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媽現(xiàn)在也為立遺囑的事而煩惱。她有5個孩子,但孩子們卻只有兩個在北京,其余一個在國外,兩個在外地。孫大媽近來覺得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讓她著急的是,孩子們不能到齊,自己的遺囑沒法立。
律師糾錯:立遺囑不需要孩子們到場,事先也不必非通知他們不可。但繼承時,應當讓所有繼承人到場。當然,此時若有些繼承人因各種因素所限制不能親自到場,也可委托他人。比如,出具委托書,委托某某人代自己辦理繼承事宜。當然,這種委托書最好經(jīng)過公證。
誤區(qū)五:和我有關的權利都是可以處理的
齊大爺有3個孩子,家里的房子是承租的公房。最近有傳聞說這一片要拆遷,于是齊大爺開始盤算,如果自己等不到拆遷的那一天,這房子應該留給誰?老爺子也知道,房子不是自己的,但一旦拆遷,就意味著要有一筆拆遷款“產生”。因此,讓誰來“繼承”這承租權成了老爺子的一塊心病。
律師糾錯:我國繼承法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具體包括7項,即: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目前,公房的承租權是否包括在最后一項“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內,法律并無明確規(guī)定,也就是說,公房的承租權能否算是遺產沒有明確的答案。按照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公房的承租人去世后,承租人無權單方處分承租權。
誤區(qū)六:只要是老人的血脈就得有一份遺產
小亮的母親說,她離婚時孩子判給了男方撫養(yǎng)。小亮的父親經(jīng)常出差,因此,小亮基本上都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去年,小亮的爺爺去世,身為長孫的小亮卻未分得絲毫家產。對此,小亮的母親非常不解。她覺得,這是小亮的叔叔們欺負人。
律師糾錯:按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從法條中可以看出,兩個順序中均沒有孫子、孫女或外孫子和外孫女出現(xiàn),也就是說,第三代人并不在法定繼承人之列。因此,在孩子父親在世的情況下,孫子是不能直接分得爺爺留下的遺產的。
誤區(qū)七:不贍養(yǎng)老人就不能分遺產
讀者張女士來自于一個大家庭,今年年近60的她有6個兄弟姐妹,目前只剩下一個老媽。張女士在家排行老三,現(xiàn)在,照顧老人的擔子幾乎全壓在她一個人的身上。“我受點累沒關系,讓人生氣的是,有些人既不出力也不出錢。”張女士抱怨道。她認為,老媽“作古”以后,老人生前沒有盡孝心的,就沒資格分家產。
律師糾錯:不贍養(yǎng)老人或者說對老人所盡贍養(yǎng)義務比較少的,從道德上應加以譴責,但從法律上來講,這樣的人不一定就不具有繼承權。一般在不贍養(yǎng)老人但又沒有證據(jù)證明其曾傷害過老人的情況下,這樣的“不孝”子女還是具有繼承權的。
遇到這種情況,在分配遺產時張女士可以提出自己因對老人盡了主要的贍養(yǎng)義務,而要求適當多分一些遺產。
誤區(qū)八:只要做婚前財產公證家產就與后老伴無關
李先生的父親要再婚,孩子們都怕后媽是沖著分財產來的,于是他們給老父親提出了條件:要想再婚,必須要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李先生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達到“捍衛(wèi)家產”的目的。
律師糾錯:再婚者即使進行了婚前財產公證,也不意味著一方去世后,什么都不能給后老伴留下。因為,進行婚前財產公證后,可以說婚前財產那部分屬于個人財產。其后老伴作為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繼承李先生父親的個人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況下第一次起訴離婚會判離
2021-01-25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0-11-18起訴離婚需要多久可以判決書下來
2021-01-29軍人離婚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020-12-19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1-03-01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jù),遇到家暴該怎么辦?
2021-03-09訴訟離婚的流程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24單方起訴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0-11-11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2020是什么
2021-03-23離婚了孩子能改姓嗎?需要哪些手續(xù)?
2021-03-05夫妻離婚孩子撫養(yǎng)費怎么算
2021-02-13法定監(jiān)護人證明模板
2021-02-02起訴生父索要撫養(yǎng)費法院駁回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2021-02-08未婚生子罰款是多少
2020-11-23怎么爭奪孩子的撫養(yǎng)權?
2020-12-27監(jiān)護權變更怎么申請,哪些情況可以變更監(jiān)護權
2021-03-16子女撫養(yǎng)費是否可以變更,子女撫養(yǎng)費變更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4子女撫養(yǎng)費答辯狀
2020-11-22探視權可以接回家住嗎?相關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