法集資,不僅違反了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也違反了《商業銀行法》等法律的規定。按照《商業銀行法》第十一條和第七十九條的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企業非法向社會集資實際是吸收存款的行為。


與集資(借款)相對應的行為是出借款項(貸款),但一般而言,由于企業經營的需要,企業大量借款給公民的情況,在現實中較為少見。如前所述,企業有權自主處分其財產包括流動資金,但如果企業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出借款項,實際上是發放貸款的行為。按照《商業銀行法》的有關規定,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是一項金融業務,必須依法獲得批準,取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否則,不論企業以何種形式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都是違法行為即違法經營。


四、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的處理


依《批復》,可以認定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合法、有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九十條“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的規定,借款人不僅應當按期歸還借款本金,還應當支付相應的利息。如果當事人的利息高于同期同類貸款利息四倍的,則按法(民)發[1991]21號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處理。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1998]126號文件的規定,整頓金融“三亂”問題的原則是“誰主管,誰整頓;誰批準,誰負責;誰用錢,誰還債;誰擔保,誰負相應責任”。因此,對于未經依法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亂集資而引發的糾紛,特別是對其中因非法集資活動而引起的糾紛,一般應由有關部門處理。


(撰稿人:汪治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余陸遜

余陸遜

執業證號:

13302201610973657

浙江大紳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余陸遜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騙婚了能否拿回彩禮?

2020-02-20

溫州查獲10.65噸穿山甲鱗片

2020-02-24

取保候審能判緩刑嗎

2020-03-05

如何取得注冊商標專用權

2020-03-10

構成假離婚的條件

2020-03-16

地震后房子倒了,還要繼續還房貸嗎?

2020-03-31

惡意欠薪構成犯罪

2020-04-03

哪些情形屬于重大醫療事故

2020-04-15

借條超過2年就無效了嗎

2020-04-16

危險物品肇事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6

你了解取暖費收取標準嗎?

2020-04-18

租房還沒入住可以退租嗎

2020-04-23

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險能報銷哪些?

2020-04-27

夫妻個人債務如何確定范圍?

2020-04-29

2020證明夫妻關系破裂的證據有哪些?

2020-04-29

股權轉讓合同訴訟時效計算方式

2020-04-29

家裝合同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2020-04-29

孩子撫養權通常咋判?

2020-04-29

勞動法對員工曠工有哪些規定?

2020-04-30

招搖撞騙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30

女性重婚罪懷孕怎么判刑?

2020-04-30

證明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證據有哪些?

2020-04-30

離婚案件授權委托書怎么寫?

2020-05-01

變更撫養關系案件的依據是什么?

2020-05-02

異地離婚對于搶奪子女撫養權有沒有影響?

2020-05-04

離婚以后女方不能生育可以變更撫養權嗎?

2020-05-04

地下停車場物業費如何收取

2020-05-06

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怎么計算?

2020-05-07

哺乳期非法解除勞動關系需要怎么補償?

2020-05-07

不履行撫養義務是否能得到贍養?

2020-05-08

夫妻離婚女方如何更有利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08

如何書寫行政復議委托書

2020-05-08

醫療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05-08

離婚后夫妻共同財產不執行怎么處理?

2020-05-09

什么條件下可以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2020-05-09

夫妻離婚可不可以一起擁有孩子撫養權?

2020-05-10

法院訴訟離婚當事人舉證技巧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11

2020土地使用稅如何征收?征收方式是什么?

2020-05-12

買的婚房房產證該寫誰的名字

2020-05-12

入住新房后發現墻皮脫落怎么維權

2020-05-13
法律常識 地區找律師 專業找律師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临武县| 当涂县| 长武县| 赫章县| 黔东| 聂荣县| 宿松县| 华坪县| 赣榆县| 成武县| 三亚市| 昌吉市| 抚松县| 巴东县| 洛扎县| 柳江县| 潼南县| 会理县| 汨罗市| 绥化市| 攀枝花市| 高清| 石门县| 陕西省| 二连浩特市| 塔河县| 辛集市| 雷波县| 塔城市| 汨罗市| 新绛县| 噶尔县| 阳信县| 遂平县| 武川县| 竹北市| 紫阳县| 寻甸| 隆昌县|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