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
(2002)中行初第128號
原告趙永紅,男,漢族,1969年9月30日出生,住鄭州市二七區和平路9號樓20號。
委托代理人喬玉順,男,漢族,1969年12月21日出生,住鄭州市二七區劉樓街53號樓6單元67號 .
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住所地 鄭州市隴海西路339號
法定代表人周春暉,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李林坡,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吳英慧,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
原告趙永紅不服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2002年9月7日作出的(鄭執法)罰款字第0000031號罰款行政處罰決定,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趙永紅及其委托代理人喬玉順,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 法局委托代理人李林坡、吳英慧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2002年9月7日,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作出(鄭執法)罰款字(2002)第0000031號罰款行政處罰決定書,以原告趙永紅違章停放為由,決定罰款200元。原告不服訴稱,2002年9月7日,原告在桐柏路就餐,將車停放在規劃好的停車位,就餐后,發現車已被被告拖走,并告知罰款200元。被告的行為并非依法成立,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撤銷(鄭執法)罰款字(2002)第0000031號行政處罰決定。被告辯稱,2002年9月6日16時45分,我局巡查人員巡查時,發現一輛車號為豫AB―1492面包車停放在隴海路與桐柏路交叉口北約200米處的西側人行道上,我局工作人員將該車拖離,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5條規定,處以罰款200元。趙永紅稱他的車停放在規劃好的停車位,不符合事實,其停車位置是人行道,不是經有關部門批準的停車位,我局作出的處罰是合法的,請求人民法院判決維持。
經審理查明,2002年9月6日下午,原告趙永紅將其駕駛的車輛(車號豫AB―1492)停放在桐柏路與隴海路交叉口北約200米處西側后,離開車輛。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以原告將車輛停放人行道上,車無人看管,車停放位為非機動車停車場,本路段為禁停路段為由將車輛拖走。在訴訟中,被告提供一份勘驗筆錄,但勘驗筆錄中注明的勘驗時間2002年9月6日與勘驗人簽署的時間2002年9日5日不一致,登記的勘驗人與蓋執法印章的勘驗人不一致。2002年9日7日,被告工作人員對原告進行了詢問,制作了詢問筆錄,筆錄中趙永紅承認當時不在車上,對被告可能要作出的處罰要求進行陳述和申辯,隨后,被告工作人員對原告的陳述和申辯制作了筆錄,趙永紅申辯稱當時車停在劃有機動車停車位的位置,并有中原區車管會人員看管收費。被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已對趙永紅的該申辯進行了復核,于同日作出(鄭執法)罰款字(2002)第0000031號罰款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載明“趙永紅,經立案調查,你于2002年9月6日在隴海路與桐柏路口西實施違章停放的行為,有勘驗筆錄、詢問筆錄為證,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61條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5條規定,本局決定予以罰款200元處罰。”
以上事實有被告提供的勘驗筆錄、詢問筆錄、陳述申辯筆錄和被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2002年9月7日作出的(鄭執法)罰款字(2002)第0000031號罰款行政處罰決定,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定由公安機關實施,被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只引用該條例,沒有引用其是否有權執行、實施該條例第七十五條的依據。被告提供的勘驗筆錄注明的勘驗時間與勘驗人簽署的勘驗時間不一致,勘驗人員的簽名與印章不一致,對被告該勘驗筆錄的證據效力不予認定。原告陳述申辯稱當時車停在劃有機動車停車位的位置,被告應當認真聽取原告的陳述和申辯,被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已對原告提出的申辯事實和理由進行了復核,應當認定被告沒有進行復核。被告制作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認定原告有違章停放的行為,只是對原告的行為進行了定性,沒有載明其違反法律、法規或規章的事實。因此被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被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在作出罰款行政處罰決定前向原告告知了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應當認定其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沒有告知作出該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被告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作出該行政處罰決定已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決定,被告該罰款行政處罰決定程序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七十五條共有四項,每一項都規定了不同類型的違法行為,其中第四項規定“不按規定停車或車輛發生故障不立即將車移開,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的”違法情況,該項規定的含義應是“不按規定停車造成交通嚴重堵塞或車輛發生故障不立即移開造成交通嚴重堵塞”情形之一的。被告行政處罰決定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七十五條、沒有指明適用的是該條哪一項,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原告有不按規定停車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的行為。因此被告作出該行政處罰決定適用法律、法規錯誤。行政處罰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改正其違法行為,自覺守法,實施行政處罰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并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同樣被告不能證明其罰款行政處罰決定行為己履行了上述法定義務,遵守了上述法定原則。綜上,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2002年9月7日作出的(鄭執法)罰款字(2002)第0000031號罰款行政處罰決定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程序違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目、第2目、第3目,《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條第二項、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確認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2002年9月7日作出的(鄭執法)罰款字(2002)第0000031號罰款行政處罰決定無效。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被告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馮新建
審判員 鐘 青
審判員 馬向娟
二00二年九月三十日
本件與原本無異
書記員 樊曉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一)
2020-10-14上訴答辯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刑事公訴、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向檢察院、法院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____________執行回執
2020-10-14×××公安局不予立案通知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公安局發還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審批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勘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協助凍結存款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