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年修訂)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專利評估報告請求書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專利評估報告。多個權利要求人對同一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要求提交專利評估報告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只出具一份專利評估報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可以查閱或者復制專利評估報告。如何判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
(I)判定相同的原則:
如果物品相同,外觀設計相同,則判定相同。所謂相同商品,是指產品的用途和功能完全相同。例如,機械表和電子表雖然結構不同,但用途和功能相同,所以它們是相同的產品。所謂“同一設計”是指形狀、圖案和顏色(或組合)這三個元素是相同的。一般產品的設計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簡單的形狀或圖案設計;造型與圖案的結合;圖案與色彩的結合;形狀、圖案和顏色相結合的設計。對于組合了兩個以上元素的設計,只有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元素完全相同時,才能判斷為同一設計。
判斷相似性的原則:
如果項目相同,則設計相似,并判斷相似;如果物品相似,設計相同,則判定為相似;相似的物品,相似的設計,被認為是相似的。所謂商品相似性是指同一種產品,即具有相同用途和不同功能的商品。例如,鋼筆和圓珠筆都是具有相同功能的書寫工具,但它們的功能不同,因此它們屬于類似的項目
III.專利轉讓過程是什么?
辦理專利轉讓需要個人和公司簽訂專利權轉讓合同,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變更說明書項目的申請,辦理變更著錄項目的手續時應提交以下材料:
1。書目變更申請表
2。自提出請求之日起一個月內,更改書目應支付200元。證明材料(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權人因權利轉讓或者贈與請求變更的,應當提交轉讓或者贈與合同。由本單位訂立合同的,應當加蓋本單位公章或者合同專用章。公民訂立合同的,應當自行簽名或者蓋章。如果有一個以上的專利權人,所有專利權人同意轉讓或贈與的證明材料均應提交
四、專利的推廣和申請:
(一)專利推廣和申請的法律特征
專利推廣和申請是指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發明專利具有重大意義時的法律行為為了國家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國家通過行政權力強制專利的推廣和應用,由指定單位實施,實施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
專利推廣和應用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專利推廣和申請的實現不是專利權人的意愿。當某些情況出現時,政府部門可以憑借其權限允許非專利權人使用專利權人的專利。這種授權通常基于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法律強制和國家干預并存[1]。專利推廣和申請的類型和程序由法律規定,實施由政府部門決定,體現了法律強制與國家干預并存的法律特征。采集方法的補償。也就是說,在獲得專利推廣和應用許可后,實施者應向專利權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費。權利是非排他性的。專利的推廣和應用是非排他性許可,因為在專利的推廣和應用之后,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該發明可以在省、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范圍內推廣或應用,專利權人仍保留制造和進口該專利產品的權利,并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
根據中央政府的規定,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該發明可以在省、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范圍內推廣或應用,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因此,本文認為專利的推廣和應用應滿足以下條件:1可以成為推廣和實施對象的專利僅限于發明專利,不包括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因為一般來說,發明專利是專利法保護的三大創作對象之一。其中,技術進步意義最大、技術難度最大,往往是社會經濟價值最大的進步。因此,與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相比,通常只有發明專利可能對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產生重大影響,這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有必要推廣和實施它們。能夠成為推廣實施對象的發明專利,僅限于作為專利權人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發明專利。2008年,《專利法》廢除了關于促進和實施集體企業發明創造的規定。這主要反映了公共權力不應過分介入集體企業的法律理念。如果其他所有制企業的相關技術也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可以通過專利強制許可制度解決。專利的推廣和應用必須合理。其合理性在于:第一,普及申請的理由必須是對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的發明專利。為了區分哪些專利屬于對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的發明專利,國務院政府部門需要單獨作出規定。第二,專利推廣和申請的自主權屬于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這項權力須經國務院批準后方可行使。第三,專利推廣和申請的范圍限于批準推廣和實施的范圍,由指定的實施單位實施。非指定實施單位不得擅自實施發明專利,個人不得作為專利推廣和申請的相對人。推廣和實施的范圍也應廣義理解,包括時間范圍、區域范圍、行業或專業領域范圍等。第四,普及者應享有法律司法救濟權。2008年《專利法》第14條沒有規定拒絕接受推廣和申請決定的救濟程序。一些學者認為,大眾化的人不能享有救濟權[2],但作者認為,專利權作為一項私權,必須符合《trips協定》和中國專利法的規定。《TRIPS協定》第62條第5款明確規定了司法審查和對最終行政決定進行審查的原則。中國專利法還規定,各行政機關的決定不是終局的,有關權利人和當事人有權請求司法裁決。因此,作為專利權人,被推廣應用的人應當享有司法救濟的權利。對政府有關部門的決定有疑問或者不同意的,可以向有關司法機關申請復議。獲得推廣應用的專利實施權,并予以補償。實施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相當于普通專利許可費的使用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