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本罪,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本罪與接受正當饋贈、取得合法報酬的界限
在區分受賄與接受饋贈的界限時,應當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第一,給予方與接受方是否存在親友關系;第二,給予方是否要求接受方為其謀取利益,接受方是否許諾、著手或者已經為其謀取利益;第三,接受方是否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第四,給予與接受的方式是否具有隱蔽性;第五,接受的財物的數額與價值。國家工作人員在其本職工作以外,在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利用業余時間為他人提供智力或者體力的勞動,獲得報酬的,是合法行為,不能成立受賄罪。但是,如果國家工作人員在業余時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獲得報酬的,則應以受賄論處。
2.本罪與一般受賄行為的界限
關鍵在于查明受賄的數額大小和情節輕重。根據刑法第383條和第386條的規定,個人受賄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構成受賄罪。個人受賄不滿5000元,但情節嚴重的,也應以受賄罪論處。
3.本罪與貪污罪的界限
本罪與貪污罪的主體都是特殊主體,主觀方面都是故意。二者的區別在于:(1)犯罪主體的范圍不同。本罪主體只限于國家工作人員,而貪污罪的主體除國家工作人員外,還包括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資產的人員。(2)犯罪目的不同。本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獲取他人的財物,而貪污罪則是非法占有本人主管、管理或者經手的公共財物。(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主要表現為兩罪的行為方式不同。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貪污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使用侵吞、竊取、騙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財物。(3)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體在一般情況下只是公務行為的廉潔性,只有在索賄時才同時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而貪污罪則是同時侵犯公務行為的廉潔性和公共財產所有權。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的公私財物,而貪污罪的犯罪對象則是公共財物。
4.以索賄方式構成的本罪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二者的界限一般不難區分,容易混淆的是表現為索賄形式的受賄罪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其主要區別在于:(1)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而敲詐勒索罪的主體則是一般主體。(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勒索他人的財物,是區分本罪與敲詐勒索罪的關鍵。本罪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主動向請托人所要或者勒索財物;而敲詐勒索罪則表現為行為人單純使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手段,迫使被害人交付財物。(3)犯罪客體不同。以索賄方式構成的受賄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公務行為的廉潔性,同時也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利。而敲詐勒索罪侵犯的客體則主要是他人的財產權利,同時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利益……
5.本罪與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界限
本罪與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在主觀方面的罪過形式都是故意,客觀方面都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兩者的區別在于:(1)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而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除國家工作人員以外的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本罪的受賄行為構成犯罪并不必然要求數額較大,索取他人財物構成受賄罪時也不要求為他人謀取利益。而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則要求無論是以索取他人財物還是以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方式構成該罪,都要求具有為他人謀取利益這一要件,并且索取或者收受的財物必須達到數額較大。(3)犯罪客體不同。本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而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侵犯的客體首先是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其次才是侵犯了公司、企業人員業務行為的廉潔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0-03-10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04-10辨一辨:醫療事故醫療過錯醫療過失的區別
2020-04-10法院可以調取你的微信聊天記錄么?
2020-04-15醫療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0-04-15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如何處罰
2020-04-20子女撫養費的相關內容都有哪些?
2020-04-24買到過期食品有哪些賠償?
2020-04-26這兒有一間你能買得起的房子
2020-04-26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需要多少
2020-04-26欠條幾年有效?
2020-04-27發生醫療糾紛該怎么解決
2020-04-28城鄉規劃法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0-04-28關于強奸罪的法律規定和解釋
2020-04-28遇車禍受傷怎樣索賠?
2020-04-29離婚訴訟孩子的撫養費怎么算?
2020-04-29哺乳假當天未休可以補休嗎
2020-04-30通過中介購房時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04-29挪用公款的細剖
2020-04-29婚后父母出資買房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4-30法院起訴離婚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05-012020最新離婚流程要怎么走?
2020-05-03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3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男女平等嗎
2020-05-04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看過來!
2020-05-04離婚協議書要公證嗎?公證有什么意義?
2020-05-05夫妻協議離婚是否需要公證
2020-05-05假離婚后對方出軌可以重新要求分割夫妻財產嗎?
2020-05-05醉駕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6拿到征地批復后該怎么處理
2020-05-06“寬嚴相濟”下我國死刑適用的理性回歸
2020-05-07協議離婚財產如何進行分配
2020-05-08夫妻離婚時按揭房產可不可以過戶?
2020-05-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05-09夫妻離婚有二個孩子撫養權通常怎么判決?
2020-05-10有了非婚生子女就屬于是同居嗎
2020-05-11妻子死亡夫妻共同財產應該怎么分配?
2020-05-11擔保人在糾紛中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11結婚前買房究竟屬于誰的
2020-05-12職工不服勞動仲裁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