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東刑二初字第8號
公訴機關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高邦孟,男,1972年1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瑞安縣,漢族,小學文化,瑞安縣馬嶼鎮(zhèn)篁社岳二村農民,暫住工商銀行東營區(qū)支行濟南路家屬區(qū)出租房。2004年8月29日因涉嫌犯詐騙罪被東營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逮捕,現押于東營市看守所。
辯護人郝洪義,浙江五星國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檢察院以東檢刑訴(2005)2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高邦孟犯詐騙罪,于2005年6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東營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崔漢剛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高邦孟及其辯護人郝洪義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法庭審理中,控、辯雙方針對指控的事實、罪名及相關情節(jié),當庭舉證、質證和辯論,被告人作了最后陳述。綜合雙方爭議及各自理由,本院評判如下:
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4年春節(jié)后,被告人高邦孟謊稱給勝利石油管理局通訊公司進1100件“喬治白”西服,以同田猛共同投資做生意、利潤分成為名,先后于4月12日、14日從田猛處騙取10萬元現金、7萬元轉帳支票一張,4月30日從田猛處騙取10萬元、8.7萬元轉帳支票各一張,共計35.7萬元。其中8.7萬元轉帳支票因密碼有誤被告人高邦孟未取走,共得現金27萬元。
針對指控的上述事實,公訴機關當庭宣讀和出示了以下證據:
1、被害人田猛的陳述,證實高邦孟多次騙他62萬元,其中以合伙給勝利油田通訊公司進西服為名騙走27萬元。當時向高邦孟提出看合同,高說合同已寄回“喬治白”服裝廠了。高邦孟先以通訊公司要求每件衣服交200元質量保證金為由,讓他籌集17萬元,于是在4月12日、14日從朋友處借了10萬元現金和一張7萬元轉帳支票,交給高邦孟使用。4月30日被告人高邦孟又以貨已送至通訊公司,但因未付清貨款無法卸貨為由,要他再籌集18.7萬元,他就又向李廷軍借了兩張金額分別為10萬元、8.7萬元轉帳支票,在交給高邦孟支票時,提出要到通訊公司看看貨,高邦孟就領著他和李廷軍到一辦公室后告訴他貨已卸到了倉庫里,他就沒再去看,將兩張支票交給了高邦孟,后來才知道那根本不是通訊公司的地方。交款后,高邦孟謊稱通訊公司未結算,一直拖著,6月4日到他家發(fā)現已不見了人,手機也關了,失去了聯(lián)系。
2、證人證言。(1)證人劉嘉禾的證言,證實2002年高邦孟曾向他單位推銷過襯衣,但沒談成。后來就沒見過高邦孟。(2) 證人李廷軍的證言,證實2004年4月16日,田猛告訴他和別人合伙給勝利油田通訊公司進西服,需要7萬元錢,他就讓會計給了田猛7萬元的轉帳支票,4月30日田猛領著一姓高的青年來找他又說給通訊公司送的貨出了問題,還要交18萬元的貨款,否則不予卸貨。于是就將兩張支票共18.7萬元交給田猛,后三人又到通訊公司去看卸貨的情況,那個青年到通訊公司辦公樓轉了一圈回來說貨已到了倉庫,讓去交錢,田猛就將支票交給了那人。借的這兩張支票中金額為8.7萬元的支票因密碼錯了,沒有取走。(3)證人趙希康、劉文行、萬青峰的證言,證實2004年4月12日田猛對他們說給通訊公司進服裝,急需資金。向他們分別借款2萬元、5萬元、3萬元,共計10萬元。(4)證人王君峰的證言,證實2004年5月1日前后,高邦孟以急需進貨為由,讓他幫忙將一張金額10萬元的轉帳支票換成了現金。
3、書證。(1)金額為7萬元轉帳支票及田猛的借條,證實2004年4月12日,田猛借東營市凱輝商貿有限公司李廷軍7萬元轉帳支票一張。 (2)借條三張,證實2004年4月12日,田猛向趙希康、劉文行、萬青峰分別借款2萬元、5萬元、3萬元。(3)金額分別為10萬元、8.7萬元轉帳支票、借條及10萬元委托收款憑證,證實2004年4月30日,田猛借東營市凱輝商貿有限公司李廷軍轉帳支票兩張,金額分別為10萬元和8.7萬元。其中10萬元已被支取。
4、被告人供述。被告人高邦孟在偵查階段供述,騙田猛的27萬元是他謊稱給勝利油田通訊公司進“喬治白”服裝,叫田猛跟他合伙做,賺的錢平分,實際上根本沒有這筆生意,27萬元都還帳用了。后因借給他錢的人都逼他還錢,他就離開東營跑了。
公訴機關據此認為,被告人高邦孟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的手段,騙取他人現金27萬元,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被告人高邦孟對此予以否認,辯稱“與田猛不是合伙做生意,也未許諾利潤分成,只是借款,不構成詐騙罪。”
其辯護人針對指控,當庭宣讀了以下證據:
1、高邦將(被告人高邦孟的弟弟)的證言,證實2004年6月份,高邦孟因欠田猛的借款回到浙江瑞安家中,不久田猛到他家中催要欠款,因高邦孟無還款能力,經田猛和他父親談定,高邦孟欠田猛的錢以后慢慢還。當場,田猛給他父親留下了高邦孟共欠的數字及田猛的銀行帳戶及電話號碼。
2、書證,(1)田猛書寫的欠款說明一張,其中包括原來欠款34萬元,4月12至30日欠款27萬元,利息5萬元,4萬元好處費,合計欠款70萬元。(2)田猛書寫的本人的開戶銀行、帳號、密碼、手機及家的電話號碼,并寫明要每年分次還款。
其辯護人繼而提出“認定構成詐騙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高邦孟與田猛沒有共同投資、利潤分成的行為,27萬元實際是高邦孟以做服裝生意為由向田猛的借款,有借條予以證實,至于借款的理由是實是虛與是否構成詐騙無關;高邦孟到期沒有歸還借款,不能由此逆推為詐騙后的非法占有,在債權債務關系中,債務人不能歸還借款,甚至逃債并不能改變借貸關系的性質。故本案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作為債務人的高邦孟應承擔的只是民事法律責任”的辯護意見。
本院認為,針對上述指控的犯罪事實,公訴機關提供的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高邦孟在偵查階段的供述與被害人田猛的陳述完全一致,并與證人李廷軍、趙希康、劉文行、萬青峰的證言能相互印證,均能證明高邦孟從田猛處所得27萬元,并非是借款,而是假借本人與田猛合伙做生意為名索要的投資款。故對被告人高邦孟及其辯護人提出的“系向田猛借款”的辯護意見,無事實依據和證據支持,不能成立。而認定該起犯罪事實被告人高邦孟詐騙罪是否成立的關鍵,在于被告人高邦孟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相應的行為,這是區(qū)分詐騙罪與經濟糾紛的基本界限。綜觀本案,被告人在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的條件下,假借本人與他人合伙做生意為名,采取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他人現金27萬元用于償還本人先前的債務,并在受害人追討被騙錢財的情況下,先是故意拖延,而后干脆一逃了之,逃避追查。其行為特征反映了被告人高邦孟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被害人田猛在得知被騙后,到被告人高邦孟的家中要錢,在找尋高邦孟未果、其本人無償還能力的情況下,向其父親說明高邦孟欠款的情況并要求其父親來償還欠款,符合常理,此行為并不能改變高邦孟詐騙的事實,更不可能變更為債權債務關系。故被告人高邦孟的行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虛構事實的行為,其行為完全符合刑法關于詐騙罪的犯罪構成,已構成詐騙罪。公訴機關指控的該起犯罪的事實及罪名成立,予以支持。 被告人高邦孟及其辯護人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綜上,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高邦孟采用虛構事實的手段,騙取田猛27萬元的事實成立。
二、公訴機關指控,2004年3月到5月期間,被告人高邦孟謊稱從勝利油田鉆井四公司購買了16臺發(fā)電機組往溫州銷,從李繼東手中騙去現金23萬元。
針對以上指控,公訴機關當庭宣讀和出示了以下證據:
1、被害人李繼東的陳述,證實2004年3月底,高邦孟找到他說在鉆井聯(lián)系購買了15臺發(fā)電機組,想往浙江瑞安賣,很掙錢,想和他一起做,叫他出一部分資金。他考察了市場后就同意了。于是從3月29日到5月28日,共給高邦孟65萬元做為投資,因很信任高邦孟所以沒有簽協(xié)議,只是最后一筆23萬元的錢是給別人借的,就讓高邦孟寫了借條。后來了解到鉆井四公司根本沒有賣給高邦孟發(fā)電機組。
2、書證。(1)借條一張,寫明2004年5月28日高邦孟借李繼東現金23萬元。(2)勝利石油管理局黃河鉆井四公司證明一份,證實該公司自2004年元月份未對個人私自處理過發(fā)電機組。
3、被告人供述。被告人高邦孟的供述,證實2004年5月份,他以做舊電機組生意為由,向李繼東先后借了13萬元現金,加上利錢應該是15、16萬元左右,實際該筆生意根本沒有做。在5月底6月初,李繼東向他追款,并讓他打了一張借款為20多萬元的借條。
公訴機關據此認為,被告人高邦孟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被告人高邦孟對此予以否認,辯稱“與李繼東不是合伙做生意,只是借款,不構成詐騙罪;欠李繼東的借款是13萬元,打的23萬元的借條是包括利息的。”
其辯護人提出“對于李繼東的欠款,是高邦孟以做發(fā)電機組生意為由向李繼東的借款,有借條可以證實,并非是投資關系,屬于民間借貸糾紛; 對于這些高利息的民間借貸,國家法律不予保護”的辯護意見。
本院認為, 借條的存在并不必然得出系民間借貸,不構成詐騙罪的結論。而應從被告人高邦孟的履行能力、所得款的去向、事后是否采取補救措施或者是否愿意承擔賠償責任等實質要件來綜合判斷。通過對其行為的分析,被告人高邦孟在本人并無履行能力的情況下,虛構事實向他人借款用于還債,并在他人追款后逃走,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雖然高邦孟在騙得李繼東錢時,向其出具了借條,其行為方式表現為“借”,但這只不過是行為人為達到詐騙犯罪目的的一種欺詐手段,其詐騙行為并不因該借條的形式要件而改變。即是以借貸之名行詐騙之實,應構成詐騙罪。 關于高邦孟向李繼東借款的數額,雖有李繼東的證言及借條證實系23萬元,但高邦孟在偵查階段及當庭供述均辯解該23萬元中包括了利息,實際借款的本金為13萬元,并詳細說明了每次借款的情況,且穩(wěn)定一致,故不能排除該23萬元中有利息的可能,故綜合現有證據,應認定借款本金為13萬元,另10萬元的高額利息明顯高于民間借貸的利息,不應受法律保護,被告人高邦孟及辯護人關于23萬元中所含的高額利息應予扣除的辯護意見成立,予以采納。
綜上,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高邦孟采用虛構事實的手段,騙取李繼東財物的基本事實成立,但詐騙的數額應認定為13萬元。
三、公訴機關指控,2004年4、5月份,被告人高邦孟謊稱做舊發(fā)電機組生意,銷往溫州,從李文君處騙取現金34.1萬元。
針對以上指控,公訴機關當庭宣讀和出示了以下證據:
1、被害人李文君的陳述,證實2004年4月份,高邦孟找到他說要做舊發(fā)電機組生意,讓他投資,利潤五五分成。于是分四次給了高邦孟24.1萬元,另還從他朋友張國君處借了10萬元,他做的擔保人。2004年5月10日,他和高邦孟一起回其溫州的家去結算貨款,但高邦孟均以各種理由推托,再后來高邦孟說他父親會把貨款打到東營農行的帳戶上,但回東營后發(fā)現帳上根本沒錢,于是打電話到高邦孟的家里,結果高邦孟的父親和弟弟都不承認有這件事,他才意識到被騙了。
2、書證。(1)借條五張,證實2004年4月19日,5月8日、5月10日,高邦孟分別借款8萬元、6.6萬元、1.5萬元、8萬元;2004年4月21日高邦孟借張國君現金10萬元,擔保人為李文君。(2)高邦孟書寫的保證書一份,寫明高邦孟保證2004年5月24日到款80萬元,如不到帳,愿將百貨大樓眼鏡店與友誼大廳的紅蜻蜓鞋店全部交給李文君所有。(3)河口采油廠的證明一份,證實從未處理過發(fā)電機組。
3、被告人供述。被告人高邦孟的供述,證實2004年4月份,以做舊發(fā)電組生意為借口,共從李文君、張國君處借了大約28萬或29萬元,借的是高利貸。第一次2004年4月19日借李文君4萬元,4月21日通過李文軍借了張國君7萬元,后來還了5萬元,張國君說只是還的利息,第三次從李文君借了6萬元,還給了張國君,因還不夠,就又打了1.5萬元的借條。第四次5月10日從李文君借了6萬元,打了一張借款為8萬元的借條。并供述友誼大廳的紅蜻蜓鞋店并不是他的生意。
公訴機關據此認為,被告人高邦孟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被告人高邦孟對此予以否認,辯稱“并非是與李文君合伙做生意, 欠李文君、張國君包括利息共28、29萬元,是借的兩人的高利貸。”
其辯護人提出“對于李文君的欠款,是高邦孟以做發(fā)電機組生意為由向其借的高利貸,并非是投資關系,屬于民間借貸糾紛; 對于這些高利息的民間借貸,國家法律不予保護”的辯護意見,
本院認為, 公訴機關針對以上指控提供的證據足以認定,被告人高邦孟采用虛構事實,以借為名,向李文君騙得財物的事實存在,其主觀故意和行為方式與詐騙李繼東的情形相同,亦構成詐騙罪。關于高邦孟向李文君借款的數額,雖有被害人的陳述和借條證實是34.1萬元,但高邦孟均供述是高利貸,借條中已包含了利錢。根據高邦孟的供述,其實際從李文君處先后拿到本金16萬元,從張國君借得本金7萬元后,共還了11萬元,并因超期沒有還夠,又打了1.5萬元的借條。高邦孟的供述雖沒有其他證據予以印證,但不能排除其可能性。故借張國君的10萬元及1.5萬元的欠款本院不予認定,實際詐騙數額為16萬元。被告人高邦孟及辯護人關于34.1萬元中所含的高額利息應予扣除的辯護意見成立,予以采納。
綜上,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高邦孟采用虛構事實的手段,騙取李文君財物的基本事實成立,但詐騙的數額應認定為16萬元。
綜合全案,公訴機關還出示、宣讀了以下綜合證據:
1、證人劉學智的證言,證實高邦孟在東營市百貨大樓有一個眼鏡店,從2002年起就拖欠租金。到2004年6月5日下午見有人找高邦孟要帳,就讓人把高邦孟的儀器設備及其他物品封存起來了。并證實高邦孟的妻子名叫黃楊麗。
2、證人王紅的證言,證實自2002年7月以來,將其東營區(qū)工商銀行家屬區(qū)的住宅租給了黃楊麗。至2004年6月份就聯(lián)系不上了,也沒有交還房子的鑰匙。
3、抓獲經過,證實公安機關通過對高邦孟的關系人運用特情手段獲息高邦孟在其家族一家工廠出現的消息后,于2004年8月29日將其抓獲。
4、高邦孟的身份證,證實了被告人高邦孟的身份、年齡情況。
以上證據經庭審舉證、質證,合法有效,應予確認。
綜上所述,本院確認,2004年3月至5月期間,被告人高邦孟以合伙做生意或借款為名,詐騙他人財物3次,詐騙金額56萬元,用于歸還個人債務。案發(fā)后,上列款項均未追回。
本院認為,被告人高邦孟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五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高邦孟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三萬元。(刑期自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2004年8月29日起至2019年8月28日止。所處罰金于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一次性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兩份。
審 判 長 馬曰全
審 判 員 呂彥松
審 判 員 宋國蕾
二00五年七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桑愛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潘傳奇律師,畢業(yè)于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并獲取法學學士學位,高分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現就職于江蘇唯是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一直秉承“誠信、專業(yè)、高效”的執(zhí)業(yè)理念和“嚴謹、認真、務實”的執(zhí)業(yè)風格,以客戶滿意作為自己的執(zhí)業(yè)追求,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扎實的工作成效贏得當事人的認可和信任。主要擅長領域:銀行與金融、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公司法律顧問、刑事辯護等訴訟與非訴法律事務。
人民法院裁定書(受理申訴后確認違法用)
2020-10-14鑒定申請書
2020-10-14房屋登記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維持或者撤銷減刑、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zhí)行死刑命令(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zhí)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zhí)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停止執(zhí)行死刑意見通知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退還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銷毀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