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不提出申請的,受傷職工應當在事故發生后一年內向事業單位申請工傷認定。
2。提交的材料包括: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正本和副本,或者證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
3。出具縣級以上醫院診療證明。傷者身份證明(復印件);(5)工傷事故報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工傷認定申請或者更正材料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應當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將工傷認定決定書送達申請人、受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機關。不予承認的,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或者受傷職工(其直系親屬)應當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填寫《勞動能力鑒定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傷者身份證明(復印件)、近照;(3)出具縣級以上醫院診療證明;(4)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為必要的其他材料。
2。直系親屬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時,必須提供與受傷職工的關系證明。
3。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延長30日。鑒定結論作出后,對鑒定結論不滿意的,可以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再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工傷賠償:
1。它包括兩部分,一是工傷保險待遇(不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單位支付),二是傷殘鑒定賠償。
2。確定傷殘等級后,用人單位已繳納工傷保險的,勞動者可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否則,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起勞動仲裁。受害職工應當在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之日起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并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后,應當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法院判決后,用人單位不履行義務的,受害職工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根據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申請執行的期限為兩年,人民法院自收到執行申請之日起超過六個月不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責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工傷認定和賠償知識。相信通過本文您對這些工傷知識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遇到更復雜的法律問題,請登錄律霸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職工承諾不繳社保,單位不繳算不算違法
2021-02-08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