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事 判 決 書
(2004)佛刑終字第234號
原公訴機關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謝崇溢,男,1950年7月7日出生于廣東省佛山市,漢族,文化程度小學,廣州市南川化工貿易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南海區丹灶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住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辦事處花苑廣場13座204房,2003年3月10日因涉嫌犯危險物品肇事罪被羈押,同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19日被逮捕,現押于佛山市南海區看守所。
辯護人梁麗英,廣東中信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謝崇枝,男,1955年1月6日出生于佛山市,漢族,文化程度小學,佛山市南海區丹灶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廠長,住南海區丹灶鎮城區丹灶村廟口坊十巷10號,2003年3月10日因涉嫌犯危險物品肇事罪被羈押,同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19日被逮捕,現押于佛山市南海區看守所。
辯護人李民,廣東中信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審理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謝崇溢、謝崇枝犯危險物品肇事罪一案,于2004年1月12日作出(2003)南刑初字第 1665號刑事判決。被告人謝崇溢、謝崇枝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本院,經過閱卷,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1993年被告人謝崇溢在廣州市注冊成立廣州市南川化工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南川公司),后陸續在佛山市南海區的黃岐、羅村成立經營部。 1998年被告人謝崇溢又在南海區丹灶鎮注冊成立南海市丹灶南川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灶南川廠),并聘任被告人謝崇枝為廠長,負責管理生產及日常事務。上述公司、經營部成立后,一直有違規經營、儲存化學危險品氯酸鉀。1997年底為抵償欠廣州南川公司貨款,謝某柱從高明合水煙花炮竹廠運回 1697.5公斤煙花半成品“紅中珠”(含高氯酸鉀成分)及煙花成品等到羅村經營部存放。1999年底黃岐經營部因損虧結業,被告人謝崇溢吩咐將經營部剩余的包括40包氯酸鉀在內的一批化工原料運到羅村經營部存放。2001年下半年,因羅村經營部退租倉庫,謝某柱經被告人謝崇溢同意并通知被告人謝崇枝后,用汽車將40包氯酸鉀、1697.5公斤 “紅中珠”等化工原料全部運到丹灶南川廠倉庫存放。后因丹灶南川廠倉庫要存放其他物資,被告人謝崇枝便要工人將上述氯酸鉀、“紅中珠”等化工原料全部搬到廠區西南邊的小屋首層(即后來發生爆炸地點)存放。2002年6月,丹灶南川廠因生意不景而停產,2003年2月因拖欠廠房租金而被南海區丹灶經濟發展總公司終止廠房租賃關系,總公司再將廠房出租給丹灶英吉利潔具廠。廠房交接時,被告人謝崇溢、謝崇枝因已忘記廠區西南邊小屋內仍存有氯酸鉀、“紅中珠”等化工原料,而沒有將上述化工原料清走和告知英吉利潔具廠方。2003年3月10日下午5時許,當英吉利潔具廠雇請的一臺挖掘機在原丹灶南川廠西南邊小屋處平整作業時,突然發生爆炸,造成挖掘機司機陳志福、在現場附近的工人王宸法、劉志、王相仁、張紹強五人當場死亡、包細紅經送院搶救無效死亡、附近工廠工人唐某英、方某來等22人受傷(其中唐某英、魯某輝二人屬輕傷,其余20人屬輕微傷),周邊工廠廠房不同程度損壞。
爆炸發生后,由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環保部門、公安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等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經勘查及檢測化驗,一致認為:本次爆炸是由遺留在爆炸現場的一定量的氯酸鉀(鈉)和硫磺等物質,因挖掘機作業時產生的擠壓、碰撞等外力而引起的。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
1、陸某生、廖某英、魯某輝、方某來等22名被害人的陳述,稱2003年3月10日下午5時許,他們分別在丹灶南川廠、新生五金飾物有限公司、威宏橡膠廠、南海賜勵制衣廠、威宏五金廠、朗時家具廠、威雄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分廠、丹灶城區環衛站、永恒熱處理廠車間工作時,忽然聽到一聲巨大爆炸聲,后被爆炸震碎的玻璃等物扎傷。
2、法醫學鑒定書,證實因爆炸而死亡、受傷的被害人的死因、傷情情況。
3、現場勘查記錄及照片,證實爆炸現場的位置及爆炸后現場的情況。
4、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環保部門、公安局、安監局專家聯名作出的專家組意見書及南海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測試分析中心作出的檢測報告,證實專家組推斷:本次爆炸是由遺留在爆炸現場的一定量的氯酸鉀(鈉)和硫磺等物質,因挖掘機作業時產生的擠壓、碰撞等外力而引起的。
5、南海化工總廠對爆炸現場爆炸藥量簡要分析,經計算現場爆炸的炸藥TNT當量為181-501公斤。
6、佛山市安監局關于“3.10”爆炸事故調查報告書,認為爆炸事故的原因是,丹灶南川廠在其廠區的小屋里存放了一定量的氯酸鉀,還混雜存放了硫磺、硫化鈉等化學物質,到廠區移交時一直沒有清理而遺留在爆炸現場。這些物品受到挖掘機作業時產生的擠壓、撞擊和摩擦等外力而引起爆炸。并認為丹灶南川廠經營氯酸鉀沒有儲存在專門的倉庫,沒有登記和定期檢查,企業停業時沒有妥善處理并告知新的承租單位,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第32條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 22、25條的規定。
7、證人張某流、李某良、勞某柱(丹灶南川廠的前手丹灶鋁材廠歷任廠長)的證言,均稱鋁材廠生產鋁材需要的材料有鋁錠、硝堿、硫酸、硫酸亞錫、氟化鎳等,不需要氯酸鉀、硫磺。爆炸中心點的小屋是廠區的保安室,在丹灶鋁廠使用時沒有存放物品。
8、證人徐某開的證言(丹灶經濟發展總公司負責物業管理的工作人員),證實1986年丹灶鋁材廠結業時,由其與丹灶經濟發展總公司物業管理員何某新一同去丹灶鋁材廠處理遺留的廢舊雜物,發生爆炸的地點當時沒有遺留氯酸鉀、硫磺,只是爆炸地點東面放了3纖維袋的硝堿。
9、證人何某根(原丹灶炮竹廠廠長)的證言,證實丹灶炮竹廠在丹灶鋁材廠的西邊,發生爆炸的小屋是鋁材廠建的。1994至1995年間炮竹廠曾向丹灶南川廠購買過兩批氯酸鉀。
10、被告人謝崇溢的供述,供認 1999年黃歧經營部結業時其吩咐黃某成將1噸約40包氯酸鉀運到丹灶南川廠保安員宿舍的空房內(即爆炸地)存放,后來遺忘了該批氯酸鉀。2001年謝某柱將羅村經營部的一些化工原料也運至丹灶南川廠的小屋內存放。2003年3月1日丹灶南川廠廠房轉租時其要求被告人謝崇枝清理廠內所有的化工材料,但謝崇枝沒有清理。被告人謝崇枝對此予以供認。
11、證人謝某柱(羅村經營部負責人)的證言,證實由其負責的南川公司羅村經營部,經營氯酸鉀、硫磺粉等化工原料,2001年因羅村的倉庫退租,其經謝崇溢、謝崇枝同意將黃歧經營部存放在羅村經營部的一些原料和從合水煙花廠拉回抵債的近20袋“紅中珠”運到丹灶南川廠存放。證人張某明(丹灶南川廠車間主任)、證人張某容、蘇某霞、勞某勇、劉某祥等人的證言(均是丹灶南川廠的工人)對此予以印證。2002年9月將10多桶化工原料搬走,其他原料還存放在小屋內。
12、證人徐某歡、甘某崧(均是丹灶南川廠倉管)的證言,均證實2001年羅村經營部的謝某柱將黃歧經營部賣剩的20多包化工原料和20多桶化工原料(包括有硝堿、工業純堿、軟化劑及一些不知名的原料)存放在丹灶南川廠大倉庫,同年8月左右,又將上述原料搬進南川廠內的小屋。2002年搬走柔軟劑,其他原料還留在小屋,至南川廠結業也沒搬走。
13、證人譚某平、阮某榮、黎某旺、李某明(高明煙花炮竹廠人員)的證言,證實高明合水煙花炮竹廠曾向廣州南川公司購買過氯酸鉀、高氯酸鉀、硝酸鋇。
14、證人蒙某萍、曾某平(羅村經營部職員)的證言,證實2001年約2月,因羅村經營部的結業,而將一批化工原料運至丹灶南川廠存放。
15、廣州南川公司賬目、丹灶銀油廠(即羅村經營部)2月材料結存表,分別證實廣州南川公司97年12月31日收取高明煙花廠的1697.62公斤“紅中珠”以抵作該廠的欠款、羅村經營部2月份結存“紅中珠”1697.5公斤。
16、廣東省化學危險物品經營許可證、南海安監局出具的證明,證實丹灶南川廠沒有氯酸鉀的經營權。
17、佛山市南海區丹灶刑警隊的書面說明材料,證實廣州南川公司沒有領取危險物品經營許可證。
18、證人徐某祥、吳某生(均系英吉利廠廠主)的證言,證實英吉利廠于2003年3月1日與丹灶鎮發展總公司簽定租用原丹灶南川廠租用的廠房。同年的2月 24日,其與丹灶發展總公司的陳某安、潘某章、丹灶南川廠廠長謝崇枝到所租的廠區內察看時,發現廠內的小屋首層存放著用纖維袋包裝著的物品,當問謝崇枝小屋內是什么時,謝崇枝沒出聲。3月10日下午,挖泥機在平整小屋時發生爆炸。
19、證人潘某章、陳某安(丹灶經濟發展總公司工作人員)的證言,證實丹灶經濟發展總公司于1996年將關閉后的原丹灶鋁型材廠廠區劃分為3部分出租。 1998年11月將其中的一部分租予謝崇溢,因謝拖欠租金而于2002年8月被法院查封。2003年2月丹灶經濟發展總公司將謝崇溢原租用廠區轉租給英吉利廠,商定同年3月1日交接南川廠房,并要求南川廠清理剩余物品。
20、證人李某艷、練某嬌、梅某珍、區某梅(均是廣州南川公司職員)的證言,證實南川公司有從事轉手貿易氯酸鉀的業務。
21、證人徐某良的證言,證實2003年3月10日,其雇請的工人開挖泥機到原丹灶南川廠平整一塊空地時發生爆炸。
22、抓獲兩被告人經過的證明及兩被告人的戶籍證明等。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謝崇溢、謝崇枝違反爆炸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儲存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六人死亡、二人輕傷、二十人輕微傷的特別嚴重后果,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之規定,已構成危險物品肇事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謝崇溢犯危險物品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二、被告人謝崇枝犯危險物品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被告人謝崇溢提出原判量刑過重,請求從輕處罰。
被告人謝崇溢的辯護人梁麗英提出辯護意見:(1)原判認定被告人在爆炸現場儲存40包氯酸鉀的依據不足;(2)爆炸的原因有可能是鉤機作業將小屋內包括硝堿和紅中珠鉤出與泥土中的鋁、鋅金屬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氫氣而引發大爆炸;(3)“專家組意見”不全面。(4)申請向公安機關調取“清單”,以查清是否有 40包氯酸鉀的情況。
被告人謝崇枝上訴提出其主觀上無過失,不構成犯罪,且原判量刑過重。
被告人謝崇枝的辯護人李民提出辯護意見:(1)謝崇枝主觀無過失,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從現有證據可確定該次爆炸事故是由儲存在南川廠小倉庫內的危險化學品引起的,而這些化工原料是由被告人謝崇枝的老板即被告人謝崇溢安排放置的,且沒有將化工原料的情況告知謝崇枝,謝崇枝不可能預見到該批化工原料的危險性,故其主觀無過失,其行為不構成犯罪。(2)將引發大爆炸的原因歸咎于廣州南川公司轉存于丹灶南川廠而遺留的危險化學品,證據不足。(3)原判量刑過重。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上訴人謝崇溢、謝崇枝犯危險物品肇事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且經原審法院庭審質證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對于兩上訴人及其辯護人所提出的問題,本院作如下認定:
1、關于認定爆炸現場儲存40包氯酸鉀的依據是否充分的爭議。經查,上訴人謝崇溢在偵查階段多次交代,1999年黃歧經營部結業時其吩咐黃某成將1噸約 40包氯酸鉀運到丹灶南川廠保安員宿舍的空房內(即爆炸地)存放,后來遺忘了該批氯酸鉀,至南川廠結業也沒有清理。上訴人謝崇溢的上述供述,有證人謝某柱、張某容、蘇某霞、蘇某勇、徐某歡、甘某崧等多名證人的證言及上訴人謝崇枝的供述印證。專家組推斷引發爆炸原因的主要物質之一是氯酸鉀的結論,與上訴人謝崇溢的供述一致。本院結合該次爆炸的威力,認為上述證據所證實的氯酸鉀的存放量也是可信的。綜上,原審法院認定的案發前在爆炸現場的小屋內存放約40包的氯酸鉀的依據充分,本院予以確認。
2、關于引發爆炸原因的爭議。經查,《“3.10”丹灶意外爆炸事故處理領導小組專家組意見》及南海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測試分析中心作出的檢測報告證實,爆炸事故發生后,多家部門對事故現場作了勘查、勘驗:1)南海區環境保護監測站于 2003年3月11日至13日先后作出了8次監測檢驗,證實從事故現場挖掘機的挖斗上的泥土、爆炸坑里的泥土及從爆炸現場提取的標有“工業硫磺”的纖維袋碎片中檢測出大量的硫;從爆炸坑的水中檢測到氯化物濃度比對照水樣顯著偏高;從兩份爆炸飛濺物中檢測到大量的硫化物、鉀和鈉。2)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于同月13日作出的檢測報告,證實案發現場提取物中含有較多的鉀、鈉、硫磺、氯酸根和氯化物。3)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測試分析中心于同月14日作出的檢測報告,證實從案發現場爆炸濺出物和爆炸坑的水中檢測到鉀、鈉陽離子和氯酸根。專家組基于上述檢測結果,結合爆炸是在挖掘機作業時在挖掘機旁邊發生的這一事實,從而推定該次爆炸“是由遺留在爆炸現場的一定量的氯酸押(鈉)和硫磺等物質,因挖掘機作業時產生的擠壓、碰撞等外力而引起的”。本院認定的丹灶南川廠在結業時將一定量的氯酸鉀及其他化工原料遺留在案發現場這一事實因印證了上述檢測結論從而增強了專家組推斷結論的可信性。可見,專家組并不是如上訴方所稱,僅依據從案發現勘查到標有“工業硫磺”字樣的纖維袋碎片中檢測出含有大量的硫磺就認定爆炸現場存放有硫磺、僅依據丹灶南川廠曾存放過氯酸鉀就認定爆炸是由氯酸鉀引起的。關于爆炸事故原因是否與硝堿有關的問題,經查,原控方提出的徐某開、何某耀、張某流、李某良、勞某柱等證人的證言,證實丹灶南川廠的前手是丹灶鋁材廠,1986年鋁材廠結業時在后來發生爆炸的地點東面存放了3包硝堿。如上訴方所稱,因丹灶南川廠的前手是鋁材廠,確很可能在廠區內遺留有鋁材。依據化學常識,氫氧化納遇水能放出大量熱;能腐蝕鋁、鋅、錫生成鋁酸鉀、鋅酸鉀、錫酸鉀,并釋放出氫氣。但據本案證據顯示,爆炸當日晴天,挖掘作業是無水作業,即爆炸前爆炸現場的環境不具備使硝堿(氫氧化納)釋放大量熱的客觀條件。另據南海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測試分析中心的檢測報告,從爆炸現場的提取物中只檢測到硫、氯化物、硫化物、鉀、鈉、硫磺、氯酸根等化學物質,而沒有檢測到硝堿腐蝕鋁(鋅、錫)所生成的鋁酸鉀(鋅酸鉀、錫酸鉀)。由此可認定,爆炸時沒有發生硝堿遇水放出熱能、硝堿腐蝕鋁(鋅、錫)的化學反應。綜上,本院認為,控方就爆炸原因提出的專家組的推斷結論有大量的客觀依據,且與本案的其他證據證實的事實相吻合,故此予以確認。上訴方提出的上述推測只是理論上的一種可能,沒有證據顯示實際發生過,故此不予采納。
3、關于上訴人謝崇枝對該次爆炸事件主觀上有無過失的爭議。經查,上訴人謝崇枝是丹灶南川廠廠長,有在許可經營范圍內保證經營行為不發生危險的義務。該預見義務是其職務的要求,并不因其客觀上不知悉經營產品情況或對經營產品的特性欠缺認識而免除。上訴人謝崇枝身為化學危險物品經營企業的廠長,對所在企業超越經營范圍經營民用爆炸品氯酸鉀的危險性負有預見義務的情況下,沒有預見。并在企業結業時,沒有作出妥善處理,最終導致該危險化學物品發生爆炸的事故。可見,該上訴人主觀上有明顯的過失。其上訴人提出該上訴人主觀上無過失的辯護理由不成立,不予采納。
4、關于是否有必要調取新證據的問題。經查,因上訴方提出要求本院調取的證據的目的是針對引發爆炸原因的。經審查,本院認為原審法院對爆炸原因的認定,證據確實、充分。上訴方基于上述證據對爆炸原因提出的疑點,已得到排除,故對上訴方調取新證據的要求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上訴人謝崇溢、謝崇枝違反爆炸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儲存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六人死亡、二人輕傷、二十人輕微傷的特別嚴重后果,其行為已構成危險物品肇事罪,兩上訴人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但發生爆炸時該廠已停產近九個月,爆炸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上訴人因疏忽大意而未及時、徹底地清理好遺留的危險品所致,與典型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運輸、儲存危險品因管理不善造成重大事故相比,雖同為過失犯罪,但本案中兩上訴人的過失程度顯然要輕,其主觀惡性也相對較小。鑒于本案中兩上訴人的認罪態度較好,主觀惡性不大,依法可酌情從輕處罰。故原審判決量刑偏重,應予糾正。上訴人及其辯護人提出量刑過重的上訴理由,予以采納。原判認定事實清楚,定性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但根據本案兩上訴人的犯罪事實、情節,量刑偏重,根據罪刑相適應原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3)南刑初字第1665號刑事判決第一、二項的定性部分,即“被告人謝崇溢犯危險物品肇事罪”、“被告人謝崇枝犯危險物品肇事罪”。
二、撤銷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3)南刑初字第1665號刑事判決第一、二項的量刑部分,即“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三、上訴人謝崇溢犯危險物品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3年3月10日起至2008年3月9日止。)。
四、上訴人謝崇枝犯危險物品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3年3月10日起至2007年3月9日止。)。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袁國才
審 判 員 奉 芳
代理審判員 羅祥遠
二OO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書 記 員 徐艷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卷內目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自訴書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糾正不當判刑裁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不起訴意見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搜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知立案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