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律師不同于古代的當事人和律師。指依法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聘任,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按工作性質可分為專職律師和兼職律師;律師按業務范圍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律師按服務對象和工作狀態可分為社會性律師,公司律師和公共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和非訴訟業務。就“律師”的屬性而言,首先,他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根據現行《律師法》,他們具有“高等學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或“具有法律知識的高等學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的法律知識;
二是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三是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準取得執業證書;四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并以此為職業。因此,律師是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聘任,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的本質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是一名專業的法律服務工作者。
在上述四個基本特征中,前一個或一個或兩個特征是其他法律工作者所共有的,如執法工作者、司法工作者(法官)、司法檢察官(檢察官);后兩個特征是律師所獨有的。一是律師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但從事法律事務的,一般是基層法律服務人員,持有司法局頒發的法律服務人員執業證書。還有一些無證無業從事法律事務的人,俗稱“黑律師”,他們不是真正的律師。第二,律師必須同時具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和執業證書。只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律師執業證書的,不能稱為律師。第三,律師的委托人是整個社會,沒有特定的委托人。自然人、法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辦理法律事務。第四,從事律師業務,必須受當事人委托或者人民法院指定,在授權范圍內工作,不得越權、濫用職權。第五,律師是法律工作者。律師只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他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的工作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單位、當事人和個人的干涉。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了《律師執業權利依法保障規定》。《條例》強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尊重律師,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護制度,保護律師的知情權、申請權、申訴權和會見權、閱讀權執業權不得妨礙律師依法履行辯護、代理職責,不得侵犯律師的合法權利。第二,法律顧問與外部律師的區別外部律師的最大優勢在于獨立性強。與企業法律顧問不同,它屬于企業。很多事情不能客觀看待,受到企業領導的制約。
而公司法律顧問不必是律師或司法人員。
報酬不一樣,企業法律顧問拿工資,外部律師收顧問費或經辦代理費。以上是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希望他們能幫助你。如果您在這方面需要幫助,律師協會為您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要求具備哪些條件呢
2020-11-10罰金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1-03-23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法人牽扯股權質押如何解除
2021-02-04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