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作出如下決定。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意義和指導思想(一)改革開放是新時期全國各族人民黨領導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堅定地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體制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我們以巨大的決心、深刻的變革和前所未有的影響,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成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造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是黨和人民事業與時俱進的重要法寶。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信心。(2)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規劃,要協調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競爭力,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擺脫各種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廣闊的前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迸發出來,讓創造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流動,讓發展成果越來越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緊緊圍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經濟發展更加高效、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
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更廣泛、更充分、更健全的人民民主。
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為重點,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系,確保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緊緊圍繞美麗中國建設,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體系,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現代化新格局。
與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深化黨的建設體制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改善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密切相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3)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的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健康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使政府更好地發揮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一規律,努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度、監管不力等問題。
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市場化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大大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促進按市場規律、按市場價格、按市場競爭配置資源,從而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優化。政府的主要職責和職能是維護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四)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換旗的邪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作用以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大膽穩重,加強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推動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時期和深水區。要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黨全社會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于咬緊牙關,敢于冒險灘,以更大的決心沖破思想束縛、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到2020年,改革開放取得決定性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重新鑒定司法流程
2021-01-31工傷賠償怎么算的
2020-12-18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法醫鑒定多少天有效期
2021-03-22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