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陸天雷、韋承榮、鐘代軍故意傷害一案
廣東省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4)佛刑初字第57號
公訴機關廣東省佛山市
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陸天雷,男,1980年9月24出生于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壯族,初中文化,農民,住該縣海城鄉那海村同圩屯。因本案于2003年9月17日被
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逮捕。現羈押于佛山市南海區
看守所。
被告人韋承榮(化名唐秀山),男,1982年11月9日出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壯族,初中文化,農民,住宜州市拉浪鄉蝦洞村龍眼屯7號。因本案于2003年9月1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逮捕。現羈押于佛山市南海區看守所。
被告人鐘代軍,男,1984年10月11日出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縣,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該縣龍岸鎮珠江村雅華屯。因本案于2003年9月9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逮捕。現羈押于佛山市南海區看守所。
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以佛檢刑訴字 [2004]51號
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陸天雷、韋承榮、鐘代軍犯故意傷害罪,于2004年4月5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派代理檢察員潘立銘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陸天雷、韋承榮、鐘代軍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鐘代軍因在廠宿舍內睡覺時與陳兵等人發生爭執而結怨,后被告人鐘代軍向粟德昌(另案處理)提出要教訓陳兵等人,并許諾事成后給粟幾十元作為報酬。2003年9月6日晚,粟德昌伙同被告人陸天雷、韋承榮及“阿利”、“阿美”(均另案處理),在佛山市南海區金沙鎮東聯陸洲村開發區陽晨廚具廠附近,持刀向路經此處的張玉濤、陳兵、張金偉和王靜身上亂砍,致張玉濤、陳兵、張金偉受傷,后張玉濤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
法醫鑒定:陳兵損傷屬
輕傷;張金偉損傷屬輕微傷;張玉濤符合銳性暴力刺穿腹部,肝破裂,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同年8月25日晚8時許,被告人陸天雷在佛山市南海區金沙鎮東聯陸洲村陸洲投影廳內與劉井軍發生口角,后被告人陸天雷伙同粟德昌等人在陸洲投影廳附近持刀往劉身上亂捅,致使劉受重傷。經法醫鑒定:劉井軍損傷屬重傷。針對指控的事實,公訴人在法庭上出示了各被告人的供述、證人證言、
法醫學鑒定書等相關的證據,認為各被告人的行為均已觸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提請本院對各被告人依法判處。
庭審中被告人韋承榮、鐘代軍對于起訴書指控的事實均無異議,被告人陸天雷辯解在陸洲投影廳傷害案中并未持刀刺被害人。
經審理查明:
(一)被告人鐘代軍與
湖北籍工人張玉濤、陳兵、張金偉、王靜(又名王旋)等人同在南海區金沙鎮東聯金城開發區新村磨光廠務工。2003年7、8月間被告人鐘代軍與張金偉、陳兵等人因夜間休息及工作產生矛盾,被告人鐘代軍遂懷恨在心,后將此事告知同鄉粟德昌(在逃),要求粟德昌報復湖北人,粟德昌表示同意,并要鐘代軍事后給其幾十元錢,被告人鐘代軍亦答應。9月5日晚,廣西籍工人范運權將張玉濤等人指認給粟德昌,被告人鐘代軍又與粟德昌商議了毆打湖北籍工人之事。次日晚22時許,粟德昌糾集被告人陸天雷、韋承榮及“阿利”、“阿美”(身份不詳,均在逃)等人,在金沙鎮東聯金城開發區陽晨廚具廠南側的路上等候,當被害人張玉濤、陳兵、張金偉、王靜途經此地時,被告人陸天雷、韋承榮及粟德昌、“阿利”、“阿美”等人上前持刀亂砍,將四名被害人砍傷后逃離現場。被害人張玉濤等人被送往醫院搶救,后張玉濤于次日凌晨死亡。經法醫鑒定:陳兵損傷屬輕傷;張金偉損傷屬輕微傷;張玉濤符合銳性暴力刺穿腹部,肝破裂,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提交并經法庭質證、認證的下列證據予以證明:
(1)被害人張金偉陳述,證實2003年9月6日晚10時30分許,其與同廠的老鄉張玉濤、陳兵、王旋走路回廠,當走到陽晨廠南面水泥路轉彎處時,從路右邊的磚堆后走出兩個人,此時聽到陳兵叫快跑,其轉回頭見2至3名男子持水果刀砍陳兵的背部,其便向廠的方向跑,被前面的人用刀砍中右大腿,還有兩個人在后面追砍,背部就被砍了一刀。跑了十多米,那些人就沒有追,轉頭看時見張玉濤被3個男人追砍,砍張玉濤的背部。并可證實在天氣熱時,因在天臺睡覺與鐘代軍等廣西人吵過架。
(2)被害人陳兵陳述,證實2003年9月6日晚其與張金偉、張玉濤、王旋回廠,當走到陽晨廚具廠右邊公路往東的轉彎處時,從暗處沖出來兩個人手上拿著刀,向其四人砍,同時在背后也有兩人拿刀砍,其被砍傷右肩部位,當時除了王旋跑走外,其余三人都被當場砍傷。并認得其中對方一個是磨光廠員工代軍的老鄉。在7月20日進廠后聽說張金偉在其進廠前曾與廣西的工人爭吵打過架;辨認筆錄證實辨認出的9號照片中的人,即被告人韋承榮是案發當晚拿西瓜刀沖向其四人的人。
(3)證人王靜證詞,證實2003年9月6日晚10時許,其與陳兵、張玉濤、青松回廠,當走到陽晨廠外公路南端時,見前面電線桿下蹲著兩個人,這兩人看見其等四人就走過來手里還拿著刀,同時在外工村外鋪位桌球臺處又有幾個人拿刀圍上來,其從南面水溝逃走,另三人往廠方向逃去,有幾個人拿刀追砍他們。
(4)證人范運權證詞,證實2003年7月15日晚,新村磨光廠的工人在樓頂睡覺時,因湖北人青松、玉濤等人大聲談話,鐘代軍就叫他們不要大聲講話,后來鐘代軍就與青松等人吵起來,廣西老鄉就與湖北人吵起來還想打架的樣子。8月份鐘代軍又跟湖北人在車間吵過架,之后,代軍就想打那些湖北人。9月5日晚其與周耐在商場遇到青松、玉濤等湖北人,出商場時碰見阿昌和一個人在一起,其就給阿昌講代軍與商場里的湖北人有矛盾,阿昌就問哪幾個,后湖北人出商場,其與周耐給阿昌說就他們幾個。后來一起去吃夜宵時遇到代軍,阿昌就問代軍要不要打那些湖北人,代軍說打就打,阿昌還說要搞就用刀來砍。當晚代軍后來回到宿舍對其說,阿昌說打了湖北人后要幾十塊錢吃飯。
(5)證人覃周耐證詞,亦可證實2003年7、8月間同廠湖北籍工人與代軍等人兩次發生矛盾。其與范運權于9月5日晚在商場將張玉濤等湖北籍工人指認給阿昌。當晚其與阿昌、代軍等人在吃夜宵時,湖北人經過小食店門口阿昌問是不是那幾個,代軍講是。
(6)被告人陸天雷供述,證實在9月6日晚其在陸州開發區看見阿昌,阿昌讓其等下一起去幫老鄉出口氣。晚上9時許阿昌、阿榮還有不知名的老鄉就過來,阿昌叫其與阿榮到公路轉彎處的磚堆旁拿刀,其與阿榮就各拿了一把長30CM ,寬5CM的西瓜刀,阿昌叫阿榮和兩個不知名的廣西人到磚堆旁守侯,阿昌與其及另一個不知名的廣西人就在桌球臺邊等。阿昌對大家說要對付的人來了他就招手示意大家動手砍那些人,大家就同意了。過了約10多分鐘,阿昌講“來了”,就走出路中間,就見阿昌前面有四個人并排走。阿昌跟在那四人后面在路中間走,其與廣西人在路邊跟住,當走到離拐彎處20米處時見阿昌舉起手向磚堆處搖,剛走到磚堆處時阿榮等三人各持一把刀向那四人沖去,其與廣西人也拿刀出來沖上去,先持刀砍了個子最高男子右上背部一刀,又砍了他右手邊男子的右手上臂一刀,那人就跳進水溝。看見阿昌和另一個廣西人就向高個男子追去,對方四人中兩人就朝柱昌廠方向跑的,躲在磚堆里的阿榮和另外兩個廣西人就對付他們,至于他們如何砍就不知道。辨認筆錄證實辨認出的阿榮是2003年9月6日晚與其等人追砍四名外地人。
(7)被告人韋承榮供述證實2003年9月5日晚其與阿昌、阿雷食宵夜時見到阿軍及另兩個不知名的男子,阿軍說他在廠里被人打,阿昌便說明晚帶人過來幫他出氣,之后阿昌和阿軍在門口談了一會兒。次日晚19時許其在金島市場碰到阿昌,阿昌叫其到東聯陸州開發區陽晨廠十字路口那里等,后其到東聯村見到阿雷、阿美、阿利。后來見到阿昌時,阿昌就說打他老鄉阿軍的那幾個人已經出來了,接著阿昌就在草地處拿了一把水果刀交給其,并叫其到陽晨廠對面的桌球臺那里等。阿昌和阿雷走到十字路口,阿利、阿美等人走到陽晨廠南面轉彎處。后來就見到有四個男青年從十字路口往陽晨廠方向走而阿昌和阿雷就跟在他們后面,當那四人走到轉彎處時,阿昌、阿雷就從身上拿出刀砍他們,阿昌砍并排走從陽晨廠那邊數第二個,阿雷砍一個沒穿上衣的,而阿利、阿美等人就在前面截住,阿雷砍的那人向其方向跑過來時,其就迎面上去砍沒穿上衣這人的右背部,這人被砍中后往十字路口跑,其追了幾米沒有追上,回頭看見阿雷追住一個男青年往水溝方向砍。拿的刀都是長50厘米,寬3厘米的平頭西瓜刀,后來把刀都交還阿昌了;辨認筆錄證實辨認出的2號照片中的人是阿軍。2003年9月5日晚其與阿昌、阿軍等人在食宵夜時阿昌和阿軍商量幫阿軍打同廠人的事;辨認出的陸天雷是案發當晚與其及阿昌、阿美等人在陽晨廠旁水泥路持刀砍四名男子。 [Page]
(8)被告人鐘代軍供述,證實在2003年7、8月間與同廠湖北籍工人青松、陳兵等人因瑣事發生過矛盾,而后多次找到同鄉阿榮、阿昌要求二人幫忙教訓湖北人。9月5日晚,其與阿昌、阿榮、運權、周耐等人在宵夜時再次提及此事,阿昌、阿榮說第二天就教訓湖北人,阿昌要求教訓湖北人后要其給幾十元錢吃飯,其亦表示同意。當晚運權和周耐在宵夜前在陽晨廚具廠商場已將湖北人指給阿昌、阿榮認識了。辨認筆錄證實辨認出的7號照片中的人是阿榮。2003年9月5日晚其與阿昌、阿軍等人在食宵夜時,其讓阿昌和阿榮幫忙教訓同廠的湖北仔。
(9)被告人韋承榮指認現場筆錄及照片,證實所指認的金沙鎮東聯陸州五金廠對面的小食店,是2003年9月5日晚其與阿昌、阿雷、阿軍商量報復與阿軍有矛盾的人的地方;陽晨廠南側轉彎處是其持刀砍一男青年的地方。陸天雷指認現場筆錄及照片,證實所指認的陽晨廠對面的十字路口路邊是阿昌給其和阿榮等人分工的地方;陽晨廠門前的路上是其持刀砍人的地方。
(10)南海區公安局南公刑技法字(2003)2732號法醫學
鑒定書,死者張玉濤尸表檢見:①上腹部一處長19厘米縫合創口。②左背部二處15厘米、8厘米縫合創口。二處長5厘米劃傷。③右上臂一處8厘米劃傷。④左前臂二處8厘米、11厘米縫合創口。⑤左臀外側一處4厘米縫合創口。⑥右大腿一處2厘米縫合創口。解剖檢見肝右葉一處長7厘米縫合破裂口,貫通肝全葉。結論為死者張玉濤符合銳性暴力刺穿腹部,肝破裂,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11)南海區公安局南公刑技法字(2003)2819號法醫學鑒定書,傷者陳兵身體檢見右肩胛一處19厘米縫合創口。根據病歷記載及活體檢驗所見分析,陳兵系受銳性暴力作用致軀干部軟組織挫傷。結論為,陳兵上述損傷屬輕傷。
(12)南海區公安局南公刑技法字(2003)2817號法醫學鑒定書,傷者張金偉身體檢見左背部一處4.5厘米縫合創口。張金偉系受銳性暴力作用致軀干部軟組織挫傷。結論為,張金偉上述損傷屬輕微傷。
(13)現場勘查筆錄、現場平面圖、現場照片,說明案發現場是金沙陸洲開發區陽晨廚具廠南面一條水泥路。中心現場路面東往新村磨光廠;南面路邊有一電線鐵塔,鐵塔西側有一堆紅磚,紅磚南面是草地;西面為一排商鋪;北面20米處為陽晨廚具廠正門。中心現場路面至新村磨光廠門前路面(距離300米)流有點滴狀的血跡,新村磨光廠東面為一小賣部,西面為旭日五金廠,在新村磨光廠門外西側一花壇邊有一大灘未干的血跡等現場的詳細狀況。
(二)2003年8月25日晚20時許,被害人劉井軍與女友李娟在金沙鎮東聯陸洲村陸洲投影廳內,因不見了雨傘而詢問被告人陸天雷時,遭到被告人陸天雷和粟德昌及另一名廣西籍男子圍毆,被告人陸天雷用隨身攜帶的小刀將劉井軍腹部、右腰部、右大腿刺傷后與粟德昌等人逃離現場。經法醫鑒定,劉井軍的傷情屬重傷。
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提交并經法庭質證、認證的下列證據予以證明:
(1)被害人劉井軍陳述,證實2003年8月25日晚,其與女友在陸洲投影廳聽歌,出去投影廳后又返回找雨傘,問廣西人中的一個,李娟的雨傘藏在哪里,那個廣西人只說“你說什么”就拿出小刀捅了其腹部一刀,其跑出門外推自行車準備走,持小刀的人又用小刀捅其腹部一刀,其騎上自行車又被其中一人推倒自行車,又被人捅了右邊大腿三刀并有人用磚塊打其背部;辨認筆錄證實辨認出的2號照片中的人是2003年8月25日晚在陸洲投影廳用小刀刺其腹部的人,即被告人陸天雷。
(2)證人李娟證詞,證實2003年8月25日晚,其與劉井軍在陸洲村一間卡拉OK店里玩,8時許其與劉井軍離開時發現雨傘沒有拿,劉井軍就進去幫其拿傘,劉井軍進去后里面有人用普通話問“你找什么”,其走進小店見一群人將劉井軍推來推去,劉井軍從人群里走出來想逃走,那群人追上圍住他,有人用刀子刺他,有人用磚塊打他,有人用拳頭打他的頭。打了約五分鐘劉井軍被刺了幾刀,那些人見他受了傷就停下來,四散逃走了;辨認筆錄證實辨認出的8號照片即被告人陸天雷是有份參與毆打劉井軍的人之一,當時此人用一把可折疊的小刀往劉身上刺。
(3)被告人陸天雷供述,證實2002年8月下旬的一天,其在東聯村陸洲一娛樂室玩時有一對情侶在找雨傘,男的上前問其將雨傘放到哪里了,其說未見到雨傘,那男的就睜大眼睛瞪住其,其打了男的臉部一拳后走出門外,在門外見到那男子推著一輛自行車,其就把自行車推倒,二人相互撕扯到到娛樂室的巷口,這時阿昌和另一個男子沖上來,三人圍住男子打起來,那男子將其推到墻邊,阿昌他們打了約一分鐘就對其說走,那一個不知名的男子就說用刀搞了他,其回頭看到那男子從上身流了許多血出來,于是三人就一起跑了;指認現場筆錄、照片證實所指認的陸洲投影廳內與那名男青年發生爭執、在投影廳外的路上毆打男青年。
(4)南海區公安局南公刑技法字(2003)2816號法醫學鑒定書,傷者劉井軍身體檢見:左季肋一處2厘米創口疤痕;上腹部二處分別長13厘米、12厘米手術創口疤痕;右腰部一處1.5厘米創口疤痕;右大腿前側、外側、后側各有一處2.5厘米、2厘米、2厘米創口疤痕。根據病歷及活體檢驗所見分析,劉井軍系受銳性暴力作用致軀干部軟組織挫傷,腹腔大量積血、右腎破裂行修補術。結論為劉井軍上述損傷屬重傷。
(5)現場勘查筆錄、現場照片、現場圖,說明案發現場的方位及現場的詳細狀況。
被告人陸天雷辯解在陸洲投影廳傷害案中未持刀刺被害人。經查,被害人劉井軍陳述、證人李娟證詞及二人對內有被告人照片的一組照片辨認后,均可證實被告人陸天雷是案發當晚持刀刺劉井軍身體的人,故被告人陸天雷的辯解不能成立。
本院認為,被告人鐘代軍無視國法,因瑣事與工友發生矛盾后蓄謀報復,唆使他人對被害人進行毆打;被告人韋承榮、陸天雷受人指使積極參與持械傷害他人,共造成一人死亡、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的嚴重后果。被告人陸天雷還在公共場所持刀行兇,致使一人重傷。三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應依法懲處。公訴機關指控各被告人犯故意傷害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陸天雷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二、被告人韋承榮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刑期從
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3年9月17日起至2018年9月16日止)
三、被告人鐘代軍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3年9月9日起至2018年9月8日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
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李 靜
代理審判員 雷 霈
代理審判員 周 勁
二 ○○四 年 五月九日
書 記 員 達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