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法釋〔2002〕17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已于2002年7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3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7月20日起施行。 2002年7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1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已于200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二○○一年三月八日 法釋〔2...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就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答記者
2006-05-04一、出臺解釋是審判實踐的迫切需要問: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請您談談司法解釋出臺的背景。 答:這一司法解釋的出臺,是依法公正、及時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保護公民人身權利的需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侵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在類型和數量上也發...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嗎
刑事訴訟當中不可以提精神損害賠償。---雖不合理,但法律就這么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 中有權提附帶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1款:“因人身權利受 到犯罪侵害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財務被犯罪分子毀壞而...

什么時候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在交通事故索賠中,當事人應該在提出人身侵權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請求,否則,人身侵害訴訟結束后,不能就同一交通事故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即便提出了,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所以,精神損害賠償應當在提出人身損害賠償的同時提出。

侵害姓名權的損害賠償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對人身權的保護不是很具體,近年來通過司法實踐,擴大了人身權保護的范圍,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頒布后,對人身權的保護就有了更明確的依據.之后高院有頒布了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又一次擴大了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但是,盡管如此,人身權的保護范圍仍然較窄,存在死角.使得對人身權的保護不...

精神損害賠償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頒布的法釋[2001]7號《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院《解釋》)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四種情形:一是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二是侵犯監護身份權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

精神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一般認為,精神損害賠償是一般侵權行為責任。既然如此,精神損害賠償就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但不包括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本文認為,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可適用范圍的廣泛性和民事不法行為的多樣性,在精神損害賠償領域似不應規定一個統一的歸責原則,而應區分不同情況,對不同種類的精神損害賠償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首先,在侵害精神性...

骨灰在殯儀館丟失,家屬獲精神損害賠償。
案情:2003年5月,王先生的20歲女兒因病死亡,骨灰寄存在縣殯儀館(寄存期為三年)。2004年清明節的前一天,王先生去殯儀館給女兒燒紙,無意中發現骨灰盒內的骨灰不見了,遂找到殯儀館交涉。但殯儀館認為骨灰盒一直在那放著,不可能有人動骨灰。另外骨灰也沒什么經濟價值,所以不同意賠償。王先生將殯儀館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精...

人身損害中如何確定為定作人或發包人的責任
<td valign=top作者:作 者:<td valign=top來源:來 源:主 題:人身損害中如何確定為定作人或發包人的責任日 期:2007-4-5 9:48:46秦昌東中國法院網內 容:馬某家中砌建樓房,將工程發包給沒有建筑資質的個體建筑戶陳某施工。施工過程中,受雇于陳某的劉某不慎被倒塌的墻...

訴訟離婚要請律師嗎
2020-03-13醫療過錯起訴流程是什么
2020-04-10醫療行為過錯醫療機構的賠償如何確定
2020-04-10醫療損害每年致死40萬人:多因不安全用藥
2020-04-10人身權損害賠償計算標準
2020-04-13公司的注冊商標有效期到了,請問怎么續期?
2020-04-13重婚訴訟的審理管轄
2020-04-14企業常見法律問題及解答
2020-04-15作品標題著作權的相關規定
2020-04-15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
2020-04-16離職證明書怎么寫?
2020-04-18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法律解釋
2020-04-20作品委托方和受托方的區別
2020-04-21未婚生子怎么樣才可以上戶口?
2020-04-28起訴奪回孩子的撫養權需要什么證據?
2020-04-30聚眾斗毆罪的構成條件
2020-02-27孫楊案給我們法律思維誤區的警示
2020-03-01所謂“生死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03-18驗房師驗房遭毆打,立案調查的條件是什么
2020-03-19人身損害賠償一般流程是什么
2020-04-28[同命同價]第三起“同命同價”案開庭
2020-07-08“隨意”毆打他人致輕傷構成尋釁滋事罪
2020-07-09網上銀行業務糾紛中的損害賠償責任
2020-07-17最高人民法院對保監會關于新的人身損害賠償審理標準是否適用于未到期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問題的答復意見
2020-07-20東莞劉某金人身損害賠償調解案
2020-07-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0-07-27二十一、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誰承擔賠償責任?
2020-07-27如何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取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0-07-30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法律關系
2020-08-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