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合同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案件。民事判決書是是法院根據事實和法規判定出結果的專業文書,判決書內容有事實理由、訴訟費用、判決結果、法院工作人員署名和法院蓋章最終使違法行為得到制裁。最終會進行公開,民眾可在網上查閱。發行合同糾紛判決書是怎樣的?以下是判決書示例:
一、判決書示例
?
北京市XX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5)二中民初字第2295號
法定代表人王XX,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陶X,北京市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楊XX,北京市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XX影業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XX區XX大街XX寫字樓十層。
法定代表人賀X。
委托代理人張X,北京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夏XX,北京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浙江XX有限公司訴被告XX影業有限公司電視劇發行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1月2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3月15日及4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楊XX、陶X,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張X、夏XX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3年8月18日,本公司與被告簽訂《音像制品版權授予合同》,約定:被告將其擁有合法版權的電視連續劇《亂世浮生》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地區獨家發行VCD、DVD、VHS、CD-R、VOD片花等音像制品的權利INTERNET傳輸的獨占權利授予本公司,授權期限為自合同簽訂之日起5年。雙方簽訂合同后,被告將該電視劇母帶交付本公司,本公司向被告支付了合同約定的150萬元價款。此后,本公司投入巨資由齊魯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該電視劇的VCD版。但是,被告卻拒不履行以下合同約定的主要義務:1、未按合同約定的名稱播出該電視劇,而是未經本公司許可也未告知本公司,將該電視劇名稱改為《似水浮生》播出;2、播出的時間也不符合合同中關于被告應于2004年春節前后在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黃金時段首輪播出的約定,而僅在2004年春節過后陸續在地方電視臺播出改名后的該劇;3、未按合同的約定在合同簽訂后三個月內向本公司提供該劇在地方電視臺播出的時間表。
本公司以150萬元巨資購買發行該劇VCD版等獨占權的合同目的,是借助該劇在2004年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黃金時段熱播的效果,推動該電視劇VCD版的銷售,以實現本公司的經濟利益。被告前述違約行為,不僅使本公司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而且造成該劇VCD版嚴重滯銷,使本公司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綜上,被告已構成根本違約,應承擔合同約定的根本違約責任,故本公司起訴要求判決:
1、確認被告根本違約并承擔違約責任;
2、被告退還本公司已支付的150萬元合同價款;
3、向本公司支付300萬元違約金以賠償本公司經濟損失;
4、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辯稱:本公司已按雙方合同約定將有關權利授予原告,涉案電視劇已在電視臺播出,原告出品的該劇VCD 版也已在市場上進行銷售。造成該劇在電視臺改名播出是在辦理該劇播出許可證行政審批手續時應行政部門的要求進行的,本公司對此無過錯。雙方合同約定具體的播出時間要以實際播出合同為準,而該劇最終播出時間正是根據實際的播出合同確定的,因此該劇播出時間并非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而且,這也是本公司未能向原告提供該劇播出時間表的原因。電視劇在電視臺播出須向廣電行政部門申領播出許可證,而電視劇VCD、DVD等出版發行屬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范疇,兩種審批渠道互不影響。事實上,原告已將涉案電視劇VCD版出版發行的事實本身也說明本公司授予其的權利已被其正常行使,該劇播出時改名并未對原告發行該劇VCD造成影響。綜上,本公司不存在根本違約問題,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查明:涉案電視劇系被告、北京XX藝術中心、海南XX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的(以下簡稱博鰲文化傳媒公司)。該劇于2002年9月2日經北京廣播電視局批準立項,立項時的名稱為《故都子民》。2002年10月18日,博鰲文化傳媒公司與北京XX藝術中心簽訂《合同書》,約定:涉案電視劇的投資為800萬元,其中北京XX藝術中心投資50萬元,博鰲文化傳媒公司投資350萬元,北京XX藝術中心融資的第三方投資400萬元;該劇著作權歸北京XX藝術中心所有,署名權由雙方共有。
2002年10月29日,北京XX藝術中心與被告簽訂《電視連續劇聯合攝制合同書》,約定:雙方共同投資、拍攝、發行該劇;該劇總投資為800萬元,雙方各自投資400萬元;雙方共同享有該劇的著作權及相關產品著作權;被告負責該劇的發行,具體相關內容另行約定;北京XX藝術中心負責發行許可證的報批手續;北京XX藝術中心保證其融資方博鰲文化傳媒公司僅享有該劇的署名權。
2003年8月,涉案電視劇基本拍攝完成。2003年8月18日,被告將涉案電視劇更名為《亂世浮生》后,與原告簽訂《音像制品版權授予合同》,約定:被告將其擁有音像版權的涉案25集電視連續劇《亂世浮生》(原名:故都子民)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地區音像制品的獨家出版發行權授予原告,包括VCD、DVD、VHS、CD-R、VOD片花及宣傳片段點播、INTERNET片花及宣傳片段傳輸;授權期限為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五年;被告承諾涉案電視劇于春節前后在全國各地方臺黃金時段首輪播放,具體時間以實際播出合同為準;合同價款為每集6萬元,25集共計150萬元;被告擁有該劇的合法版權,經原告審核無誤后,雙方簽訂合同;合同簽定后2個工作日內,被告向原告提供本劇原始版權證明、聯合出品單位的音像制品版權轉讓授權書副本、圖片文字資料、海報等;原告在收到上述資料后3日內到被告指定處審核該劇母帶,在原告確認符合播出標準后,被告將母帶交給原告;原告在收到母帶同時,確認市場上無該劇任何形式盜版后,一次性將全部價款匯到被告指定帳戶;該劇發行許可證下達后5個工作日內,被告將相應文件復印件提交給原告;本合同簽訂后三個月內,被告將各電視臺的播出時間表等提供給原告;合同簽訂后,在被告向原告提供母帶前,如果市場上已經出現盜版產品,原告有權放棄本協議或與被告重新協商轉讓價格,如協商不成,則本合同關系自動取消,雙方自行解除協議,均不承擔任何責任;如被告向原告交付母帶后出現盜版,被告不承擔責任,但其有義務協助原告打擊盜版。
雙方在合同中達成如下違約條款:在原告審核該劇母帶確認無誤后3個工作日內,若非出現該劇盜版原因,原告未能按期支付全部版費,則被告有權另行處理該劇的版權,并有權追究原告違約責任,原告應按合同價款的200%支付違約金;合同簽署后,被告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合同時,應按合同價款200%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原告中途無正當理由毀約或未按合同約定付款,被告有權終止并解除本合同,將該劇另行處理并追究原告的賠償責任;被告在合同中未授予原告的權利,原告不得行使,若原告超越被告授權,被告有權追訴相關的法律責任;被告保證給原告的授權是唯一的,在原告之前未授予過他人;合同生效后,被告保證不再將授予原告的權利在授權期內再授予第三方,否則被告要承擔違約責任,原告有權要求被告返還全部版費并有權要求被告給予合同金額200%的賠償,如原告違反合同則不在本條款之列;被告保證擁有該劇的唯一音像版權出讓權,否則與之相關的版權糾紛由被告負責處理;若因被告未取得該劇的發行許可證或由被告引起的其它原因造成該劇在電視臺停播、原告音像制品停止發行,被告須無條件退還全部版費并賠償因此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如有爭議,可提交被告所在地法院進行訴訟解決。
雙方簽訂上述合同后,被告按約向原告交付了涉案電視劇的母帶,原告也按約向被告支付了150萬元合同價款。
2003年9月10日,原告向案外人齊魯音像出版社出具委托書,委托該社以《亂世浮生》的名稱出版涉案電視劇音像制品。
2003年9月11日,齊魯音像出版社向原告出具《授權書》,同意以《亂世浮生》的名稱出版涉案電視劇并授權原告在版權授權范圍內總經銷,授權期與原始版權方授權期限一致,版號為:ISRC CN-E22-030397-0/V.J9,條碼為:9787884087877。同日,齊魯音像出版社向案外人華韻影視光盤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第0322727號《錄音錄像制品復制委托書》 ,委托該公司印制7萬套涉案電視劇(以《亂世浮生》的名稱)VCD光盤(25集,每集1盤,包括子盤和母盤),原告為此向華韻影視光盤有限責任公司支付了1 775 000元的費用。此外,原告為印制涉案電視劇VCD的彩封及海報(以《亂世浮生》的名稱)支出了11 5000元。包括前述兩項費用在內,原告稱其為涉案電視劇VCD的出版及宣傳、銷售等共計支出了2 662 071元。原告稱此部分費用及其支付給被告的150萬元合同價款,為其因被告的違約行為遭受的經濟損失。被告對原告前述主張的錢款數字不持異議,但認為此為原告達到出版發行涉案電視劇VCD而付出的成本而非原告的損失。
2003年11月,北京XX藝術中心向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申請涉案電視劇的《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以下簡稱為發行許可證)。在此過程中,該局認為以《亂世浮生》作為該電視劇的名稱不符合規定,要求更改該劇的名稱。北京XX藝術中心向該局提供了包括《似水浮生》在內的共計12個新名稱備選,最后該局選定《似水浮生》為涉案電視劇的名稱,并于11月26日頒發了《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
在前述發行許可證頒發前,齊魯音像出版社出版的7萬套涉案電視劇VCD版(以《亂世浮生》為名稱)已完成印制并由原告于2003年底左右推向市場。
2004年4月19日,原告委托北京市昆侖律師事務所向被告發出《律師催告函》,首先確認本案雙方當事人所簽涉案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屬合法有效;其次提出被告違反合同約定,沒有保證涉案電視劇于2004年春節前后在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黃金時段首播,沒有辦理該劇以《亂世浮生》名稱播出的發行許可證,已構成實質違約。原告在該函中提出解除雙方合同,并要求被告返還150萬元合同價款并賠償其經濟損失180萬元及支付違約金300萬元。被告確認其已收到該函。
在訴訟中,原告另主張其對涉案電視劇VCD的預期批發回款數額為4 900 000元(7萬套),實際僅批發售出6500套,回款數額為455 000元,庫存63 500套,虧損4 445 000元。對此,被告首先認為是原告對其內部經營情況的描述,與本案無關;其次,被告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
在訴訟中,被告提交了2003年8月15日北京XX藝術中心給其出具的《授權書》,內容為:“25集電視連續劇《亂世浮生》(原名:故都子民),為北京XX藝術中心與XX影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制作,該劇版權為雙方共有。現北京XX藝術中心同意并授權XX影業有限公司全權代表雙方簽署本劇VCD版權銷售發行合同。”原告稱其在與被告簽約時未見到該《授權書》,但并不主張被告超出北京XX藝術中心的授權范圍與其簽訂涉案《音像制品版權授予合同》及該合同因此而屬無效。
在訴訟中,被告提交了北京XX藝術中心于2005年3月17日出具的《證明》,內容為該中心確認其授權被告在中國大陸境內以有線、無線電視播映權(授權期限為兩年)和VCD、DVD及由二者衍生出來的其它電子產品的銷售權(音像產品期限為5年)。被告以此主張其對原告的授權(雙方合同約定)未超出北京XX藝術中心的授權范圍。原告對前述《證明》不持異議。
在訴訟中,被告提交了以《似水浮生》的名稱在電視臺播放涉案電視劇的《部分播出時間表》,顯示該劇最早于2004年3月在湖北經濟頻道播出,其后開始在其它地方電視臺播出,至2005年2月仍有地方電視臺播出。對此,原告首先認為被告沒有提交相應的播出合同予以佐證,因此不能證明被告履行了本案雙方合同約定的義務。其次,原告認為該表顯示的播出時間和播出的范圍不符合雙方合同中關于播出時間和范圍的約定。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提交的如下證據材料及雙方陳述在案佐證:
1、原告提交的《音像制品版權授予合同》、《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支付150萬元合同價款的憑證、《律師催告函》、以《亂世浮生》名稱出版的涉案電視劇VCD、《光盤復制加工合同書》、印制彩封及海報的《業務協議》、支出的運費等票據、《錄音錄像制品復制委托書》、給齊魯音像出版社的《委托書》、齊魯音像出版社的《授權書》及該社營業執照復印件;
2、被告提交的《音像制品版權授予合同》、《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涉案電視劇立項材料、涉案電視劇《聯合攝制合同書》、北京XX藝術中心《授權書》及《證明》、涉案電視劇更名請示材料、其與博鰲傳媒公司的《合同書》、涉案電視劇以《似水浮生》名稱播出的部分播出時間表等。
本院認為,本案雙方當事人所簽《音像制品版權授予合同》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且未違反法律規定,屬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履行自己所負的合同義務。
雖然涉案電視劇未以《亂世浮生》的名稱辦理發行許可證及以《亂世浮生》的名稱在電視臺播出,但涉案電視劇在更名為《似水浮生》后辦理了發行許可證并已于2004年春節后開始在地方電視臺陸續播出及至今仍有地方電視臺在播出等事實是確定的,兩個片名的涉案電視劇的內容沒有不同。此外,造成涉案電視劇在辦理發行許可證及播出時更改名稱是基于有關行政部門的要求而非出于被告的本意或過錯。因此原告關于被告未以《亂世浮生》的名稱辦理涉案電視劇的發行許可證及未以該名稱在電視臺播出涉案電視劇屬被告根本違約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涉案電視劇經有關行政部門批準的立項名稱是《故都子民》,而將此名稱改為《亂世浮生》確系包括被告在內的該劇的拍攝方所為。雖然原告在與被告簽訂涉案合同時知曉并接受此事,但涉案電視劇最終未能以本案雙方合同約定的《亂世浮生》的名稱辦理發行許可證及播出仍應屬于被告的違約行為。
雖然雙方在合同中約定被告應保證涉案電視劇應于2004年春節前后在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黃金時段首輪播出,但雙方同時約定具體播出時間以被告與各電視臺簽訂的播出合同為準。因此,原告關于涉案電視劇播出時間及范圍上與前述約定條款不一致屬于被告的根本違約行為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但涉案電視劇播出時間及范圍上確與雙方合同的約定條款不一致,故仍屬被告的違約行為。
被告沒有按照雙方合同的約定在簽約后三個月內向原告提供各電視臺播出涉案電視劇的時間表,應屬違約行為,但被告此違約行為未導致原告的合同目的根本不能實現,因此也不屬于原告主張的根本違約。
原告簽訂涉案合同的目的是借助涉案電視劇播放的影響帶動涉案電視劇VCD的銷售,以實現其經濟利益。現以《亂世浮生》為名稱的涉案電視劇VCD已出版,原告也已實際進行了該VCD的發行,因此原告要求被告退還150萬合同價款的主張及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但前述本院認定的被告違約行為確對原告發行涉案電視劇VCD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及損失。因此,被告應就本院認定的其前述違約行為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合理賠償責任。
鑒于原告所提要求被告賠償其經濟損失300萬的數額過高,缺乏依據,本院將依據被告的違約行為給原告造成損失的實際情況及合理程度等因素,確定被告應賠償原告經濟損失的具體數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1、 被告XX影業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
十日內,賠償原告浙江XX有限公司經濟損失二十七萬元;
2、駁回原告浙江XX有限公司其它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2 760元,由原告浙江XX有限公司負擔12 760元(已交納);由被告XX影業有限公司負擔20 000元(本判決生效后7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受到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劉X
代理審判員宋X
人民陪審員馬X
二○○五年六月十五日
書記員孫XX
訴訟理由按時間順序排列,過程復雜但清楚明確。最終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原告損失各項金額,但駁回原告其他請求。若有類似糾紛可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財產房子的界定相關法規是怎樣的?
2020-12-26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25訴訟離婚后財產分割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9過錯方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01離婚法院判決收費嗎?收費多少?
2020-11-24離婚了戶口必須遷出嗎?
2021-01-01離婚后孩子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18怎么寫探視權起訴狀
2021-01-21子女撫養權答辯狀范文怎么寫
2021-03-19非婚生子女有出生證明嗎?
2020-11-14山東省社會撫養費2020政策是什么?
2021-02-07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怎么寫?
2021-03-13起訴離婚小孩撫養權歸誰
2021-01-27雙方離婚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0-11-16新婚姻法房產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09夫妻財產約定的成立要件需要哪些?
2020-12-12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6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書范本
2021-01-05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1-03-12離婚后共同財產分割原則是怎樣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