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第六十條至第七十三條對違反稅收規定的罰款作出了明確規定。但是,對于到期不繳納罰款的行為,加收罰款沒有明確規定。《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規定:“逾期不繳納罰款的,按罰款額的3%每日加收罰款。”但由于新舊稅收征管法沒有類似規定,有些人認為稅務機關不應該執行這些規定。因此,一些地方稅務機關很少適用這一規定,對到期未繳罰款的稅務違法者進行追加罰款。行政處罰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是一切行政機關從事行政活動的基本法。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對稅收違法行為的處罰決定是行政處罰決定。稅收征管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執行。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后,當事人逾期不繳納罰款的,由執法機關依法加收罰款,這是法定職責。放棄的,構成行政不作為。造成這個問題的部分原因是一些執法人員混淆了額外罰款和滯納金的區別。稅務官員認為不應該征收滯納金。審計人員往往忽視逾期罰款,代之以罰款。《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逾期不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納稅人限期繳納稅款外,自逾期繳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金0.05%。”違反《行政處罰法》中“一事兩罰不罰”的原則,處以滯納金和逾期申報罰款。滯納金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占用國家稅款而應當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有人認為滯納金是一種罰款,缺乏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和《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滯納金明顯屬于稅收行為。《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第七條規定,稅務機關的稅收征收行為包括:代收稅款、代收滯納金;扣繳義務人和稅務機關委托的征收單位。罰款是行政主體強制違法者繳納一定數額的罰款,依法剝奪違法者部分財產權利的一種處罰,屬于行政處罰行為。因此,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征收滯納金和罰款是兩種不同的具體稅收行政行為。但《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處以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是一事不罰兩罰的具體體現。由于滯納金不是罰款,稅務機關沒有違反《行政處罰法》確立的“一事兩罰”原則。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鑒定費用多少,由誰出
2020-11-29110可協調租房糾紛嗎
2020-12-04民辦學校破產承擔有限責任嗎
2020-12-31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