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6月29日國務院頒布和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將醫療事故分為三個等級,醫療事故及等級的確認權在衛生行政部門,如對醫療事故的確認有爭議的,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由有臨床經驗、有權威、作風正派的主治醫生、主管護師以上醫務人員和衛生行政管理干部若干人組成。在醫療事故的賠償方面,則不分賠償范圍,采用一次性補償的方法,具體的數額標準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都制定有實施細則。其中對一次性經濟補償的標準,最高等級一般為1000元至6000元,廣東省的最高標準為2萬元。現在回過頭來看國務院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和各省、市、自治區的實施細則,有關醫療事故的確認及賠償方面至少存在著這樣的一些問題:1.醫療事故確認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質疑,特別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從其構成的成員看,大多是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士,這些專業人士與醫療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甚至是利益上的聯系。衛生行政部門作為醫療機構的主管機關,與醫療單位亦有利益上的聯系。衛生行政部門的官員沒有專業知識卻出任鑒定委員會委員,其公正性和客觀性受到了懷疑。因此,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成員成分及組成形式上,從一開始就為當事人所不信任。當事人往往認為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可能會偏袒醫療結構。一旦鑒定結論不遂當事人的意愿,當事人就會以鑒定不公為由要求重新鑒定或交其他的機構鑒定。在司法實踐中,審判機關將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棄之不用而重新進行鑒定的事例也屢見不鮮。這在客觀上造成了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無權威性和公正性可言,出現一個醫療事故有多個結論不同的鑒定結果的情況。主管機關無論依哪一個鑒定結果處理,總會出現醫、患雙方中一方不服處理的局面,加劇醫、患雙方的矛盾,使得醫療事故處理難度增大。2.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工作程序模糊,透明度不高,鑒定委員會成員的權責不明。這往往也是當事人不信服鑒定結論的重要原因之一。程序的確定和公開,是保證鑒定結論的客觀性與公正性的一個重要條件。程序的不確定與不公開,使得隨意性增大,又讓人懷疑有暗箱操作的情況。國務院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恰恰在這方面缺乏明確的規范。同時也缺乏對鑒定委員會成員的權責的規范,如鑒定委員會成員在履行職責中有哪些權利,如何行使表決權,因履行職責上的疏忽應承擔何種責任等。3.醫療事故賠償范圍過窄,數額過低,《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和各省、市、自治區制定的實施細則,與民法通則等法律的規定相沖突,也與社會的客觀實際相脫節。按民法的規定,醫療單位及其醫務人員,因職業疏忽造成患者死亡、殘廢或功能障礙,則醫療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責任的范圍包括:致人死亡的,除應承擔醫療費、搶救費等費用外,還應承擔喪葬費、死亡者生前撫養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用及對死亡者家屬造成精神損害的賠償費用;致人殘廢或功能障礙的,除應承擔必要的醫療費、住院費、營養費等費用以外,還應承擔誤工工資、勞動收入減少的費用、安裝必要器件(如假肢、假眼)所需費用,因喪失勞動力的生活補助費用和被扶養人所需的生活費用及精神損害賠償費用等。而國務院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與各省、市、自治區制定的實施細則規定不考慮賠償的范圍,僅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補償的標準最高限制在1000元-6000元之間,最高的廣東省亦不超過2萬元。這顯然與民法的規定相抵觸,實際上是縮小了醫療機構應賠償的范圍與數額,將醫療機構本應賠償的數額轉嫁到了受害人及其家屬頭上,對受害人來說是不公平的。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費用及其他費用的開支也提高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以安裝和更換一個假肢為例,所需的費用達到了幾萬甚至幾十萬。各省、市、自治區制定的實施細則的標準已經與現實生活相脫節,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生活的需要。醫療事故的確認和賠償處理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對醫療事故性質確定的模糊及醫療事故處理的公法化等。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的立法體例及立法中的部門利益的因素。按我國的立法體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制定法律;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各部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也享有規章制定權。國務院及地方人民政府在制定行政法規及地方規章過程中,往往委托相關的行政主管部門牽頭起草草案。各行政部門在草案中往往較多地反映本部門的利益,擴大本部門的權限,縮小本部門應當承擔的責任。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及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在通過程序上相對比較簡便。這就容易出現其所制定的法規、規章與法律相抵觸及對相對人的利益保護不周的情況。醫療事故立法中出現的與法律相抵觸的問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類似醫療責任事故立法及處理中的問題,在其他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傷事故處理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針對醫療責任事故確認及賠償處理包括法律法規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其妥善解決的方法作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嚴格遵循法的等級效力,規范我國的立法程序,全面清理現行有關的法規及規章。無論是在立法活動還是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循法的等級效力。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及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與法律相抵觸。凡與法律抵觸者一律無效。《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中與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相抵觸的內容,應當宣布為無效。國務院各部委及地方人民政府在規章制定過程中應對規章是否違法進行審查,以盡可能避免通過的規章與法律、法規相抵觸。二、明確醫療事故的性質,將醫療事故置于私法的調整范圍。醫療事故是指醫療單位在診療護理過程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行為。醫療單位因職業疏忽造成病員死亡、殘廢或功能障礙,既可以看成是醫療單位違反醫療服務合同而致人損害,也可以看成是因侵權行為而致人損害。不管是何種原因致人損害,其性質都是私法性的,都應由民法來調整,適用民法的規定。國務院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醫療事故,并規定醫、患雙方對處理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實際上是將醫療事故公法化。明確醫療事故的私法性質,亦意味著醫、患雙方當事人在醫療事故處理中將有更大的自主性,包括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成員的選擇中的自主性等。三、明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的性質、重新設計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成員構成制度及工作程序。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就其性質而言,僅僅是一種證據而已。其作用是證明醫療單位是否有過錯及過錯的程度,以確定醫療單位應否承擔民事責任及責任的大小。醫療事故鑒定,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要求鑒定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為避免醫、患雙方在鑒定委員會組成上的異議,在鑒定委員會組成上首先應保證其形式上的公正性。具體設計上可以借鑒我國的仲裁委員會的組成形式,先任命一批符合資格條件的專業人士,建立一個人才庫,當需要醫療事故鑒定時,可由雙方當事人在其中選定并推舉鑒定委員會的主席。如當雙方在推舉主席的問題上意見不一或一方放棄選定,則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一名成員為主席或隨機挑選鑒定委員會成員。鑒定委員會在鑒定過程中應設立聽證會制度,以增強鑒定過程的透明度,保證鑒定結論的客觀公正。四、堅持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采用舉證責任倒置的舉證方式,由于醫學臨床上的特點及不確定與可變因素,決定了在診療中所發生的事故不能采用無過錯的歸責原則來確認和追究醫療單位的民事責任。但是,由于醫療事故的確認需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病人及其家屬在醫療事故中由于缺乏專業知識而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在醫療責任事故的追究中,仍采用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方式,則對病人及其家屬來說是勉為其難,不利于保護病人及其家屬的利益。從保護弱者,保護病人及其家屬的利益出發,應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證據方式。如果醫療單位不能對其診療行為作合理的解釋,則應當對病人的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仲裁會偏向企業嗎
2020-02-26“倒簽”的勞動合同
2020-03-01開發商關于學區房的宣傳未兌現,責任如何承擔?
2020-03-05丈夫給情人的財產,妻子還能要回嗎
2020-03-24貸款債權保全和清償的規定?
2020-03-27婚前財產約定的效力是什么
2020-04-09辨一辨:著作權和署名權
2020-04-15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相關解釋
2020-04-1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條件有哪些
2020-04-21夫妻分居后,債務需要共同承擔嗎
2020-04-23取保候審是否可以辦低保
2020-04-24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認定與界限
2020-04-27如何申請債務人破產?
2020-04-27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04-27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4-29婚后繼承遺產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4-30離婚損害賠償條件包括哪些?
2020-04-30夫妻分居兩年就可以自動離婚嗎?
2020-05-01套路貸中房屋買賣合同認定方式
2020-05-01分居期間所得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05-01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什么程序?
2020-05-02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3離婚協議可以注明再婚改變孩子撫養權嗎?
2020-05-04離婚以后女方不能生育可以變更撫養權嗎?
2020-05-04煤礦死亡一人怎么辦
2020-05-04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手續怎么辦理
2020-05-06借貸糾紛與詐騙罪有本質區別
2020-05-07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哪些情況不用賠償?
2020-05-07什么條件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8離婚前轉移夫妻共同財產還分不分和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9離婚協議沒有進行夫妻財產分割有沒有效力?
2020-05-09商標構成的要素
2020-05-09車禍死亡一般要賠多少錢
2020-05-09起訴不還錢客戶怎么操作
2020-05-09再婚夫妻離婚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9房貸什么時間提前還款合適
2020-05-10夫妻離婚時應該如何合理解決子女撫養權問題?
2020-05-10兩個孩子撫養權怎么判決?離婚以后是否可以變更?
2020-05-11婚外有孩子是否會判定重婚罪
2020-05-11子女撫養費給付多少?對方不肯給付怎么辦?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