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確定因公死亡的標準是什么?
因公死亡是執行職務時的犧牲和死亡。包括行政人員、公司工作人員、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等,簡言之,是指在執行職務時死亡。因公死亡的范圍比較廣,是指公務人員因公死亡,如因公發生交通事故。
以軍人為例: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八條規定,軍人死亡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批準為烈士:
(一)在與敵人作戰中死亡或者在醫療期滿前在戰斗中受傷;
(二)在執行任務中被敵人或者罪犯殺害,(三)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或者在執行反恐任務、處理突發事件中被敵人殺害或者折磨致死的;(四)因軍事演習死亡的,戰備航行飛行、空降導彈發射訓練、飛行試驗任務、參加武器裝備研究試驗;(五)在執行國家派出的外交使團或者援外、國際維和任務中犧牲的;(6) 其他死亡情節尤為突出,可作為借鑒。根據最新的因公死亡補償標準,對省、自治區、直轄市職工發放喪葬補助金、受扶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因公死亡補助金6個月。
2。供養親屬的撫恤金支付給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死者親屬。標準為:配偶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0%支付,其他供養親屬按月平均工資的30%支付,孤寡老人按月平均工資的10%支付以上標準的依據。撫恤金總額不得超過死者的工資。供養親屬失去贍養條件的,不再享受撫恤金。一次性死亡撫恤金的標準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一年度職工48個月至60個月的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傷殘撫恤金期間死亡的,按標準金額的50%發放一次性死亡撫恤金。
上訪各類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傷殘撫恤金和扶養家庭撫恤金,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增長的一定比例每年調整一次一年。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職務死亡是指行政人員、公司工作人員、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等在執行職務時死亡的情形。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該如何補償
2021-03-24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